《憤怒,愛的另一面》

《憤怒,愛的另一面》

《憤怒,愛的另一面》中,情感大師蓋瑞·查普曼博士用專業的人類學知識和多年的輔導經驗,幫助我們應對這樣的挑戰。他會幫助我們發現怒火的根源,學會積極地面對憤怒這一強烈情感,進而修復破碎的人際關係。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為什麼有的人像爆竹一樣一點就著?為什麼那些壓抑憤怒而從不發火的人對生活漸漸失去了熱情?為什麼牙牙學語的小孩子也會尖叫著大發脾氣?從小到大所受的教育都告訴我們發怒是不好的,從小到大的經歷也讓我們知道發火會帶來多大的“破壞”,可是人人都會生氣。那么,每當怒上心頭的時候,我們要不要表達憤怒,又該怎樣表達呢?這對許多人來講頗為困惑。

作者簡介

蓋瑞·查普曼博士(GaryChapman),享譽全球的隋感輔導專家。擁有三十多年的輔導經驗,改變了成千上萬人的生活。暢銷書作者。《愛的五種語言》榮登《紐約時報》(NewYorkTimes)暢銷書排行榜。他還著有《道歉的五種語言》兒童愛之語》等書。演說家。他經常到世界各地發表演講,他主持的廣播節目在100多家廣播電台播出。

目錄

引言這個憤怒的世界/1第一章憤怒從何而來/5第二章憤怒的益處/15第三章正當的憤怒/21第四章扭曲的憤怒,39第五章如何應對“壞憤怒”/49第六章亂發脾氣與壓抑憤怒/61第七章積壓多年的憤怒/75第八章不如原諒吧/89第九章當你對配偶感到憤怒時/101第十章幫助孩子處理憤怒/11l第十一章當你對上帝感到憤怒時/127第十二章“我生我自己的氣!”/137第十三章當你面對發怒的人/149後記/161致謝/163討論指南/165

前言

引言:這個憤怒的世界憤怒真是無處不在:夫妻間會彼此含怒,員工會對老闆憤憤不平,少年人會頂撞父母(反過來也一樣,父母會對孩子大發脾氣),老百姓會抨擊政府;在電視新聞里,時常能見到情緒激動、言辭激烈的示威者;若是遇上天氣惡劣、航班被取消,你到機場去看看,就會更明白什麼是憤怒了。我們很多人都會生自己的氣。有時,我們很生氣卻又覺得自己不應該生氣;還有的時候,我們看到小孩子亂發脾氣,卻不知道該怎么教導他們處理自己的憤怒。很顯然,人們或多或少都有點“憤怒”的問題;這種強烈而複雜的情感也常常使人們感到困惑。有什麼正當的表達憤怒的方式嗎?《聖經》對此有何教導呢?憤怒也會是件“好”事嗎?如果我們上網查找答案,在搜尋引擎里輸入“憤怒”兩個字,可以找到非常多的信息;然而,這些信息中的大部分都忽略了兩個最基本的問題:第一,憤怒從何而來,它有什麼目的?第二,人為什麼有憤怒這種情緒?其實,只有理解了憤怒的起源,才能理解憤怒的目的;而只有理解了憤怒的目的,才能學著建設陛地去處理憤怒。在為數不多的那么幾本(篇)提到憤怒起源問題的書籍和文章中,憤怒總被看作是人類在進化初期的求生本能,總被認為是“自然界賦予人類的本領”,能使人更好地應對危險。我在大學本科和’研究生所學的專業都是人類學,我覺得這樣的觀點有些牽強附會,不能令人信服。首先,這種觀點無視人們的世界觀;其次,就算站在自然主義世界觀的角度,它在心理層面也沒有給出足夠的解釋。人們對憤怒這種情感的困惑,主要是由於對憤怒的起源不了解而造成的。那些基督徒所撰寫的關於憤怒的書籍,重點講述的都是如何去控制憤怒,對於憤怒的起源卻很少提及。但是我相信,如果我們對憤怒的起源有了更清楚的認識,我們為控制怒氣所作的努力就會有更好的效果。那么,憤怒究竟從何而來?它源自何處呢?在本書的第一章里,給出了問題的答案——一個可能會讓你吃驚的答案;同時,這個答案也暗示了憤怒的目的。我從事婚姻家庭諮詢工作已經有三十五年的時間了,接觸過上千個家庭,處理過許許多多的家庭問題。幾乎所有前來諮詢的愛侶和家庭,都有不知如何處理憤怒的困擾。父母如果知道怎樣健康地、積極地應對自己的憤怒,不僅能營造出更為安全的家庭環境,並且也在教導孩子如何處理憤怒上更有發言權。在工作中也是如此,懂得如何處理憤怒能創造出高效的工作環境,同事間相處也會更融洽些。反之,如果成年人不懂得如何處理憤怒,不僅婚姻和家庭生活會常常動盪,有時還會影響工作和其他事情。諮詢是西方國家常用的補救問題的方法,在美國也是這樣,甚至可以說諮詢辦公室儼然成了學習如何處理憤怒的大課堂。儘管如此,大多數人還是會等到因對憤怒處理不當而陷人大麻煩後,才會來尋求諮詢。更有許多人已經在嚴重的問題中掙扎了很久,卻從來沒有去諮詢過。也許你有你的苦衷,可能是因為沒有時間、沒錢,或是感到難為情。我認為,只要有足夠的信息,大部分在諮詢辦公室里教導的東西,在家裡也同樣可以學得到。這本書就是這樣一個嘗試。它把那些曾經幫助過許多已婚或單身的成年人處理憤怒的知識和方法,以易讀易懂的形式,集中呈現給大家。書中的人名都做了改動,但是其中的場景和對話都是真實的。讀這本書,每個人都可能發現其中講述的某個問題及主人公所做的某種反應,跟你的情況很類似。每個人也都能夠通過學習,在處理憤怒的時候更得心應手。如果你自己或你所愛的人正為如何處理憤怒而困擾,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你從嶄新的視角對憤怒有新的認識,也希望你能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來裝備自己,學會怎樣應對自己或其他人的憤怒。同時,如果有人想就憤怒這個話題開展小組討論,或召開研討會等,我也盼望這本書能助以一臂之力。本書後面附帶的討論指南,將有助於讀者對重點問題的複習並展開實際套用。我相信,關於憤怒的功課,既可以在諮詢室里學習,也可以在小組、主日學、研討會等教育環境中學習。實際上,要遏止這個世代以言辭和身體侮辱為表現的“憤怒”這一流行病的兇猛蔓延,積極討論學習是我們必須做的。如果我們能使自己的憤怒順服在基督的主權之下,如果我們能從聖潔的上帝那裡學習到憤怒的起源及其目的,我們與其他人的關係就能得到醫治;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們就能實現上帝那美好的旨意了。

精彩書摘

現在該第五步:採取有建設性的行動。探討了各種行動方案的利弊之後,就該採取行動了。如果你選擇放手,你可以在心裡這樣想:“上帝啊,這些事您都清楚,您知道我受到了怎樣的傷害,您知道我有多么憤怒。但是我相信,在這種情況下,我能做的最好的選擇,就是接受這個事實,把那個人交在您的手中。您不僅知道他做了什麼,也知道他為什麼做這樣的事。我知道您是滿有公義的,所以我相信,您允許他這樣對我必定有您的美意。我也把我的憤怒交給您,這憤怒促使我把整件事情想了又想,並做出了我認為是最好的反應,所以,這件事已經結束了。我的憤怒已經達到了它的目的,就讓我把它交給您吧。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對這件事的想法和情緒可能還會騷擾我,請您幫助我不要為其所困。我希望我的一生是健康而積極的,不要讓這件事把我絆倒。”如果在接下來的幾天或幾周里你又想起那件事,傷痛和憤怒的感覺再次向你襲來,你心裡可以這樣想:“上帝啊,您知道我此刻的想法,了解我此刻的感受;但是我感謝您,那件事已經過去。我把我現在的想法和感受再次交託給您,請您幫助我抓緊今天的時光,做些更有建設性的事情。”之後,你就要努力開始去用行動迎接今天的挑戰。或者,你選擇了要懷著愛心與那個觸怒你的人理論,這時,你要切記保羅的教導:“弟兄們,若有人偶然被過犯所勝,你們屬靈的人就當用溫柔的心把他挽回過來,又當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誘。”(加6:1)你可以試著用這樣的話開始:“我有點煩心的事,想聽聽你的意見。你什麼時候有空,我們談談好嗎?”如果對方同意了,你可以繼續說“有件事讓我又傷心、又生氣,我想也可能是我誤會了什麼,所以我想跟你談談。昨天,你(怎么怎么樣),我認為那是非常不友好的表現,我覺得你一點都沒考慮我的感情。也許是我誤會你了,但我不想再為此而煩惱,希望能說清楚,看看我們如何解決。”也許他會做出一番解釋,使你對他行為和做事的動機有新的了解;也許他會向你承認做事欠考慮、不夠友好,請你原諒他。這時,你就應當原諒他。有時,那件冒犯你的事情性質很惡劣,你雖然可以原諒對方,卻無法重建對他的信任。原諒意味著你許諾不再對這個人和這次觸怒而念念不忘(我們將會在下一章深入討論關於原諒的話題)。總之,你的憤怒發揮了作用,你們兩人達成了和解。本著愛的原則去跟人理論,其結果要么是對方真心悔改從而得到你的原諒,要么是你對整件事情有了新的看法——你發現那人所說的話、所做的事跟你感受到的不太一樣,或者發現他的動機與你猜想的不一樣。不管是哪種結果,情況都得到澄清;問題解決了,你們的關係也就更近了一層。這樣,憤怒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它促使你採取建設性的行動去解決問題。“我不希望我們的關係被錢破壞了”正面理論不是每次都能使正義得到伸張,但總能使彼此的關係得到改善。?比爾是個工作非常努力的人,生意做得不錯,好幾筆投資都很成功,掙了不少錢。傑瑞和比爾認識很長時間了,兩人的關係一直不錯。傑瑞想自己做點生意,來向比爾借五萬美金作為啟動資金。比爾很爽快地答應了。兩人簽訂了一份簡單的協定,聲明這些錢借給傑瑞一年,不用付利息,一年之後一次性還清,或者到時候再談。到了年底,傑瑞的生意失敗了,那五萬美金也打了水漂。傑瑞另找了份工作,可是工資不高,還不起比爾的錢。他答應比爾會在五年之內盡力把錢還清,也真心希望如此,可是一直都沒能賺到足夠的錢來償還。比爾從沒就此說什麼,可是心裏面對傑瑞總有點不滿。終於有一天,比爾的生意出現了點問題,很需要那五萬塊錢,可是傑瑞仍舊沒錢償還。比爾切切地禱告,並向自己的牧師徵求了意見,然後他找到傑瑞,明確地表明自己很生氣。傑瑞表示自己也因為還不起錢非常苦惱,他說:“如果我有錢,我早就給你了;等我一有錢,就會馬上還你。”比爾決定不再指望傑瑞的欠款了。他對傑瑞說:“我們是老朋友了,我不希望我們的關係被這筆錢毀了。如果你能還得上那筆錢,我當然很高興;但如果你不能,我以後不會再向你提起這回事了。”比爾完全可以把傑瑞告上法庭,但是他知道那會使傑瑞傾家蕩產,而且起訴對兩人都不會有任何幫助。比爾這樣做雖然沒能追回欠款,但他和傑瑞還是朋友,而且傑瑞也真心希望有一天能把錢還給比爾。比爾能顧念他的情況,不向他討債,他內心感激不盡。比爾這樣做增進了兩人的友誼。在有些情況下,不強求公正也不失為明智之舉。就拿比爾說吧,他在向傑瑞坦陳了自己的想法和感情後,主動不再追究傑瑞的欠款,雖然這樣做的結果不見得是最理想的,但比爾現在不再心存芥蒂,和傑瑞的關係也得到了鞏固。本著愛的原則坦誠交流,通常會為糾正錯誤提供可能,而且能夠使雙方之間的關係得以改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