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的小馬》

《憤怒的小馬》

《憤怒的小馬》又名《拳頭》,很多版本的古龍全集都是把它算作《七種武器》之一的,網上能夠查找出來的古龍作品集多半也是把它和《七種武器》擱在一起。因此,大部分的人都認為拳頭是一種武器。

基本信息

創作歷程

憤怒的小馬憤怒的小馬

古龍小說稍有涉獵的人大概都知道系列故事《七種武器》的存在。十二歲第一次看這部作品時,那個版本的封底有一行令我印象深刻十二年之後都還記得的字:七種武器整整影響了一代人。說它影響一代人顯然有些誇張,但這個系列確實可以算是古龍的代表作之一。《七種武器》的意義並不僅僅在於古龍具體而形象地描述了愛情、勇氣、仇恨、信心等的力量,而是進一步完善了一種去掉了所有蕪雜枝節之後單一故事線索的文本形式。這種武俠小說的寫法,乍看起來有些單薄,可是,也正由於其小,才更集中更緊湊更明晰地表達出了故事所蘊含的內容。
直到古龍去世,《七種武器》都僅完成了六部:《長生劍》《碧玉刀》、《孔雀翎》、《多情環》、《霸王槍》和《離別鉤》。當初出版社把《拳頭》列入其中,大概是為了湊齊“七種”之數。
除了出版社造成的誤會,《拳頭》被歸入《七種武器》還由於主人公馬真第一次露面是在《霸王槍》里,而故事情節也承銜於大同小異的背景。
雖然人物關聯,但《拳頭》依然是個跳開了系列獨立存在的故事。
從寫作年代來看,1974年到1975年初筆法已然成熟流暢之致的古龍一鼓作氣完成了《七種武器》系列之五。同一個系列,同一個背景,同一種寫作方式,從一寫到五,任何人大概都會有些厭倦,更何況沒什麼超特耐心的古龍。再加上膩味了古龍式推理武俠寫法,急於求新求變,因此,古龍暫時放棄了這個系列。1976年古龍嘗試多種寫法,炒了兩次冷飯:《火併蕭十一郎》和《邊城浪子》;甚至不惜回到傳統武俠的套路里:《白玉老虎》;同時,他又開了一個新系列更進一步地完善古龍式推理武俠:《陸小鳳傳奇》。在這種情況下,冷飯都可以炒,更何況只是把以前故事裡比較特別卻沒什麼發揮餘地的人物拿出來曬一曬。故而,《憤怒的小馬》的出現不是個意外。
即便如此,《憤怒的小馬》依舊生機盎然,迷霧撥開,迷惘也可能終將解脫,一切都向著最簡單的美好走去。

作者簡介

古龍,原名熊耀華,著名武俠小說家,新派武俠小說泰斗和宗師。他在1969年創作了一部先有劇本後有小說的武林奇書《蕭十一郎》,贏得讀者的廣泛讚賞。古龍與金庸、梁羽生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他的武俠小說創作理念是“求新求變”,不受傳統拘束,將中外經典鎔鑄一爐,他為“武俠美學”理念的形成與“武俠文化”的推廣作出了巨大貢獻。古龍為人豪氣乾雲,俠骨蓋世,才華驚人,他以豐富無比的創作力,留下了70多部精彩絕倫、風行天下的武俠巨作,影響巨大,開創了近代武俠小說新紀元,將武俠文學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

書評

古龍一生寫了六七十部作品,去偽存真去粗取精也還有十幾二十部堪稱經典可以當成代表作。
古迷們對於“古龍第一小說”向來各有各的看法,且都論點鮮明言之成理。其實給任何文學作品排座次,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眾口難調,你無論怎么排總是有一部分人持不同觀點,更何況是作品基數讀者人數這么龐大的古龍呢。
不十分內行的古迷會覺得最好的古龍小說是《絕代雙驕》、《武林外史》和《楚留香傳奇》等,因為它們的名氣比較大,故事性比較強,前兩者的寫法又比較傳統。過於內行的古迷卻會從《英雄無淚》、《天涯明月刀》和《三少爺的劍》等中確定古龍最出色的作品。一般的古迷們公認他最頂尖的作品還是《多情劍客無情劍》、《蕭十一郎》和《歡樂英雄》。
由於一般的古迷比較多,而我也身為其中一個,因此,我心目中的古龍第一小說會在《多情劍客無情劍》、《蕭十一郎》和《歡樂英雄》里出爐。這三部作品並駕齊驅各有各的特色,想分出個誰高誰更高就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了。不管怎么說,在一般古迷心中,三甲是它們的。至於三甲之後的位次,則更加難以安排:候選作品實在太多,並且大多數春蘭秋菊各擅當場,要分出個勝負來實在很難。所以,我排出狀元榜眼探花之後,從沒有試圖分出那些同進士出身賜同進士出身之類的東西來。
但是,重讀了《憤怒的小馬》,這部原本怎么排都排不進前十名的作品,我忽然想把它排進前五位。
故事延續了成熟的古龍式武俠小說的一貫作風:線索單一,情節單純,帶些開始神秘最後真相大白的懸疑味道。故事很簡單,從九月十一日深夜開始到九月十四日黃昏結束,兩句話就可以講完:小馬帶著三個皮匠朋友保護藍蘭一行人勇闖狼山,後來發現藍蘭不過是想進狼山核心地帶找出朱五太爺的真相。
因為故事的簡短,所以人物的性格大部分都挖掘得不夠充分,特別是反面人物,缺乏古龍式反派貫有的風采,尤以溫良玉為甚:這樣一個大奸大惡的人,卻處理得過於簡單浮泛。
“憤怒的小馬”到了這裡,已經是一個長大了的小馬,不再是《霸王槍》里跟在丁喜身後不動腦筋只動拳頭每句話都要帶句三字經的小馬了。那時的小馬是丁喜的兄弟甚至兒子,丁喜說什麼便是什麼,小馬的思想單純地像張白紙。他說“我用不著去想,反正大哥你要我去乾什麼,我就去乾什麼”——這樣直接這樣簡單的小馬,像一頭初生的犢子,有著原始的單純與可愛。
或許,成長本來就是件痛苦的事。長大了小馬,也許脾氣依然比誰都大照樣動不動就出拳頭,可是,他有了痛苦,便不再那樣單純。他的痛苦,並不像丁喜那種緣自內心是非黑白的衝突和身世遭際帶來的悲涼,而單單是為了一個離開他的女人。二十幾歲的少年,或者,因感情所受到的傷便傷到極致。所以,小馬不再一衝動起來,就不顧一切。到了這時,他說話有了曲折有了技巧不再簡單直白,成熟得不像是憤怒的小馬而是聰明的大馬。
不再跟在丁喜身後的小馬,有了自己的朋友:張聾子、老皮和常無意。三個臭皮匠,賽過一個諸葛亮,而跟了小馬上狼山的三個皮匠,似乎注定要被犧牲掉。張聾子的悲劇因為牽扯到一個十六歲的美麗少女,所以格外淒涼或者說可笑。老皮呢,他本來是一個什麼本事都沒有隻喜歡擺擺譜的人,然後,為了朋友,不惜以自己一命換太陽使者一命,他說:“你把我當朋友,我不能讓你丟人。”常無意血拚力戰,居然並沒有安排他死,又是個意外。
這部書,很多人都可以橫生出許多情節來,像常無意、老婆婆、掃花老人,都是有過去有故事的人,但古龍只是一筆帶過並沒有在他們身上著力——砍掉所有枝節,才是這種一枝獨秀的文本的特色之處。
如上所述,此書人物情節都缺乏新意不算特別出色,而我之所以想把它排進前五位,是由於一個創意。
並不是狼山這個想法,因為君子狼、戰狼、夜狼雖然在武俠小說上很新鮮,可別的文體中已見過了這種寫法,比如說《鏡花緣》,或者再說近一點,比這本《憤怒的小馬》早出了幾年的柏楊的《古國奇遇記》。
這部作品的創意在於“嬉狼”。
也許你會認為在武俠小說中涉及到這種問題很可笑,可是,武俠小說為什麼只能在高高在上表達一些小說化人性,表達一些所謂提煉過升華過的人文情懷,而不是正常的普通的會引起人共鳴的想法?當故事和人物已經達到一種差不多的水平之後,為什麼不能進一步去關懷世俗的人性和現實中會遇到的人的思想上的問題?
嬉狼,又稱迷狼。他們是狼山上的第二代,除了狼山,沒有別的地方可以接受他們,但他們對狼山卻有種種不滿之處又沒有力量可以改變它。於是,他們迷失了自己。吃草的嬉狼們喪失了清醒,也不願意醒來。就在這種迷惘中,他們卻仍然崇拜著太陽。他們,只是因為年輕所以反叛,太陽使者卻利用了這種單純與迷惘。
只要你稍有聯想能力,你當然會想到“嬉皮士”和“迷惘的一代”這兩個名詞。所以你很有可能據此來說古龍的寓意太淺薄,不過,這樣淺薄的寓意為什麼在古龍之前偏偏沒有出現過?
現在,我們距離那個時代太遠,但,有一點可以借鑑:信仰。被利用的是嬉狼們的信仰,他們還太年輕,不懂得怎樣去珍惜自己,遇到迷惘的時刻,也不懂得怎樣去調適自己的心態。你,可曾有這樣的時刻?
我一向反對武俠小說刻意地去表達什麼寓意,因為作為通俗小說的武俠小說,首先還是要講好故事。但講好故事的同時,還能夠不生硬不扭曲的闡述一些道理,又有什麼不好?
曲終人散,朱雲在尾聲中道:“我可以保證,狼山上從此再也沒有惡狼.也沒有吃草的人。”那些年輕人,終於被納入了社會的正常秩序,或許,這種秩序很僵硬很無奈。但是,他們不會再吃草。
繼古龍之後的溫瑞安,在這方面要比古龍走得更直接:《斬鬼傳》里甚而有了“冰毒”和“搖頭丸”的出現。可是,僅僅是作為噱頭的出現,在意義上又能走得了多遠呢?
喜歡《憤怒的小馬》,是喜歡古龍這種悲天憫人的情懷,喜歡他關切著真實的人類和人性的一切。並且,不指責,只是寬恕和嚮往。
寫到這裡,意思似乎表達得差不多了,順便問一句:你,有沒有信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