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感官妄想》是根據法國著名作家米高烏艾兒碧克富爭議性的同名暢銷小說《The elementary particles》改編而成,由奧斯卡羅勒執導,他透過戲中的一對同母異父好兄弟伯奴與米高,帶出人生就像一段段情感冒險旅程的思想,感情並沒有為這對兄弟帶來幸福快樂,反之須面臨更多挑戰──他倆的女朋友安娜寶及姬絲汀不約而同患上不治之症。愛與欲、真實與妄想,應如何抉擇?出人意表的結局,正展露出電影不守常規的破格勇氣。
大學教師米高(莫里茲布雷多)高薪厚職生活卻毫不愜意.老婆走佬和中年危機的困窘,令他飽受打擊,結果患上精神病,經常出現不尋常的妄想,更需要服藥度日。逐漸,米高發現自己對性事苛索無度,每朝、每晚都沉溺於性愛幻想中,最後他更用金錢換取多角性愛的快慰,生活變得荒唐;反而對正常結交女友卻起不了勁。伯奴(吉斯頓安文)是米高同母異父的好兄弟,性格內向,亦是一個分子生物學家。由於他的基因研究被誤解,令他極度沮喪,甚至對自己和人生失去所有自信,包括男女親密關係,他往往選擇逃避之。
‘如何處理異性關係’的問題同時困擾著兩兄弟,他倆都一心以為孤單命運會陪伴終老,怎料愛神之箭卻失驚無神刺中他們──米高重遇兒時的可人兒安娜寶(法蘭嘉寶妲黛);而伯奴則在雜交派對中,遇上能夠與自己分享性愛的姬絲汀(瑪汀娜吉德),二人著迷不已……
評價
米高是一所大學的高薪教師,生活卻毫不愜意,老婆走路和中年危機的困窘,令他飽受打擊,結果患上精神病,經常出現不尋常的妄想,更需要服藥度日。米高逐漸發現自己對性事苛索無度,每朝每晚沉溺於性愛幻想中,最後他更願意用錢換取多角性愛的快慰,生活荒唐;反而對正常結交女友卻起不了勁。他有一個同母異父的好兄弟伯奴,性格內向,是一個分子生物學家。他的基因研究被誤解令他甚為沮喪,甚至對自己和人生失去所有自信,包括男女親密關係,他往往選擇逃避。
兩兄弟同時被“如何處理異性關係”的問題困擾,一心以為孤單命運會陪伴終老,怎料愛神之箭失驚無神刺中他倆,米高重遇兒時的可人兒安娜寶,而伯奴則在雜交派對中,遇上能夠與自己分享性愛的姬絲汀,二人迷不已。然而人生就像一段段情感冒險旅程,感情沒有為這對兄弟帶來幸福快樂,畢竟面臨更多挑戰,安娜寶、姬絲汀不約而同患上不治之症。
愛與欲、真實與妄想,如何抉擇是好?出人意表的結局,正展露出這部德國電影不守常規的破格勇氣。影片根據法國著名作家米高烏艾兒碧克富爭議性同名暢銷小說《The Elementary Particles》改編,男主角莫里茲布雷多更憑本片勇奪“柏林影展──銀熊獎”最佳男主角殊榮。
導演奧斯卡羅勒形容閱讀原著小說時,就像打開一份美妙的禮物。導演是被小說中伯奴這個角色的性格吸引,他集所有壞習慣於一身。伯奴與米高的母親渴望得到自由,她欲探究這個世界而不想負上任何責任,在感情方面,她是一個非常自我中心的人,身邊的人也強烈感受得到,這正是伯奴與米高情感上受傷害的地方。電影中,描述兩段發生在兩兄弟的愛情故事,並設法找出這兩段關係中最強烈的片段,對比這兩兄弟的生活及愛情態度。這電影是一部有關人的處境喜劇,透過主角的命運去反映20世紀末的電影,並不是一部批評社會的電影。
幕後故事
影片根據法國作家米歇爾·烏埃勒貝克1998年的同名暢銷小說改編,可以說,米歇爾·烏埃勒貝克是當今法國文壇在世界最具影響的文學名家,他的作品早已成為出版社競相爭搶的搖錢樹,而其囊括的獎項更是不勝枚舉。
米歇爾·烏埃勒貝克於1958年2月26日出生在留尼旺島,父親是高山嚮導,母親是麻醉師。6歲時,他被交給祖母撫養,身為共產主義者的祖母給他取了化名似的名字“米歇爾”。年幼時,米歇爾就具有超越年齡的思考和判斷力,同學們稱他為“愛因斯坦”。
17歲的米歇爾考入高等農業學校,1980年,他拿到了農機工程師的學位,並結婚成家。可隨著兒子的出生和漫長失業生涯的延續,他的婚姻也畫上了句號,沉重的打擊甚至讓他住進了精神病院。米歇爾的文學之路從20歲時拉開序幕,他開始寫詩,1985年,他遇到了《新法蘭西文學評論》的主編米歇爾·布爾多,第一次發表了自己的詩歌,並和布爾多結下了深厚的友情。1991年,米歇爾出版了關於美國恐怖小說家洛夫克拉夫特的傳記,14年後,英文版面世,史蒂芬·金為此書作序。米歇爾曾進入國民議會大廈任行政秘書,但很快離開。1992年,他出版了第一本詩集,獲Tristan Tzara獎。1994年,他推出了自己的小說處女作《Extension du domaine de la lutte》,1999年,這本小說被搬上大銀幕。1996年,他的第二本詩集獲得了法國最重要的文學獎--花神獎。兩年後,他的作品合集再獲國家文學新秀大獎,第二本小說《基本粒子》被譯成25種文字出版,並獲Novembre獎。此後,米歇爾前往愛爾蘭和西班牙繼續創作,2005年的《La possibilité d'une île》成為聯盟獎的得主。
本片導演奧斯卡·羅勒從影不過10餘年,但他的作品雖大多名不見經傳,卻很受各種大小電影節的關注。1997年的《Silvester Countdown》在慕尼黑電影節獲獎;2000年的《無家可歸》(Unberührbare, Die)又分別在烏拉圭、鹿特丹、邁阿密和伊斯坦堡等電影節連連奪獎;2003年的《焦慮》獲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提名;2004年的《求愛三兄弟》(Agnes und seine Brüder)在巴伐利亞電影節摘走最佳劇本獎。他出身文學家庭,年輕時輾轉於倫敦、羅馬和紐倫堡,曾從事記者、編劇和小說作家,他與眾不同的影片風格與其文學底蘊和劇本特色密不可分。
《基本粒子》獲今年柏林電影節銀熊獎,扮演布魯諾的德國演員莫里茨·布萊特魯繼2001年以《死亡實驗》稱雄德國影壇之後,終於成為國際影帝。而扮演安娜貝爾的正是同他一起主演《羅拉快跑》的弗蘭卡·波坦特。
在製片人中,伯恩德·伊辛格位居首席,他的成功作品包括 《神奇四俠》 、 《生化危機》 和《帝國陷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