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詳情
叢書名稱:智慧書坊叢書ISBN:978-7-80723-182-0
作者:李國超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
出版社:遠方出版社
中國圖書館分類號:B221-49
印張:13.000印張
開本:1/16
印刷用紙規格:695*960
頁數:208頁
印刷色:雙色
定價:¥29.80元
適讀年齡/年級:綜合
適讀對象:生活用書
簡介
《易經》是中國古代一部神秘的著作,因為流行在周朝,所以叫《周易》,並被儒家尊為群經之首。關於其作者,《史記》載“文王拘而演周易”,故古人多依司馬遷之說而認同《易經》乃周文王所著,今人則有不同觀點。由於成書很早,文字含義隨時代演變,《易經》的內容在春秋戰國時便已不易讀懂,為此古人專門撰寫了《易傳》以解讀《易經》。今天我們所說的“周易”通常指《易經》和《易傳》二者的結合。中國哲學中陰陽相生相剋、對立統一的基礎理論,便是根植於《易經》。後人從《易經》中發展出了複雜的哲學系統,儒家和道家的學說均明顯地受到《易經》的影響。今人更是從《易經》中解讀出哲學、政治、歷史、軍事、民俗等諸多方面的研究價值。
時至今日,注易之書籍,多達數乾種,不勝枚舉,有從象數方面來描述的,也有從義理來闡述的,而本書通過對易經中有關人生的闡釋,用具體的案例來指導人們人生處世的智慧。讓大家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理解《易經》,從中一窺《易經》蘊藏的豐富智慧。
導語
博大精深的東方古老智慧,傳世已久的世界經典名著,她告訴我們身處逆境時怎樣用理智克服困難;在人生之路上怎樣把命運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少走彎路,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智慧書坊叢書》——總有一書讓你愛不釋手如沐陽光,總有一個智慧故事滋養你的心靈激勵你的成功潛能,總有一種思想讓你改變人生成就輝煌。
章節目錄
乾卦:自強不息刊卦:厚德載物
屯卦:經綸明志
蒙卦:發蒙啟智
需卦:耐心等待時機
訟卦:禍從口出
師卦:師出有名
比卦:誠心納才
小畜卦:誠信立德
履卦:謹慎行事
泰卦:內君子外小人
否卦:臨危不亂
同人卦:人以群分,物以類聚
大有卦:居上不驕
謙卦:保持謙虛美德
豫卦:得意不忘形
隨卦:不可因小失大
蠱卦:匡正扶危
臨卦:胸懷感化之心
觀卦:由此知彼
噬嗑卦:恩怨分明
賁卦:注重自我形象
剝卦:適可而止
復卦:迷途知返
無妄卦:不妄為
大畜卦:修名不如修德
頤卦:填奢節欲
大過卦:盲目致禍
坎卦:小處脫困
離卦:穩中求勝
鹹卦:唇齒相依
恆卦:持之以恆
遁卦:適時退避
大壯卦:君子用罔
晉卦:居安思危
明夷卦:用晦而明
家人卦:家和萬事興
瞪卦:求同存異
蹇卦:知難而退
解卦:學會寬恕
損卦:量力而行
益卦: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夬卦:該斷則斷
姤卦:剛柔相濟
萃卦:勿交損友
升卦:厚積薄發
困卦:善於應對困境
井卦:過猶不及
革卦:三思而後行
鼎卦:知人善用
震卦:無懼則無畏
艮卦:不出其位
漸卦:循序漸進
歸妹卦:永終矢口弊
豐卦:日中則昃,月滿則虧
旅卦:憂前顧後,自取災禍
巽卦:申命行事
兌卦:待人接物要和顏悅色
渙卦: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節卦:節儉致富
中孚卦:言必行,行必果
小過卦:每日自省吾身
既濟卦:未雨綢繆
未濟卦:人貴自知
部分精彩內容
乾卦:自強不息微言大義
乾:元,利,貞。初九潛龍,勿用。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九四或躍在淵,無咎。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上九亢龍,有悔。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乾卦象徵天。得此卦大吉大利,和諧堅實。初九像一條巨龍潛伏在深淵,不能隨便活動,暫時不宜施展才能。九二像一條巨龍出現在田野,有利於大才大德的人出世。九三君子終日不停地努力奮鬥,時刻戒惕憂懼,這樣,即使遇到了危險,也可以免遭災禍。九四巨龍伺機而動,有時騰躍上跳,有時潛退深淵。九五巨龍飛上天空翱翔,宜於發現大德大才的人。上九巨龍飛得太高,必然遭到困厄。用九天空出現一群巨龍,變化沒有窮盡,這樣則大吉大利。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天道運行周而復始,永不止息,誰也不能阻擋;君子效法天道,自立自強,不停地奮鬥下去,才能顯示出處世的剛與健。這就是《乾卦》九三中說到的:“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乾卦》分述了從“潛龍”、“見龍”到“飛龍”的轉變過程,意欲以龍為喻闡述人生成長的過程,強調只有自強不息才能變成“飛龍”。自強不息的精神是古往今來無數英傑的座右銘。
屈原是戰國時期的楚國人。他二十幾歲時就具有淵博的學識和卓絕的才幹,深受當時楚懷王的信任和重用,封他為左徒。屈原在提任左徒之職期間,時刻以楚國興亡為己任,積極主張改革內政,變法圖強;對外力主“聯齊抗秦”,並出使齊國,訂立了齊楚聯盟。由於他特別主張限制貴族特權,任用賢能,這樣就在很大程度上觸犯了當時權貴的利益,因而招致了許多舊勢力派人物的嫉恨和仇視。他們總是想方設法在楚王面前造謠、說壞話,詆毀屈原。於是昏庸的楚懷王聽信了一些人的謠言,盛怒之下疏遠了屈原,還將他放逐到江水以北。
屈原雖然受到楚懷王的冷落、排擠,但仍然時時關心楚國的命運。他身處逆境,不顧個人安危,堅決反對楚與秦國締交。而楚懷王卻剛愎自用,偏信靳尚、鄭袖、子蘭一幫小人的讒言,結果使楚國損兵失地,懷王本人也被秦國所欺騙,客死他鄉。
在新的楚王即位後,屈原又滿懷愛國救國的熱情,向新即位的楚王提出廣納人才、遠離小人、改革政治的富國強兵主張。然而,楚王不但不採納屈原的建議,反而認為屈原是在侮辱自己,一氣之下,又將屈原徹底革職,放逐到遠離楚郢都的汩羅江邊。
在殘酷無情的遭遇面前,屈原從來不為個人的不幸遭遇怨天尤人,憤懣不平。在艱苦而漫長的流放生活中,屈原在充分吸收民間文學藝術營養的基礎上,利用自己所創造的“楚辭”這一文學藝術形式,以優美的語言、豐富瑰麗的想像,寫出了大量具有積極浪漫主義精神和強烈、高尚愛國主義情操的文學作品。屈原在作品中,抒發了他“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滿腔憂國愛國的激情,以及只要利國利民,“雖九死猶未悔”的高尚情懷。除了《離騷》外,他在《九歌》、《天問》、《九章》等作品中也同樣表達了他對自己富國強兵的政治理想的執著追求。在《九歌》中,他以橘為喻,表明了自己面對強大惡勢力的堅貞不屈的立場和決心。“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更加顯示出這位偉大愛國詩人的崇高理想追求。屈原熾烈的愛國思想和道德情操以及忍辱負重、不計個人榮辱安危的偉大風範,乾百年來一直感召、激勵著人們不畏任何艱難險阻去創造光輝的歷史。
據《史記》記載,孔子在晚年很喜歡閱讀《易經》。但這本書道理很深,很不容易讀懂。孔子邊讀邊思索,深鑽細研,體味其中的義理。一遍讀不懂,就讀兩遍;還讀不懂,就再讀第三遍……由於讀的遍數多了,以至穿在《易經》上的皮帶子幾次三番地折斷,這就是成語“韋編三絕”的來歷。孔子之所以能成為一個偉大的思想家,與其自強不息的精神是分不開的。
《菜根譚》中說:處逆境時比於下,心怠荒時思於上。事稍拂逆,便思不如我的人,則怨尤自清;心稍怠荒,便思勝似我的人,則精神自奮。說的也是自強不息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