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眼力》

《心眼力》

我們的一思一念,都在創造我們的未來。心眼力,讓我們看到……讓我們煩惱的不是某件事,而是我們對這件事的看法,比如“應該如何”“必須如何”,這些不合理的信念才是煩惱的真正原因。有人相信“成為有錢人就會幸福”,也有人相信“和喜歡的人結婚就會幸福”。但是幸福的決定性因素並不是這些外部條件,而是我們自身的心理狀態。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要想享受人際交往的樂趣,關鍵是要維持良好的“基本人際關係”,其實就是跟自己的關係。也就是說,我們只有認可了自己,才可能在相同的程度上認可別人。
“人是能夠被自己的語言洗腦的動物”,因為我們說的話會滲透到潛意識,對我們的思維方式產生巨大的影響。
擁有和心靈對話時間的人,儘管每天也有大量的工作,在心理上卻不會被這種節奏所影響。他們有一種在人生道路上踏實向前的安定感
總之,我們的人生都是由自己的內心去創造的。如果想事業成功,那么你首先要學會成功做人。如果想擁有完美的戀人,那么你自身就要成為完美的人。如果想得到眾人的支持,那么你就要成為眾人想支持的人物……

內容簡介

在我們的內心,有一種將自己認可的事物轉化成為現實的力量,這就是“心眼力”。比如,如果一個人心中常懷怨恨,生活就會充斥著抱怨與憤恨;相反,心中常懷感恩的人,每一天都可能出現奇蹟般的幸運。日本著名企業家松下幸之助就深諳其道。即使是那些在工作中屢屢犯錯的員工,松下先生也認為他們是“優秀的個體,偉大的人”。這不僅造就了松下集團的經營神話,也造就了無數優秀的松下人。
這不僅是培養優秀人才和事業成功的秘決,也是夫妻關係、子女教育等一切人際關係的通用法則。
舉個實際例子吧。公司經營者A總是這么想:“我老婆真是個任性麻煩的人,總是拖我後腿。兒子又是個懶惰的傢伙,成天在家裡玩遊戲,真是擔心他的未來啊!”
實際上,A總是跟家人吵架,無論他做什麼事情妻子都會反對,對兒子的勸告也是白費口舌,他十分困惑。
後來,A不再想著改變妻子和兒子,而是開始改變自己“看待事物的角度”:“妻子和兒子都是蘊藏著無限可能性的偉大的人、優秀的個體。妻子是能夠彌補我的不足的最好伴侶。兒子也有著特有的才能,他從一開始就具備發揮這種才能的能量。”
心裡不斷這樣地想著,結果A和妻子吵架的次數減少了,做什麼事情的時候也希望得到妻子的協助。與以前相比,兒子也變得更加聽話,開始打起了籃球並漸漸著迷,經常展露出一臉朝氣蓬勃的笑容。

作者簡介

野口嘉則,“幸福學”與“人生學”專家,暢銷書作家。高中時代的他患有人際交往恐懼症。進入大學後,他通過對心理學、成功法則和東方哲學的研究和實踐,克服了這一症狀,並且成為一名心理諮詢講師。2003年,他被評為“最能發掘潛在自我實現能力的心理諮詢講師”,成為EQ心理諮詢講師第一人。
他的著作無一例外地成為暢銷書籍,除了銷量過百萬的《鏡子的法則》之外,還有《心眼力》《三條真理》《日益增強幸福與成功的EQ筆記》等。

目錄

序將心安放在何處?
第一章心眼力,為你開啟成功之門
認識我們的“心眼力
要成就事業,先成就自我
一流人才的相似之處
什麼樣的人可以作為成功的榜樣?
每個人都有未知的可能性
投入身心,大智若愚般生活
第二章心眼力,為你開啟幸福之門
擁有與心靈對話的時間
福由心生
語言,擁有讓人生更加幸福的力量
困境中的幸福萌芽
用行動塑造心靈
警惕“思考綜合徵
第三章心眼力,為你開啟快樂之門
享受人生這場遊戲
你煩惱的真正原因
警惕“答案只有一個”的錯覺
從過去中解放自己
人生真能如我所願嗎?
第四章心眼力,為你開啟和諧之門
由競爭到聯合
接納:和諧人際交往的原則之
寬容:和諧人際交往的原則之二
體諒:和諧人際交往的原則之三
萬物一體的世界
第五章心眼力,為你開啟如願人生
我們能主宰自己的人生嗎?
無論何種人生境遇都能創造價值
每個人都是優秀的個體
傳承真正的理想
我們能給後代留下什麼?
珍惜當下的擁有
附錄提升心眼力的讀書法
後記

前言

首先,閱讀以下五條信息,看看你是屬於前者還是後者——
陷逆境時,你是委靡不振,還是信心百倍?
即使成功也沒自信,還是即使看不到希望依舊保持上進心?
你不信任所愛的人,還是信任?
你對所遇見的人心存戒備,還是會當作朋友?
與五年前的自己相比,你是幾乎沒有改變,還是已經令人刮目相看?不難想像,選擇後者的人將會擁有幸福快樂的人生。但是前者和後者的差別究竟在哪裡呢?要成為後者的秘訣是什麼呢?
其實,這關鍵是要掌握“將意識集中在何處”,也就是“我們應該關注什麼”的問題。
平時我們過於相信肉眼看到的一切,所以很容易就會被眼前的現象所迷惑。
但是,因為我們擁有心靈之眼(心眼力),所以能夠看到表象背後的東西。
例如,一個人即使身陷逆境,也堅信自己能夠擺脫困境,那他就一定會鼓起勇氣積極地行動起來。
還有,通過心靈之眼,父母能夠看到孩子叛逆行為背後隱藏著的率真,而且,因為他們信任孩子,必定也會得到孩子的信任。
我們究竟要把意識集中在何處,這才是左右我們人生的關鍵。
但是,將意識集中在何處才能擁有幸福的人生?心靈之眼應該關注什麼?我們應該將心安放在何處?
那么,請好好地體會心靈之眼睜開的那一刻由衷的感嘆和快樂吧!真心祝福你從閱讀《心眼力》開始越來越幸福。

精彩書摘

警惕“思考綜合徵”
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有很多人只是單方面地增加知識卻不付諸行動,這種現象被稱作“思考綜合徵”。
“為則成,不為則不成,凡事皆然。之所以不成者,人之不為也。”
上杉鷹山的這句話告訴我們“為”(也就是“行動”)的重要性。獲得留名青史的豐功偉績也好,實現人生中的各種目標、成就也罷,首先都要從採取行動開始。
儘管如此,還是有越來越多的人感嘆:“雖然知道採取行動的必要性,但終究也沒有採取行動。”
特別是現代人,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有很多人只是單方面地增加知識卻不付諸行動,只有“輸入”而做不到“輸出”。
這種現象被稱作“思考綜合徵”(光說不做),對於那些想鍛鍊和提高自己的人來說,最應該避免這樣的情況。
那么,我們最終沒能採取行動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在這裡列舉三個主要的問題。
第一個原因是採取行動的動力小
並不非常想得到行動所能帶來的結果。換句話說,就是並沒有感到結果能有什麼重要的意義。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重新明確“行動所能帶來的結果”或者“行動的意義”的重要性。
在這裡希望大家能注意一下,我們很容易對直觀的成果或者意義產生反應,例如“不這樣做就會吃虧”“這樣做了就能有好處”之類,因此,我們往往只去做那些能夠馬上判斷得失的事情。這樣一來,就對那些直觀看不到成果和意義的事情反應遲鈍。
如果採取行動去做一件“關於你自身的發展”的事情,而且這種行動是“有愛心的行為”,那么,請你一定要有勇氣付諸實踐。雖然看不到直觀的成果和意義,但是它對你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個原因是不清楚該從何處人手
無論多大的夢想,實現它的過程都是從踏出第一步開始的。首先要明確從哪裡人手,也就是最初的具體做法是什麼,這是非常必要的。
哪怕最初只是邁出一小步也沒關係,但請你一定要有立刻行動的決心去付諸實踐。踏出第一步比什麼都重要。
第三個原因是一直在等待情緒的調整
“想做的時候再行動吧”,這樣想永遠也不會有幹勁,依賴“幹勁”這種不確定的因素,最終很難會採取行動。
奉勸大家不要依據心情來決定是否行動,而應當把順序反過來。也就是說,即使沒有幹勁也要採取行動。
一旦開始行動就會有幹勁了。幹勁來源於行動。
另外,“因為害怕失敗,所以很難決定是否採取行動,等克服了這種恐懼的心理再行動吧”,這樣考慮的人終究也不會採取實際行動。因為恐懼的心理並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克服的。
·查看全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