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冠軍建平王登香爐峰》

《從冠軍建平王登香爐峰》是南朝宋時期江淹寫的一首五言詩。

作品信息

【名稱】《從冠軍建平王登香爐峰
【年代】南朝宋
【作者】江淹
【體裁】五言詩

作品原文

從冠軍建平王登香爐峰
廣成愛神鼎,淮南好丹經。
此山具鸞鶴,往來盡仙靈。
瑤草正翕赩,玉樹信蔥青。
絳氣縈薄,白雲上杳冥。
中坐瞰蜿虹,俯伏視流星。
不尋遐怪極,則知耳目驚。
日落長沙渚曾陰萬里生。
藉蘭素多意,臨風默含情。
方學松柏隱,羞逐市井名。
幸承光誦末,伏思托後旌

作品鑑賞

江淹二十來歲就依附宋建平王劉景素,受到禮遇,公元472年(明帝泰豫元年)劉遷荊州刺史,江又作為劉的記室隨同前往。途經廬山時,他們登上了香爐峰。劉景素雅好文學,首先寫詩留念,江淹步其後塵也寫了這一首。劉景素此時已加給事中冠軍將軍銜,故題中有“冠軍建平王”之稱。
香爐峰為廬山著名山峰,形狀像香爐,終年有雲霧繚繞,酷似香爐在焚香。在廬山名為香爐峰的有四個,著名的有兩個,一在東林寺南,叫北香爐峰;一在秀峰寺南,叫南香爐峰。從詩中出現的景觀看,此詩寫的是南香爐峰。清康熙帝南遊時,就曾刻此詩於秀峰寺傳為南唐中主李璟的讀書台上。
由於廬山一山孤峙拔地參天,終年雲霧瀰漫,加之有匡俗兄弟七人於此成仙等傳說,常被說成是仙靈聚居的神山。很多寫廬山的詩也就多借渲染這種神山色彩來增強藝術效果,江淹此詩也正是這樣開篇的。首四句即由談仙說丹點出廬山是神仙匯聚的地方,開始便把讀者引進一個神秘的世界。“廣成”即廣成子,相傳是黃帝時的仙人,居於崆峒山的石室之中,黃帝曾去拜訪過他。“淮南”指的是西漢淮南王劉安,他好賓客方士,其中有蘇非等被稱為八公的八人奉詔與諸儒論說而著《淮南子》,後來一些道書便將此八公附會為神仙,專為淮南王傳授煉丹之術。“神鼎”即道家煉丹用的鼎,“丹經”,即煉丹之術。“廣成愛神鼎,淮南好丹經”,是說神仙是人們羨慕的,成仙之術是大家所追求的,遠古的廣成子,近世的淮南王就都愛好誦經煉丹。三四句緊接著點出廬山,尤其是這香爐峰便是神仙們常來常往的地方。“鸞”指鳳凰一類的神鳥,鶴也是仙禽。傳說仙人們都是乘鸞騎鶴而行的,鸞鶴多,自然是仙靈多。這樣就烘托出了一種美麗而神秘的環境與氣氛。
“瑤草”以下十句,集中筆墨描寫香爐峰的仙境般的景色。先寫花草樹木:“瑤草正翕赩(xīxì希細),玉樹信蔥青。”瑤草、玉樹都是仙界景物,這裡藉以形容各種珍異草木。“翕赩”,言其枝葉嬌嫩,色澤光亮。這兩句是說,香爐峰的草木既珍異又茂盛,真是蔥蘢青翠,光艷照人。次寫雲霧:“絳氣下縈薄,白雲上杳冥。”“絳氣”指的深紅色的雲氣,那是香爐峰附近的瀑布噴濺出的細小水珠經太陽光的照射而形成的。“縈薄”指的是草木叢生的曲折地帶,也就是山下的丘壑。紅色的雲霧滾下山坡,籠罩住山下的丘壑,白色的雲霧蒸騰直上高遠的天空,兩種不同顏色的雲霧上下翻滾,整個山峰儼然就是一座大香爐了。再寫望中景象:“中坐瞰蜿虹,俯伏視流星。”“中坐”即就中正坐,平坐。“瞰”為遠看。這兩句是說,端端正正地坐在那裡便可遠遠地看到彎彎的彩虹掛在天邊,俯身還可看到流星從腳下飛掠而過。這種景象不僅令人驚嘆,也只有置身雲表才能見到,無意中又突出了香爐峰的高。“不尋遐怪極,則知耳目驚”,是對以上所寫景象的總評價。“遐怪”即遠方的怪異景色,“不尋遐怪極”,即“不極尋遐怪”之意;“知”在這裡是“見”、“表現”的意思。這兩句說的是,不要極力去尋求遠方的險怪之景,僅就眼前這些就夠使人耳目驚異了。最後補充寫出落日時分的景象:“日落長沙渚,曾陰萬里生。”意思是站在香爐峰可以看到太陽落入長沙的沙洲,重重疊疊的雲層布滿了萬里長空。日落雲飛,暮色蒼茫,自然也是一種壯闊的景象,同時也意味著一日遊程的結束,加上它的陰暗的色調,很容易使人情緒波動,這就很自然地引出後段的抒情。
“藉蘭”以下寫的就是此次登臨香爐峰在思想上所產生的變化。“藉蘭素多意,臨風默含情”,是說憑依坐臥在蘭草之上,本來會有很多美好的思緒,可是迎著風又默默地滿懷思慮,情有未申。尾四句即將這種思慮和盤托出。“方學松柏隱,羞逐市井名”,說一登上這香爐峰便萌發了學松柏那樣隱居深山的想法,羞於追逐世俗的名利。可是目前的處境又不允許這樣做。什麼處境呢?那就是“幸承光誦末”。“光誦”即華美的篇章,指的是建平王寫的登廬山的詩,詩中大概提到江淹。全句的意思是說:現在我已是建平王的隨行人員,且有幸承蒙在他的光輝的詩篇里提到了我,那就不能想什麼歸隱,而應該“伏思托後旌”了。“伏”為謙詞,表示恭謹。“後旌”即後車,侍從車,託身子侍從之車,即當好隨從之意。全句是說:那我就應該一心一意考慮如何做好建平王的侍從了。這個結尾看來是作者的精心安排。一方面可以就此表示對建平王的忠誠,因為詩成後是要給建平王看的,這樣的表白自然會使他高興。另一方面對詩本身也是有所補益的,因為它扣了題,使結構緊固;也還可以反襯出香爐峰的魅力,能夠使一個奉行王事的官員登臨之後便產生歸隱學仙的念頭,其景色之絕勝可知。
此詩雖為遊覽詩,卻寫出了作者的真實思想與感情,揭示出遁世與匡時的心理矛盾。煉丹求仙在當時是一種風尚,江淹自也不能免俗,然而他並未沉迷其中,並不打算去實踐,只是站在旁觀者的立場表示希慕而已,所以剛剛表示“方學松柏隱,羞逐市井名”,馬上又想到“幸承光誦末,伏思托後旌”。也就是說剛剛受到外物的誘惑而動搖了自己匡時濟民的信念,很快就能糾正過來。大概正是這種儒道兼用而傾向於儒,進退均可而力爭進的處世態度使他能適時應俗,身歷三朝而官運亨通;也許正是這一點使他的詩表現出這樣的特點:詞采靡麗而思想平穩,感情豐富而風骨不高。
此詩在寫景狀物上更顯示了自身的特點。它撇開了登山過程的記敘,劈頭就布設一個“往來盡仙靈”的仙境,然後把香爐峰置於這個仙境中進行描寫,把現實中的山川自然之美與傳說中仙界之美融合起來,給自己的描寫對象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這既切合香爐蜂的景物特點,又使它特具一種空靈、朦朧,搖曳多姿的風韻。其中對於具體景物的描寫也有虛有實,虛實並用。像瑤草、玉樹、絳氣、白雲、蜿虹、流星等是實寫,自是五光十色,仙氣氤氳;“不尋”二句與“往來盡仙靈”等就是虛寫,雖未寫出具體可見的景象,卻也收到了同樣的效果。沈德潛說江淹詩“頗能修飭”,指的就是這種描摹鎔裁之功。

作者簡介

江淹
(444~505)南朝文學家。字文通,濟陽考城(今河南民權)人。6歲能詩,13歲喪父,家境貧寒,曾採薪養母。20歲左右教宋始安王劉子真讀“五經”,並一度在新安王劉子鸞幕下任職,歷仕宋、齊、梁三代。江淹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坎坷的經歷反而造就了一位文學大家。中年以後,官運亨通,仕途的高峰卻導致了他創作上的低潮,到齊武帝後期,他就很少有傳世之作,故有“江郎才盡”之說。江淹既是南朝辭賦大家,與鮑照並稱;又是南朝駢文大家,是南朝駢文中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與鮑照、劉峻、徐陵齊名。其詩作成就雖不及辭賦和駢文,但也不乏優秀之作,其特點是意趣深遠,在齊梁諸家中尤為突出。明人輯有《江文通集匯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