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社會史初探》

《後社會史初探》

《後社會史初探》是米格爾·卡夫雷拉編著的作品,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在2008年12月1日出版。該書是“培文書系”之一,全書共分5個章節,主要對後社會史作了初步的探討和研究,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後社會史初探》後社會史初探

《後社會史初探》作者精細入微地闡發了這個名稱的蘊意,認為它嘗試突破對社會範疇的一些既定理解,後者明顯表現於歷史學領域,尤其是社會史,更可推廣至各門社會科學。作者指出,這些思路遠非沿襲過去的單純遺產,而是依然強大有力。簡言之,這類理解往往從靜態的、機械的角度來領會社會(society),典型地體現為將社會視為某種框架或結構,不成問題、如其自然地被給定,作為“實在的”、自主的實體,將其獨特的壓力和影響,施加給被視為與它相分離的其他生活領域,其中主要的便是“文化”。《社會理論新視角—後社會史初探》還有助於我們認識到,在被稱為“新文化史”(thenewculturalhistory)的思潮中,也存在一種相當類似的趨向,只是“新文化史”認定文化與表征(representation)具有自主性,並頂禮膜拜。

圖書前言

米格爾·卡夫雷拉此書的標題,極其有助於界定歷史書寫中一股明確的思潮。如其所言,他所描述的那些歷史學家,具有不同的思想軌跡,來自不同的傳統,因此或許不會始終認為,彼此的共性要比相互的分別更為重要。儘管如此,他們的工作具有某種確定的特性/認同(identity),哪怕也有明顯的差異。他以“後社會”為書名,這個術語很好地把握了這種特性/認同,一方面力求超越對社會範疇(thesocial)的舊有理解,探索對世界的新型思考與新式書寫,同時又保留了“社會的”(social)這個術語,以表明如果完全棄之不用,就會忽視一些基本的理解維度。因此,這個術語既直指未來,又不忽視過去,這對歷史學家來說絕非壞事,堪稱佳名。
作者精細入微地闡發了這個名稱的蘊意,認為它嘗試突破對社會範疇的一些既定理解,後者明顯表現於歷史學領域,尤其是社會史,更可推廣至各門社會科學。作者指出,這些思路遠非沿襲過去的單純遺產,而是依然強大有力。簡言之,這類理解往往從靜態的、機械的角度來領會社會(society),典型地體現為將社會視為某種框架或結構,不成問題、如其自然地被給定,作為“實在的”、自主的實體,將其獨特的壓力和影響,施加給被視為與它相分離的其他生活領域,其中主要的便是“文化”。本書還有助於我們認識到,在被稱為“新文化史”(thenewculturalhistory)的思潮中,也存在一種相當類似的趨向,只是“新文化史”認定文化與表征(representation)具有自主性,並頂禮膜拜。

精彩書摘

必要的序介之後,現在我可以逐步展開討論,看看過去20年二元論的客體主義模式在哪些具體層面遭到明確的重新思考。然後,我可以開始闡述,從晚近的思考中剛剛興起的有關社會的新理論,都具有哪些基本預設。我首先從整體上展示後社會史的理論框架。至於其主要元素的細緻描述,以及來自相關著述的一些鮮活實例,則留待後文。
1980年代以降的史學方法發展,尤其是1990年代以來的史學方法發展,打眼一看,明顯可以看出客觀實在(objectivereality)這個概念越來越顯著衰落,從而也導致社會因果性的觀念日趨明顯衰落。實際上,這樣一種衰落正是這些發展的促動因素和理論驅力。晚近許多史學研究的作者都直接或間接地討論到,史學專業的許多成員都面I臨著一些令人煩擾、揮之不去的兩難困境。因此,讀這些研究時不難注意到,人們越來越堅定地質疑以下預設:社會實在是一種結構,因為它具有一些內在固有的意義,因此,社會存在條件也以表征的形式投射到個體的意識之中,決定個體的行為。當這些學者著手進行這類細緻審視,也就等於多少有些明確的希望找到社會史之外的某種替代選擇。

圖書目錄


致謝
緒論
第一章背景:從社會史到新文化史
第二章超越文化轉向:話語與後社會史
第三章社會實在的話語建構
第四章利益與認同的形成
第五章新的社會行動概念
結語歷史研究新議程
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譯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