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以一個學者的胸襟,以一份長者的睿智,以一種人文的情懷書寫在路上的風景。在描山畫水,再現逶迤的自然風光的同時,叩問人文歷史,深掘細察,發人之未發;在登山訪城,享受純粹旅行帶來的快樂的同時,又細味家國興衰,人生百味,感人之未感。
在這本小書中,蘇先生的旅跡遍及國內江、浙、皖、閩、川、滇、瓊等地,同時還有韓、日、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屐痕所至融匯進了歷史人文的感慨,使之成為文化之旅;對每一處景觀的描述,都是精雕細磨,細膩平淡中再現了一個學者的山河情懷。
作者簡介
蘇興良,1939年生於遼寧省鞍山市。1965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後到復旦大學中文系任教,長期從事中國現代文學的教學和研究。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著有詩文集《楓林集》、《魯迅作品分析》(合著),與人合編《魯迅雜文選集》、《文學研究會資料》、《中外文學關係史資料彙編》、《中國現代文學總書目》、《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並為《中國文學大辭典》、《中國現代文學詞典》等7部辭書撰稿,發表論文50餘篇。為中華史料學會、中國老年作家協會、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魯迅研究會等會會員。書評
他寫名勝古蹟,總是詳記歷史沿革、文化淵源和名人事跡,縷述樓檯布局、園林結構,乃至一雕梁,一畫礎,一楹聯,也從不輕易放過。興良游汜中所呈現的豐富而翔實的歷史文化信息,正顯示了一個學者的嚴謹作風。
——著名學者、教授吳歡章
興良繼承傳統,重視和借鑑先賢的經驗,在描山畫水、叩問歷史文化時,總是不假誇飾,樸實的敘述和真切的描寫中融匯獨特的審美情趣,發人之未發,生動有趣,予人以啟迪。
——教授陸士清
中華文化是一個整合儒、遭、釋三教的多元文化體系,本書中對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順其自然”、佛教的“明心見性”等,都結合人文景觀和人生感悟,作了形象而生動的描述,將主觀之“意”與客觀之“境”融合起來,顯示了深邃、靈動的哲學韻味。
——復旦大學哲學系教授金邦秋
試讀
覓古覽勝揚州行
又到煙花三月時,游揚州的念頭油然而生。於是,在清明節後的一個雙休目,全家驅車駛上奔往揚州的高速公路。說起揚州,並不陌生,先前曾游過兩次,瘦西湖的纖影,湖邊的春柳,蕩舟的船娘,綠楊城廓的美景,不時在腦海中演映。
揚州不僅是個風景優美的觀光勝地,還是座有著兩千四百年歷史的古城。因此,這次的下揚州,意不在賞景,而重在覓古覽勝。車抵揚州後,我們便在友人指點下去了神居山的漢廣陵王墓博物館參觀。
博物館因東漢廣陵王的墓葬而建。館內有廣陵王的大型墓室,墓室均用珍貴的大塊檀木層層壘就,謂之“黃腸題湊”。墓葬距今近兩千年,所用木料卻仍未腐朽,實在令人驚嘆!從館內展出的圖片及說明中,可知揚州兩千多年來的歷史演變。公元前揚州即是古“九州”之一,西漢時是廣陵國的治所,東漢建武時改為廣陵郡,轄境相當於現今的華東地區,由廣陵王來治理。揚州興於漢,盛於唐,其後雖遭幾次劫難,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時又現繁榮。只是到了近代南北海運興起,作為大運河、長江樞紐的揚州才日漸式微。
游完漢廣陵王墓我們便來到聞名遐邇的大明寺。大明寺初建於隋朝,到唐代已享盛名。唐代中日友好交往的使者——鑒真和尚就是大明寺的僧人。他從大明寺出發,歷經艱險,六次渡海方抵日本,帶去了中華文明。現在,我們在大明寺院中可看到豎有郭沫若手書的“鑒真大和尚紀念碑”。
寺院的東南部還聳立著一座九層的棲靈塔。史料記載該塔於隋文帝仁壽元年(公元601年)下詔令初建,塔內供奉佛骨,遂成了文人香客膜拜光顧之處。唐代大詩人李白、劉禹錫、白居易等均曾登塔賦詩讚頌。棲靈塔極盛一時,但唐武宗會昌三年(公元843年)時被大火焚毀,直到上個世紀的1992年才在原址重建,1996年正式對外開放,再現盛唐風貌。我們登上了棲靈塔,眺望揚州市景,不禁使人發思古之幽情,更會感慨今世百廢而俱興。古時文人墨客吟詩論文的所在,如今成了遊人流連忘返的旅遊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