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

基本信息

新修訂的《小麥》國家標準正式實施。2007年12月18日,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SAC)發布了國家標準《小麥》。本標準規定了小麥的相關術語和定義、分類、質量要求、檢驗方法、檢驗規則、標籤標識,以及包裝、儲存和運輸要求。本標準適用於收購、儲存、運輸、加工和銷售的商品小麥。本標準不適用於本標準分類規定以外的特殊品種小麥。生效日期為2008年5月1日。標準編號和名稱為:GB1351-2008《小麥》。
GB1351-2008《小麥》為強制性國家標準,小麥收購、儲存、加工、銷售等糧食經營者及檢驗機構應嚴格遵照執行。各地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應做好新標準實施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國家糧食局將依法對各地執行新標準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新標準與原標準相比,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修改:

1. 將小麥分類由9類調整為5類,即將原標準的白硬冬、白硬春、白軟冬、白軟春、紅硬冬、紅硬春、紅軟冬、紅軟春、混合等9類調整為硬白、軟白、硬紅、軟紅和混合等5類。規定小麥季節分類在契約等隨行檔案中或在包裝上標註。

2. 採用硬度指數代替角質率粉質率作為硬、軟及混合小麥的分類判定指標,採用硬度儀檢驗小麥硬度,規定硬度指數大於等於60的為硬麥,小於等於45的為軟麥,介於兩者之間的為混合麥。

3. 參照國際標準,調整了中等(三等)小麥不完善粒的限量指標,由原標準的6.0%調整為8.0%。

4. 明確規定供人食用小麥的衛生要求必須符合《糧食衛生標準》(GB 2715-2005),飼料小麥的衛生要求必須符合《飼料衛生標準》(GB 13078-2001)。

5. 增加了檢驗規則和標籤標識的規定,提出了應在包裝物上或隨行檔案中註明產品的名稱、類別、等級、產地、收穫年度和月份等要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