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小兵張嘎》最早發表於1961年,是我國兒童文學的經典之作,至今總發行量超過100萬冊。《小兵張嘎》的主人公張嘎是我國兒童文學畫廊中被廣為傳頌的經典人物形象之一,影響和激勵了幾代讀者。小說曾被譯成英、德、泰、阿拉伯、豪薩、印地、蒙、朝、塞爾維亞、阿爾巴尼亞等多種文字,在國際上廣為傳播,產生了廣泛的影響。20世紀60年代初,小說被北京電影製版廠著名導演崔嵬搬上銀幕,影片深受觀眾喜愛和好評。小說和電影1980年分別獲第二屆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一等獎。內容概述
故事發生在1943年,抗日戰爭最殘酷的時期,冀中平原的白洋淀長期被日寇侵占。鬼不靈村的張嘎,是個機靈勇敢而又頑皮淘氣的小男孩。他和奶奶救助了我八路軍偵察連鍾連長。鬼子進村搜捕時,鍾連長為保護民眾,挺身而出被捕,奶奶為掩護八路軍被日本鬼子殺害。張嘎為了給奶奶報仇,參加了八路軍。在部隊領導的培養和教育下,張嘎進步很快。他與偵察員羅金保化裝偵察,活捉了胖翻譯;多次隨隊參加戰鬥,繳獲敵人武器。他在養傷回隊途中被捕,在據點裡配合游擊隊拔掉敵人炮樓,救出了鍾連長。經過多場戰鬥的磨練,張嘎最終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八路軍小偵察員。作者簡介
徐光耀(1925~),河北省雄縣人,中國當代著名作家、電影編劇家,曾任河北省文聯主席,黨組書記,中國文聯第四、五屆委員,中國作協第三、四屆理事。1938年參加八路軍,同年參加中國共產黨。1945年起,任隨軍記者和軍報編輯。1947年在解放區《冀中導報》發表短篇小說《周玉章》。1950年出版長篇小說《平原烈火》。1958年,創作中篇小說和電影劇本《小兵張嘎》。新時期出版了短篇小說集《數明和鶯花》、《望日蓮》和中篇小說《冷暖災星》。另有劇本拍攝成影片的共三部:《新兵馬強》、《望日蓮》、《鄉親們哪》。2000年出版的個人回憶錄《昨夜西風凋碧樹》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創作背景
小兵張嘎以“一級戰鬥英雄”燕秀峰為原型,講述的是:在抗日戰爭時期,白洋淀邊一個小水莊子裡,有個聰明伶俐的孩子,叫張嘎。他熱愛八路軍,八路軍們也很喜歡他。住在他家裡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老鍾叔,常常講英雄故事給他聽。殘暴的敵人,在一次襲擊中奶奶為掩護八路軍偵察連長鍾亮而被殺死,不光如此,嘎子最敬佩的八路軍偵察連長老鍾叔又被鬼子抓走了,嘎子真是恨死敵人啦!他懷著為老祖母報仇和救老鍾叔的決心找到了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他配合偵察排長羅金保執行任務時,表現得勇敢、機智。在一次戰鬥中,他繳獲了敵人的一枝手槍,偷偷把槍藏進老鴰窩裡,沒有上繳。為攻打敵人崗樓,他傷未痊癒,就偷偷離開養傷的老鄉家在歸隊的途中被捕。當敵人拷問時,他英勇反抗,堅強不屈。當部隊攻打崗樓時,他設法在裡面放火,發揮了很好的配合作用,最終裡應外合,全殲敵人,救出了老鍾叔,也替奶奶報了仇。戰鬥結束後,嘎子把藏在老鴰窩裡的手槍主動拿出來交公,隊長則正式宣布把手槍發給他使用。嘎子心滿意足,便將自己珍愛的木製小手槍送給了好朋友胖墩。目錄圖摘
圖書文摘
小兵張嘎第一章 在冀中平原的白洋淀邊上,有個小水莊子。這莊子有個古怪的名字,叫做鬼不靈。在抗日戰爭年間,就在這個莊子上,一個有趣的故事開頭了。 單說這鬼不靈西北角上,有一戶小小人家,一帶短牆圍起個小院,坐北朝南兩間草房。柵欄門朝西開,左右栽著四棵楊柳樹。從門往西五十步光景,便是白洋淀的一個淺灣,一片蔥蘢茂密的蘆葦,直從那碧琉璃似的淀水裡蔓延到岸上來。風兒一吹,蘆葦起伏搖盪,發出一陣沙沙的喧笑聲。啊,若不是葦塘盡頭矗立著一個鬼子的崗樓,若不是從那兒凜凜然逼來一股肅殺之氣,單看小院這一角,不就是一幅美妙秀麗的田園畫兒嗎? 可惜當時正是抗日戰爭最殘酷的1943年,日本鬼子對冀中人民發動的“五一大掃蕩”,過去也就是一年光景。人們已從“無村不戴孝,戶戶聞哭聲”的年月,轉入“出門必過路,夜觀崗樓燈”的階段了。各村莊已大體編就保甲,向據點一天一度地派著“聯絡員”。共產黨的武裝和黨政工作人員,都已轉入隱蔽鬥爭,只在日落天黑時,才三五不等地搞些艱難而秘密的工作。敵寇則依靠三里一堡、五里一碉的據點林,配上封鎖溝和汽車路織成的網,仍在進行著頻繁的“清剿”,氣焰十分囂張。 且說那個小院的房間裡,這時正靠窗坐著一位老奶奶。她頭髮花白,脊背佝僂,披著一件掩襟的褂子,盤腿臥腳地在抽針引線,縫補著一隻張了鮎魚嘴的夾鞋。她蹙著一雙老眼,眉頭上攢起兩個疙瘩,豆粒大的汗珠兒,就在那皺紋重疊的額上排起隊來。天是悶熱的,可是,她一點兒都不覺得,像是一顆心化在那隻鞋上了。 “呱唧、呱唧、呱唧……”由遠而近傳來一路子急跑聲。老奶奶吃了一驚,一針扎在手上。只見單布門帘往裡一鼓,從底下冒出個孩子的頭來:“奶奶!奶奶!一條長蟲轉磚堆,轉了磚堆鑽磚堆。——你說說,你說得上來嗎?” 真叫人哭笑不得。老奶奶一面瞪著他,一面揉著胸口,好半晌,才喘口氣說:“小祖宗,你把奶奶給嚇煞了;越說不叫你跑,怎么更跑歡了?”一句話提醒了那個小傢伙,身子往下一蹲,腦袋歪在炕沿上,恍若犯了大錯似的,咪嘻咪嘻地笑了起來。在那月牙兒似的一對小眼裡,兩道挺逗人的光芒閃跳著。 這就是老奶奶心上的紅燈,眼裡的明珠,她的全部希望和寶貝,她的孫子——張嘎子。眼下,他的年紀才只十三歲。 老奶奶沒有兒,兒子在七七事變那年給鬼子打死了;張嘎子沒有媽,媽在他五歲那年病死了。老奶奶只有這個孫子,孫子也只有這個老奶奶。老奶奶已是近七十的年紀,就靠半坑葦子一雙手,織些席,紡點線,把自己的殘年當做一把土,一心只要培育這棵小苗苗長大。喜卻喜這孩子不但吃得苦,耐得寒,而且伶俐懂事,性情活潑,生得來一副寬亮心腸,成日價除了幫著老奶奶刷鍋洗碗,拾柴火,破眉子,還蹦蹦跳跳,嘻嘻哈哈,伺候老奶奶開心逗樂。老奶奶縱有千種愁腸,萬般苦悶,也給他鬧散了,趕光了,直把個孤苦冷清的門戶兒,翻做個火爐般溫暖的小家庭。 當然,這大半說的是以前的情形。自從“五一大掃蕩”那股子腥風血雨一來,家家戶戶屋翻宅亂,狗跳雞飛,血跟著刀,刀又隨著火,老奶奶帶著小嘎子,東奔西逃,團團打轉,直冒了三個死兒,才險險乎脫過這場大難。嚇得老奶奶死去活來,終究得下一個氣喘心跳的病根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