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
《封建社會》(上下)的翻譯工作開始於1990年,歷時10多年至今始告完成,可以說是一本難產的譯作。正如布洛赫見證了他生活的那個時代的巨變一樣,《封建社會》(上下)的譯者也見證了當代中國歷史上那一段不平凡的歲月。這段歷史的鮮活色彩至今未稍消退,但生活在今天的人們,甚至以歷史批判為職志的歷史學家們能對它進行公正、嚴肅的評說嗎?飽經滄桑、歷經磨難的中華民族,素有重史的傳統,中國的士大夫向以天下為己任,兢兢然謹遵“位卑未敢忘憂國”的古訓,但在書生議政橫遭“王廷”忌憚乃至痛恨時,書生們的憂國情思就變成了廉價的自做多情;如果此時還有人剌剌不休於家國世事,則必是不識時務。“自由共道文人筆,最是文人不自由!”容易遭人猜忌的可憐的書生們對自己親歷的歷史總是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徒興奈何之嘆。
作者簡介
馬克·布洛赫是年鑑學派創始人,蜚聲國際學術界的史學巨擘。在半個多世紀以前那樣多災多難的環境中,他以出眾的才華和非凡的意志力完成了《封建社會》這樣不朽的學術巨著,其毅力令人驚嘆和敬佩;布洛赫又是勇敢、傑出的愛國者,國難當頭毅然投身抵抗運動,終至慘死於德國法西斯屠刀之下,這樣充滿悲壯色彩的生命結局,令人萬般痛心與悲哀。可以構想,如果這位才華卓絕、目光犀利而又壯懷激烈、大義凜然的史學家能從當時的災難中活下來,他很可能會對他親身經歷的那個時代的歷史進行獨具隻眼、新人耳目的評說,那時生活在今天的人們將會得到怎樣的一筆精神財富!
編輯推薦
今日學術界諸同人對於十餘年前的形勢想必還記憶猶新。如果說在當時滾滾橫流的物慾衝擊中,過慣了清苦日子的讀書人還能夠以“君子固窮”的古訓聊以自慰,那么冷春的料峭風寒則不免使書生們心生寒慄!一句“百無一用是書生”的喟嘆透出多少辛酸與無奈!“躲進小樓成一統,管它冬夏與春秋”雖屬上策,但人畢竟無法脫離現實生存。當時頻繁鼓入人們耳膜的是“資本主義”、“自由化”等只有少數人理解其真實含義的辭彙,而我當時腦海中出現最多的則是“封建主義”這個概念。在這樣的心境中讀到布洛赫的《封建社會》,自是另有一番意義。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與商務印書館的一位編輯朋友談到剛讀過的這《封建社會》(上下),始知商務印書館早已有出版該譯著的計畫,只是尚未找到合適的譯者。我不自量力,斗膽提出承譯的請求。按照商務印書館的傳統要求,我交出一份試譯文字後,承譯之事基本確定下來。為了保證譯文質量,我寫信給我的老師、著名史學家和翻譯家郭守田教授,請他為我校對譯稿。郭師雖年事已高,但還是慨然應允,並談了他的意見:布洛赫的《封建社會》是國際學術界中世紀研究領域非常重要的著作,我國學術界早應有譯本;布洛赫不僅是傑出的史學家,而且是一位情操高尚的愛國者,他生前參加抵抗運動,為國捐軀;能承譯此書,乃是一件幸事。他鼓勵我下決心譯好此書。
按照當時的構想,我約請其他三位朋友同譯此書,計畫在兩年內完成。1991年我赴希臘留學,暫時中斷了翻譯工作,但我並沒有放棄這項任務。在緊張的學習之餘,我利用1992年的暑假時間完成了我承擔的部分,並寄回郭師處。郭師對校對工作極為認真,把它作為晚年的一件大事。不幸的是,1993年上半年他不慎摔倒,造成骨折,入院治療時因醫療事故而辭世。郭師去世前,仍念念不忘《封建社會》(上下)的譯校工作,以未能親自校完譯稿為憾事。他將未竟之事託付他的學生徐家玲教授,並讓她轉告我,一定要善始善終地完成翻譯工作。郭師生前如此重視這項工作,除了他對布洛赫的品德及其著作的學術價值的推崇外,大概也與他對我寄予的無限希望有關吧。
1998年我回到北京後獲悉,原來約定承譯此書的三位朋友因各自工作太忙,未能按原計畫進行。商務印書館負責此事的王明毅先生建議我把全部任務承擔下來。當時考慮到《封建社會》(上下)翻譯工作已經拖延很久,如由我一人完成,恐怕又要拖延許多時日,於是約請李增洪、侯樹棟二位朋友合作。我譯出上卷後,我們三人共譯下卷(李增洪譯第二十一至二十六章,侯樹棟譯第二十七至三十一章,我譯第三十二、三十三章);上卷由郭師和徐家玲教授校定,第二卷由我校定,兩卷的通稿和譯名對照由我負責完成。現在翻譯工作已經完成,總算對郭先生的在天之靈有個交代了。如果郭師健在,能親眼看到《封建社會》(上下)的出版,該有多好啊!
需要特別提及的是,《封建社會》(上下)的翻譯工作受到我國著名史學家馬克垚教授的熱情支持和鼓勵,這是我們十分感佩的。他對《封建社會》(上下)的高度評價以及對我們工作的關注,增加了我們應對各種困難的信心和勇氣。應我們的請求,他欣然賜序,縱橫捭闔,洋洋灑灑七千餘言,實是一篇綜論封建主義的不可多得的力作。只是我們譯力不逮,譯文質量未能更上層樓,恐怕有辱布洛赫的這部名著和馬先生的大序。
學術名著的移譯至少需要面對兩個難題,一是必須熟悉它所研究的內容,一是必須對中外語文有良好的掌握。不熟悉研究內容而率爾操觚,其結果猶如聾子聽雅樂,雖有其心而不得其趣,亦猶如太監配美女,雖有其情而難得其實;中外文掌握不到火候而強為譯事,則有類蹩腳畫師欲為傳世佳作,其心志雖高,但終難逃敗筆。譯事之難,非躬親實踐者不可與語。嚴復所謂“一名之立,旬月踟躇”,洵非虛言。布洛赫的《封建社會》是一部內容極為深刻而廣泛的名著,文字涉及多種語言,其移譯難度向為眾人所共知,這使我們的翻譯工作常常有一種“以犬畎耕”的感覺。雖然我們竭盡全力,小心翼翼,但舛誤定然不少,甚望博學高明有以指教,以待將來有機會加以改正。
讀者簡評
長久以來,我們根本就不了解什麼叫真正的“封建社會”,所謂的“封建社會”不過是一個故意被製造出來的意識形態上的概念。我們需要澄清的是:我國自戰國時起封建社會即土崩瓦解,從秦朝開始兩千多年根本不?什麼封建社會,而是集權社會!需要批判的根本不是什麼封建思想,而是集權思想!
為什麼日本明治維新一舉而能奠定資本主義之基,而中國一百多年來資本主義卻反反覆覆,不能成功?原因也不難解:我國早已沒有了封建社會的基礎,怎么能發展到資本主義?集權社會只能不斷變換政體的形式,根本就無法自發發展到資本主義!因此不得不”鴉片戰爭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資本主義”。可以說,從秦朝開始,我國就進入了另一個發展途徑,而這個途徑是與歐洲從封建社會發展到資本主義社會根本不同的,根本就是一條死胡同。
看看此?,再看看歐洲中世紀的那段歷史,你就會隱隱發現一條從封建社會進化到資本主義社會的脈絡,就會看到封建社會的分封制度已經有了分權制、權力制衡和代議制的特點,封建社會的思想中就隱含了資本主義那套民主自由公正的種子。沒有封建社會長期的積累,怎么能產生資本主義?因此,現在該是我們重新認識封建社會的時候了,沒有對歷史的正確認識,我們只能是一錯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