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地圖冊》

寧夏回族自治區簡稱寧。 本區交通以鐵路、公路為主。 寧夏回族自治區地圖冊

寧夏回族自治區地圖冊 內容簡介

寧夏回族自治區地圖冊》是一本介紹寧夏回族自治區概況的圖冊,由序圖、市縣圖、城市圖及旅遊景點圖四個部分組成。序圖部分主要反映全省的自然環境和總貌;市縣圖較詳細地表示了各市(區)、縣的水系、居民地、道路、旅遊點等要素,並有文字簡介;城市圖反映城市的街區結構、機關、企事業單位分布;景點圖為寧夏回族自治區著名旅遊景點的平面圖,並配有文字說明。
寧夏回族自治區簡稱寧。位於我國西北、黃河中段地區。面積6.6萬平方公里;人口530萬,是我國回族主要聚居區。全區轄3地級市,在l個地區設立行政公署;其下又轄2縣級市、15縣。自治區首府銀川。石嘴山、吳忠、青銅峽為區內主要城市。
本區地處內蒙古高原與黃土高原交匯處,地形以山地和高原為主,海拔高度均在1000米以上。西北部為沙漠所覆蓋。主要山脈有六盤山、賀二山、牛芮山等。山間地勢平坦,分布著銀川平原及衛寧平原。黃河自南向北流貫過境,清水河、苦水河等為黃河重要支流。
寧夏地處溫帶大陸性氣候區,受整體地形影響,氣溫南低北高,降水南多北少。年均氣溫5~10℃;全年降水量190~700毫米。礦藏以煤為主,余為石膏、石灰石、鐵、磷、鹽等。
寧夏工業有煤炭、電力、機械、毛紡、建材、食品等部門,並有製革、地毯等傳統手工業。本區農業生產歷史悠久,受黃河水利設施之惠,銀川平原沃野一千里,自古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譽;人稱“自古黃河富寧夏”。主產水稻、小麥、高粱、玉米等糧食作物,以及胡麻、油菜、甜菜等經濟作物。畜牧業以養羊為主,灘羊和沙毛山羊以裘毛品質優異聞名、本區還是我國重要的奶牛和肉牛生產基地之一。 
本區交通以鐵路、公路為主。鐵路以包蘭線為大動脈,有平汝、寶中、甘武、銀新等支線;公路以銀川等城市為中心,國道和地方公路彼此通連成網。銀川已開通民航。黃河部分河道可通水運。
寧夏旅遊景點以人文景觀為主。西夏王陵是西夏曆代帝王的陵區,規模巨大,氣氛肅穆。被稱為“東方金字塔”。黃河沙坡頭治沙區是我國重要的治沙科研基地,景觀豐富,兼具科研學術性和旅遊觀賞性。

寧夏回族自治區地圖冊 本書目錄

序圖
中國政區
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區
寧夏回族自治區交通
寧夏回族自治區地勢
寧夏回族自治區旅遊
寧夏回族自治區土特產
銀川市
銀川市區
銀川城區(一)
銀川城區(二)
靈武市
永寧縣
賀蘭縣
石嘴山市
石嘴山市區
平羅縣
吳忠市
吳忠市區
青銅峽市
鹽池縣
同心縣
固原市
固原市區
西吉縣
隆德縣
涇源縣
彭陽縣
中衛市
中衛市區
中寧縣
海原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