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皮膚病學雜誌》

《實用皮膚病學雜誌》

《實用皮膚病學雜誌》為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皮膚性病學科專業性學術期刊。由北京軍區總醫院主辦、楊蓉婭教授任總編輯。本刊以提高診斷水平、跟蹤治療進展為宗旨,面向臨床,突出實用性,儘可能滿足不同層次讀者的需求,當好皮膚性病學專業及相關學科臨床醫、護、技人員的良師益友。本刊辟有述評、論著、臨床研究、繼續醫學教育、綜述、皮膚外科、皮膚病理、醫學真菌、變態反應、雷射光子技術、性傳播疾病、中醫中藥、皮膚科教學、病例報告、皮膚病護理、新技術新方法、學術爭鳴、學術動態、讀者•作者•編者等欄目。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刊名:實用皮膚病學雜誌
實用皮膚病學雜誌實用皮膚病學雜誌

創刊時間:2008年
主管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軍區聯勤部衛生部
主辦單位:解放軍北京軍區總醫院
主編:楊蓉婭
國際刊號:ISSN1674-1293
國內刊號:CN11-5654/R
刊期:季刊
郵政編碼:100125
出版地:北京市
QQ諮詢:543962024

簡介

《實用皮膚病學雜誌》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軍區聯勤部衛生部主管,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軍區總醫院主辦,創刊於2008年。國際標準刊號ISSN1674-1293,國內統一刊號CN11-5654/R,系季刊。
《實用皮膚病學雜誌》以提高診斷水平、跟蹤治療進展為宗旨,面向臨床,突出實用性,儘可能滿足不同層次讀者的需求,當好皮膚性病學專業及相關學科臨床醫、護、技人員的良師益友。

主要欄目

本刊辟有述評、論著、臨床研究、繼續醫學教育、綜述、皮膚外科、皮膚病理、醫學真菌、變態反應、雷射光子技術、性傳播疾病、中醫中藥、皮膚科教學、病例報告、皮膚病護理、新技術新方法、學術爭鳴、學術動態、讀者•作者•編者等欄目。

投稿須知

《實用皮膚病學雜誌》為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皮膚性病學科專業性學術期刊。由北京軍區總醫院主辦、楊蓉婭教授任總編輯。本刊以提高診斷水平、跟蹤治療進展為宗旨,面向臨床,突出實用性,儘可能滿足不同層次讀者的需求,當好皮膚性病學專業及相關學科臨床醫、護、技人員的良師益友。本刊辟有述評、論著、臨床研究、繼續醫學教育、綜述、皮膚外科、皮膚病理、醫學真菌、變態反應、雷射光子技術、性傳播疾病、中醫中藥、皮膚科教學、病例報告、皮膚病護理、新技術新方法、學術爭鳴、學術動態、讀者•作者•編者等欄目。
1撰稿要求
1.1文稿來稿應為皮膚性病學及相關學科的稿件。文稿應具有科學性、實用性。資料可靠,數據準確,論點鮮明,文字精練。述評、論著、綜述、臨床研究類文稿一般不超過4000字,其他文稿不超過3000字,病例報告等文稿不超過1500字。
1.2文題要簡明、醒目、準確的反映文章主題。中文題目以不超過20個漢字為宜,儘量不設副標題、不使用縮略語和標點符號。英文題目不宜超過10個實詞。中、英文題目含義應一致。所有學術文稿均需有中、英文題目及作者的漢語拼音姓名。
1.3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作者單位名稱、郵政編碼、作者簡介在文稿首頁左下方標註。如作者單位為兩個或兩個以上,可在文題下作者姓名的右上角標註1、2等序號,並將單位全稱腳註於同頁左下角處。如有外籍作者,應徵得本人同意,並有證明信。
1.4摘要學術論文均需附中、英文摘要。論著類論文採用結構式摘要,須包括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述評、專家論壇、技術交流、綜述等可採用指示、報導性摘要。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不用“本文”等主語,應包括全文重要信息,不得引用文獻,不加評論和解釋。英文摘要前須以英文依次寫出題名、所有作者漢語拼音姓名、作者單位、所在城市名、郵政編碼及國名。中文摘要一般250個漢字,英文摘要約250個實詞,為對外交流的需要,英文摘要可稍詳細些,但不宜超過400個實詞。中、英文摘要內容要相互對應。
1.5關鍵字學術論文均需附中、英文關鍵字2~5個。儘量從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編輯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的醫學主題詞表(MeSH)中選取,(MeSH資料庫: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
中文譯名可參照中國醫學科學院信息研究所編譯的《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必要時可採用習用的自由詞排列於最後。每個英文關鍵字第一個單詞的首字母大寫,各辭彙之間用“;”分隔。
1.6標題層次正文標題層次採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全文各級標題一般不超過4個層次,各層次小標題頂格寫,兩位數字之間加下圓點,末位數字後不加標點。文內連排序號使用圈碼錶示,如①、②……。
1.7名詞術語應使用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名詞,暫未公布的以人民衛生出版社編輯的《英漢醫學辭彙》為準。中西藥名以最新版本《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和《中國藥品通用名稱》(均由中國藥典委員會編寫)為準,均採用國際非專利藥名,不用商品名,確需使用商品名時應先註明其通用名稱。文中儘量少用縮略語,必須使用時應於首次出現處先敘述其全稱,然後括弧內注出中文縮略語或英文全稱及其縮略語。已公知公認的縮略語可以不加注釋直接使用。
1.8圖和表每幅圖表均應冠有圖(表)題,序號需標記清楚;說明性文字置於圖(表)下方。圖表中文字儘量不與正文重複。建議使用三橫線表(頂線、表頭線、底線),表中不用斜線、豎線、邊線,如遇有合計和統計學處理內容(如t值、p值等)可在此行上面加一條分界橫線;應合理安排表的縱、橫標目,並將數據的含義表達清楚;表內數據要求同一指標保留的小數位數相同。圖不宜過大,最大寬度半欄圖不超過7.5cm,通欄圖不超過17.0cm,線條圖高與寬的比例以5∶7為宜。圖的類型應與資料性質匹配,照片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對比度。若刊用人像,應徵得本人的書面同意,或遮蓋其能被辨認出系何人的部分。皮膚科臨床照片力求顯示皮損典型、清晰(色彩鮮明、色真、背景不宜雜亂,以藍色或黑色為佳);病理圖片須註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數;所有圖片像素應不低於2M,解析度300dpi。
1.9計量單位執行GB3100~3102-1993《量和單位》中有關量、單位和符號的規定及其書寫規則,具體可參《實用皮膚病學雜誌》稿約照中華醫學會雜誌社編寫的《法定計量單位在醫學上的套用》。組合單位符號中表示相除的斜線多於1條時應採用負數冪的形式表示,如mg/kg/min應採用mg•kg-1•min-1的形式,或mg/(kg•min)的形式。
1.10數字執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公曆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刻、和計數、計量均用阿拉伯數字。表示百分數的範圍和偏差時,前一個數字的百分符號不能省略,如5%~95%不能寫成5~95%,(50.6±0.8)%不能寫成50.6±0.8%。附帶尺寸單位的數值相乘,按下列方式書寫:4cm×3cm×5cm,不能寫成4×3×5cm3。
1.9參考文獻著錄格式基本執行GB/T7714-2005《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採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將阿拉伯數字序號置於方括弧內,在正文引用處右上角標出,同時順序排列於文後。每篇文獻題名後需標註文獻類型。參考文獻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超過3名時,後加“等”或其相應文字。每條參考文獻均須著錄起止頁。參考文獻必須由作者與原文核對無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