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唐 李白
詩詞正文
曲巷幽人宅,高門大士家。池開照膽鏡,林吐破顏花。
綠水藏春日,青軒秘晚霞。若聞弦管妙,金谷不能夸。
注釋
(1)照膽鏡,用《西京雜記》鹹陽方鏡事,詳四卷注。借言池水之清,照人若鏡也。
(2)《五燈會元》: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
(3)石崇《金谷詩敘》:“予以元康六年,從太僕卿出為使持節監青、徐諸軍事,征虜將軍,有別廬在河南縣界金谷澗中,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眾果、竹柏、藥草之屬,莫不畢備。又有水碓、魚池、土窟,其為娛目歡心之物備矣。時征西大將軍祭酒王詡,當還長安,余與眾賢共送往澗中,晝夜遊宴,屢遷其坐。或登高臨下,或列坐水濱,時琴、瑟、笙、築,合載車中,道路井作,及住,令與鼓吹遞奏,遂各賦詩以敘中懷,或不能者,罰酒三斗。感性命之不永,懼凋落之無期,故具列時人官號姓名年紀,又寫詩著後。後之好事者,其覽之哉。”《太平寰宇記》:郭緣生《述征記》曰:金谷,谷也。地有金水,自太白原南流經此谷。晉衛尉石崇,因即川阜而造制園館。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先世於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於中亞碎葉(今巴爾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時屬安西都護府管轄)。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他一生絕大部分在漫遊中度過。公元742年(天寶元年),因道士吳筠的推薦,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他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亂發生的第二年,他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與肅宗發生了爭奪帝位的鬥爭,失敗之後,李白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途中遇赦。晚年漂泊東南一帶,依當塗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卒。李白的詩以抒情為主。屈原而後,他第一個真正能夠廣泛地從當時的民間文藝和秦、漢、魏以來的樂府民歌吸取其豐富營養,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獨特風貌。他具有超異尋常的藝術天才和磅礴雄偉的藝術力量。一切可驚可喜、令人興奮、發人深思的現象,無不盡歸筆底。杜甫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韻》)之評,是屈原之後我國最為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韓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調張籍》)有《李太白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