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季羨林 著
出 版 社: 當代中國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4-1
字數:
版次: 1
頁數: 385
印刷時間:
開本: 16開
印次:
紙張:
I S B N : 9787801706812
包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傳記 >> 學者
編輯推薦
我現在一閉眼就看到一個小男孩,在夏天里渾身上下一絲不掛,滾在黃土地里,然後跳入渾濁的小里去沖洗。再滾,再沖;再沖,再滾。
難道這就是我嗎?
……
六歲那年,我從那個小村莊里走出,走向通都大邑,一走就走了九十多年,我走過陽關大道,我也跨過獨木小橋,有時候歪打正著,有時候也正打歪著,坎坎坷坷,跌跌撞撞,磕磕碰碰,推推搡搡,雲里,霧裡……
內容簡介
季羨林先生用自己的筆,講述了他從山東臨清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的孩子,一步一步成長為學貫中西、享譽海內外的學術大師的人生歷程,記述了他九十多年來所遇到的人和事,見證了時代的變遷,展示了他個人的奮鬥經歷和情感世界。
作者簡介
季羨林,生於1911年8月,山東清平(今臨清)人。1930年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1935年入德國哥廷根大學主修印度學,先後掌握了梵文、巴利文、佛教混合梵文、吐火羅文等古代語言。在德期間,發表論文多篇,獲得國際學術界高度評價。1946年回國,被胡適聘為北京大學教授,主持創辦東方語言文學系。1956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78年後曾任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等職。季先生還先後擔任過中國外國文學學會會長、中國南亞學會會長、中國民族古文字學會名譽會長、中國語言學會會長、中國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會長等。
季先生的學術研究領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語言、中印佛教史、吐火羅文譯釋、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較文學、文藝理論、東方文化、敦煌學等,範圍之廣,國內外罕見。他的100多部著作已彙編成24卷《季羨林文集》。他主持編纂的《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傳世藏書》、《神州文化集成》、《東方文化集成》等大型叢書在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目錄
一、我的童年
最窮的村中最窮的家
父輩們
每天最高的享受
開始認字
離開故鄉
二、國小記憶
進入一師附小
做過一次生意
轉入新育國小
新育國小的校舍
新育國小的教員和職員
在新育國小學習的一般情況
看捆豬
看殺人
九月九廟會
看戲
學英文
國文競賽
第一次“造反”
偷看小說
螞蚱進城
想念母親
三、中學時光
進入正誼中學
我的幾個老師
考入北園高中
在北園高中的生活和學習
在濟南高中
榮譽感繼續作美
要革命
上國文課
畢業旅行籌款晚會
四、清華學子
報考郵政局
考入清華大學
在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
對我影響最大的兩門課程
五、教書謀生
回母校當國文教員
小小一招
又長了一番見識
“拿到了沒有?”
六、去國途中
天賜良機
在“滿洲”車上
在哈爾濱
過西伯利亞
在莫斯科
七、德國十年
初抵柏林
哥廷根
道路終於找到了
懷念母親
兩年生活
章用一家
漢學研究所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完成學業,嘗試回國
大轟炸
在飢餓地獄中
山中逸趣
烽火連八歲,家書抵億金
德國的老師們
學習吐火羅文
女房東
反希特勒的人們
伯恩克(Boehncke)一家
邁耶(Meyer)一家
納粹的末日——美國兵進城
盟國
優勝記略
留在德國的中國人
別哥廷根
八、滯留歐洲
赴瑞士
在弗德堡(Friboygr)
同使館的鬥爭
從瑞士到法國馬賽
九、遊子歸途
船上生活
在西貢
回到祖國的懷抱
十、在北京大學(1946-1948)
思想鬥爭
終於找到了學術上的出路
出路的表現
出路主流中的一個小漩渦——《浮屠與佛》
十一、在北京大學(1949-1965)
眼前充滿光明
陷入會議的漩渦
批判的狂潮洶湧澎湃
1950年至1956年的學術研究
政治運動
1957年至1965年的學術研究
十二、在北京大學(1966-1977)
從社教運動談起
1966年6月4日
對號入座
快活半年
自己跳出來
抄家
在“自絕於人民”的邊緣
千鈞一髮
勞改的初級階段
大批鬥
太平莊
自己親手搭起牛棚
牛棚生活
牛棚轉移
半解放
在延慶新華營
完全解放
翻譯《羅摩衍那》
一個小插曲
一幕鬧劇
恢復組織生活
十三、在北京大學(1978-1993)
政治環境
我這一階段的學術研究
十四、耄耋之年
迎新懷舊
九十述懷
我疾病的早期歷史
一進西苑醫院
西苑二進宮
西苑三進宮
張衡插曲
艱苦掙扎
三○一醫院
皮膚科群星譜
兩次大會診
三○一英雄小聚義
死的浮想
皮癌的威脅
奇蹟的出現
院領導給我留下的印象
病房裡的日常生活
第三次大會診
簡短的評估
反躬自省
辭“國學大師”
辭“學界(術)泰斗”
辭“國寶”
“夫子自道”
對未來的懸思
回家
三進宮
醫生也要向病人學點兒什麼
難得糊塗
九三述懷
九十五歲初度
我不能封筆
附錄 季羨林年譜
編後記
書摘插圖
一、我的童年
回憶起自己的童年來,眼前沒有紅,沒有綠,是一片灰黃。
最窮的村中最窮的家
七十多年前的中國,剛剛推翻了清代的統治,神州大地,一片混亂,一片黑暗。我最早的關於政治的回憶,就是“朝廷”二字。當時的鄉下人管當皇帝叫坐朝廷,於是“朝廷’’二字就成了皇帝的別名。我總以為朝廷這種東西似乎不是人,而是有極大權力的玩意兒。鄉下人一提到它,好像都肅然起敬。我當然更是如此。總之,當時皇威猶在,舊習未除,是大清帝國的繼續,毫無萬象更新之象。
我就是在這新舊交替的時刻,於1911年8月6日,生於山東省清平縣(現改臨清市)的一個小村莊——官莊。當時全中國的經濟形勢是南方富而山東(也包括北方其它省份)窮。專就山東論,是東部富而西部窮。我們縣在山東西部又是最窮的縣,我們村在窮縣中是最窮的村,而我們家在全村中又是最窮的家。
父輩們
我們家據說並不是一向如此。在我誕生前似乎也曾有過比較好的日子。可是我降生時祖父、祖母都已去世。我父親的親兄弟共有三人,最小的一個(大排行是第十一,我們把他叫一叔)送給了別人,改了姓。我父親同另外的一個弟弟(九叔)孤苦伶仃,相依為命。房無一間,地無一壟,兩個無父無母的孤兒,活下去是什麼滋味,活著是多么困難,概可想見。他們的堂伯父是一個舉人,是方圓幾十里最有學問的人物,做官做到一個什麼縣的教諭,也算是最大的官。他曾養育過我父親和叔父,據說待他們很不錯。可是家庭大,人多是非多。他們倆有幾次餓得到棗林里去揀落到地上的乾棗充飢。最後還是被迫棄家(其實已經沒了家)出走,兄弟倆逃到濟南去謀生。“文化大革命”中我自己“跳出來”反對那一位臭名昭著的“第一張馬列主義大字報”的作者,惹得她大發雌威,兩次派人到我老家官莊去調查,一心一意要把我“打成”地主。老家的人告訴那幾個“革命”小將,說如果開訴苦大會,季羨林是官莊的第一名訴苦者,他連貧農都不夠。
我父親和叔父到了濟南以後,人地生疏,拉過洋車,扛過大件,當過警察,賣過苦力。叔父最終站住了腳。於是兄弟倆一商量,讓我父親回老家,叔父一個人留在濟南掙錢,寄錢回家,供我的父親過日子。
每天最高的享受
我出生以後,家境仍然是異常艱苦。一年吃白面的次數有限,平常只能吃紅高粱麵餅了;沒有錢買鹽,把鹽鹼地上的土掃起來,在鍋里煮水,醃鹹菜;什麼香油,根本見不到。一年到底,就吃這種鹹菜。舉人的太太,我管她叫奶奶,她很喜歡我。我三四歲的時候,每天一睜眼,抬腿就往村里跑(我們家在村外),跑到奶奶跟前,只見她把手一卷,卷到肥大的袖子裡面,手再伸出來的時候,就會有半個白面饅頭拿在手中,遞給我。我吃起來,仿佛是龍膽鳳髓一般,我不知道天下還有比白面饅頭更好吃的東西。這白面饅頭是她的兩個兒子(每家有幾十畝地)特別孝敬她的。她喜歡我這個孫子,每天總省下半個,留給我吃。在長達幾年的時間內,這是我每天最高的享受,最大的愉快。
大概到了四五歲的時候,對門住的寧大嬸和寧大姑,每到夏秋收割莊稼的時候,總帶我走出去老遠到別人割過的地里去拾麥子或者豆子、穀子。一天辛勤之餘,可以揀到一小籃麥穗或者谷穗。晚上回家,把籃子遞給母親,看樣子她是非常喜歡的。有一年夏天,大概我拾的麥子比較多,她把麥粒磨成麵粉,貼了一鍋死麵餅子。我大概是吃出味道來了,吃完了飯以後,我又偷了一塊吃,讓母親看到了,趕著我要打。我當時是赤條條渾身一絲不掛,我逃到房後,往水坑裡一跳。母親沒有法子下來捉我,我就站在水中把剩下的白麵餅子盡情地享受了。
現在寫這些事情還有什麼意義呢?這些芝麻綠豆般的小事是不折不扣的身邊瑣事,使我終生受用不盡。它有時候能激勵我前進,有時候能鼓舞我振作。我一直到今天對日常生活要求不高,對吃喝從不計較,難道同我小時候的這一些經歷沒有關係嗎?我看到一些獨生子女的父母那樣溺愛子女,也頗不以為然。兒童是祖國的花朵,花朵當然要愛護;但愛護要得法,否則無異是坑害子女。
開始認字
不記得是從什麼時候起我開始學著認字,大概也總在4歲到6歲之間。我的老師是馬景功先生。現在我無論如何也記不起有什麼類似私塾之類的場所,也記不起有什麼《百家姓》、《乾字文》之類的書籍。我那一個家徒四壁的家就沒有一本書,連帶字的什麼紙條子也沒有見過。反正我總是認了幾個字,否則哪裡來的老師呢?馬景功先生的存在是不能懷疑的。
雖然沒有私塾,但是小夥伴是有的。我記得最清楚的有兩個:一個叫楊狗,我前幾年回家,才知道他的大名,他現在還活著,一字不識;另一個叫啞巴小(意思是啞巴的兒子),我到現在也沒有弄清楚他姓甚名誰。我們三個天天在一起玩,洑水,打棗,捉知了,摸蝦,不見不散,一天也不間斷。後來聽說啞巴小當了山大王,練就了一身躥房越脊的驚人本領,能用手指抓住大廟的椽子,渾身懸空,圍繞大殿走一周。有一次被捉住,是十冬臘月,赤身露體,澆上涼水,被捆起來,倒掛一夜,仍然能活著。據說他從來不到官莊來作案,“兔子不吃窩邊草”,這是綠林英雄的義氣。後來終於被捉殺掉。我每次想到這樣一個光著屁股遊玩的小夥伴竟成為這樣一個“英雄”,就頗有驕傲之意。
離開故鄉
在故鄉只呆了六年,我能回憶起來的事情還多得很,但是我不想再寫下去了。已經到了同我那一個一片灰黃的故鄉告別的時候了。
我六歲那一年,是在春節前夕,公曆可能已經是1917年,我離開父母,離開故鄉,是叔父把我接到濟南去的。叔父此時大概日子已經可以了,他兄弟倆只有我一個男孩子,想把我培養成人,將來能光大門楣,只有到濟南去一條路。這可以說是我一生中最關鍵的一個轉折點,否則我今天仍然會在故鄉種地(如果我能活著的話),這當然算是一件好事。但是好事也會有成為壞事的時候。“文化大革命”中間,我曾有幾次想到:如果我叔父不把我從故鄉接到濟南的話,我總能過一個渾渾噩噩但卻舒舒服服的日子,哪能被“革命家”打倒在地,身上踏上一千隻腳還要永世不得翻身呢?嗚呼,世事多變,人生易老,真叫做沒有法子!
到了濟南以後,過了一段難過的日子。一個六七歲的孩子離開母親,他心裡會是什麼滋味,非有親身經歷者,實難體會。我曾有幾次從夢裡哭著醒來。儘管此時不但能吃上白面饅頭,而且還能吃上肉;但是我寧願再啃紅高粱餅子就苦鹹菜。這種願望當然只是一個幻想。我毫無辦法,久而久之,也就習以為常了。
叔父望子成龍,對我的教育十分關心。先安排我在一個私塾里學習。老師是一個白鬍子老頭,面色嚴峻,令人見而生畏。每天入學,先向孔子牌位行禮,然後才是“趙錢孫李”。
……
二、國小記憶
我於1917年到濟南投靠叔父那一年,念了幾個月的私塾,地點在曹家巷。
進入一師附小
第二年,我就上了一師附小,地點在南城門內升官街西頭。所謂“升官街”,與升官發財毫無關係。 “官”是“棺”的同音字,這一條街上棺材鋪林立,大家忌諱這個“棺”字,所以改謂升官街,禮也。
附小好像是沒有校長,由一師校長兼任。當時的一師校長是王士棟,字祝晨,綽號“王大牛”。他是山東教育界的著名人物。民國一創建,他就是活躍的積極分子,擔任過教育界的什麼高官,同鞠思敏先生等同為山東教育界的元老,在學界享有盛譽。當時,一師和一中並稱,都是山東省立重要的學校,因此,一師校長也是一個重要的職位。在一個七八歲的小學生眼中,校長宛如在九天之上,可望而不可即。可是命運真正會捉弄人,16年以後的1934年,我在清華大學畢業後到山東省立濟南高中來教書,王祝晨老師也在這裡教歷史,我們成了平起平坐的同事。在王老師方面,在一師附小時,他根本不會知道我這樣一個小學生。他對此事,決不會有什麼感觸。而在我呢,情況卻迥然不同,一方面我對他執弟子禮甚恭,一方面又是同事,心裡直樂。
我大概在一師附小隻待了一年多,不到兩年,因為在我的記憶中換過一次教室,足見我在那裡升過一次級。至於教學的情況,老師的情況,則一概記不起來了。唯一的殘留在記憶中的一件小事,就是認識了一個“盔”字,也並不是在國文課堂上,而是在手工課堂上。老師教我們用紙摺疊東西,其中有一個頭盔,知道我們不會寫這個字,所以用粉筆寫在黑板上。這事情發生在一間大而長的教室中,室中光線不好,有點暗淡,學生人數不少,教員寫完了這個字以後,回頭看學生,戴著近視眼鏡的臉上,有一絲笑容。
我在記憶里深挖,再深挖,實在挖不出多少東西來。學校的整個建築,一團模糊。教室的情況,如雲似霧。教師的名字,一個也記不住。學習的情況,如海上三山,糊裡糊塗。總之是一點兒具體的影像也沒有。我只記得,李長之是我的同班。因為他後來成了名人,所以才記得清楚。當時對他的印象也是模糊不清的。最奇怪的是,我記得一個叫卞蘊珩的同學。他大概是長得非常漂亮,行動也極瀟灑。對於一個七八歲的孩子來說,男女外表的美醜,他們是不關心的。可不知為什麼,我竟記住了卞蘊珩,只是這個名字我就覺得美妙無比。此人後來再沒有見過。對我來說,他成為一條神龍。
做過一次生意
此外,關於我自己,還能回憶起幾件小事。首先,我做過一次生意。我住在南關佛山街,走到西頭,過馬路就是正覺寺街。街東頭有一個地方,叫新橋。這裡有一處炒賣五香花生米的小鋪子。鋪子雖小,名聲卻極大。這裡的五香花生米(濟南俗稱長果仁)又鹹又香,遠近馳名。我經常到這裡來買。我上一師附小,一出佛山街就是新橋,可以稱為順路。有一天,不知為什麼,我忽發奇想,用自己從早點費中積攢起來的一些小制錢(中間有四方孔的銅幣)買了半斤五香長果仁,再用紙分包成若干包,帶到學校里向小同學兜售,他們都震於新橋花生米的大名,紛紛搶購,結果我賺了一些小制錢,嘗到做買賣的甜頭,偷偷向我家的阿姨王媽報告。這樣大概做了幾次。我可真沒有想到,自己在七八歲時竟顯露出來了做生意的“天才”。可惜我以後“誤”入“歧途”, “天才”沒有得到發展。否則,如果我投筆從賈,說不定我早已成為一個大款,揮金如土,不像現在這樣柴、米、油、鹽、醬、醋、茶都要斤斤計算了。我是一個被埋沒了的“天才”。
還有一件小事,就是滾鐵圈。我一閉眼,仿佛就能看到一個八歲的孩子,用一根前面彎成鉤的鐵條,推著一個鐵圈,在升官街上從東向西飛跑,耳中仿佛還能聽到鐵圈在青石板路上滾動的聲音。這就是我自己。有一陣子,我迷上了滾鐵圈這種活動。在南門內外的大街上沒法推滾,因為車馬行人,喧鬧擁擠。一轉入升官街,車少人稀,英雄就大有用武之地了。我用不著拐彎,一氣就推到附小的大門。
轉入新育國小
然而,世事多變,風雲突起,為了一件沒有法子說是大是小的、說起來簡直是滑稽的事兒,我離開了一師附小,轉了學。原來,當時已是五四運動風起雲湧的時候,而一師校長王祝晨是新派人物,立即起來回響,改文言為白話。忘記了是哪個書局出版的國文教科書中選了一篇名傳世界的童話“阿拉伯的駱駝”,內容講的是:在沙漠大風暴中,主人躲進自己搭起來的帳篷,而把駱駝留在帳外。駱駝忍受不住風沙之苦,哀告主人說:“只讓我把頭放在帳篷里行不行?”主人答應了。過了一會兒,駱駝又哀告說:“讓我把前身放進去行不行?”主人又答應了。又過了一會兒,駱駝又哀告說:“讓我全身都進去行不行?”主人答應後,自己卻被駱駝擠出了帳篷。童話的意義是非常清楚的。但是天有不測風雲,這篇課文竟讓叔父看到了。他大為驚詫,高聲說:“駱駝怎么能說話呢?荒唐!荒唐!轉學!轉學!”
於是我立即轉了學。從此一師附小隻留在我的記憶中了。
我從一師附小轉學出來,轉到了新育國小,時間是在1920年,我九歲。我同一位長我兩歲的親戚同來報名。面試時我認識了一個“騾”字,定在高小一班。我的親戚不認識,便定在初小三班,少我一年。一字之差,我爭取了一年。
新育國小的校舍
新育國小坐落在南圩子門裡,離我們家不算遠。校內院子極大,空地很多。一進門,就是一大片空地,長滿了青草,靠西邊有一個乾涸了的又圓又大的池塘,周圍用磚石砌得整整齊齊,當年大概是什麼大官的花園中的花池,說不定曾經有過荷香四溢、綠葉擎天的盛況,而今則是荒草淒迷、碎石滿池了。
校門東向。進門左拐有幾問平房,靠南牆是一排平房。這裡住著我們的班主任李老師和後來是高中同學的北大畢業生宮興廉的一家子,還有從曹州府來的三個姓李的同學,他們在家鄉已經讀過多年私塾,年齡比我們都大,國文水平比我們都高。他們大概是家鄉的大地主子弟,在家鄉讀過書以後,為了順應潮流,博取一個新功名,便到濟南來上國小。他們還帶著廚子和聽差,住在校內。令我憶念難忘的是他們吃飯時那一蒸籠雪白的饅頭。
進東門,向右拐,是一條青石板砌成的小路,路口有一座用木架子搭成的小門,門上有四個大字:循規蹈矩。我當時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但覺得這四個筆畫繁多的字很好玩。進小門右側是一個花園,有假山,用太湖石堆成,山半有亭,翼然挺立。假山前後,樹木蓊鬱。那裡長著幾棵樹,能結出黃色的豆豆,至今我也不知道叫什麼樹。從規模來看,花園當年一定是繁榮過一陣的。是否有納蘭詞中所寫的“晚來風動護花鈴,人在半山亭”那樣的榮華,不得而知,但是,極有氣派,則是至今仍然依稀可見的。可惜當時的校長既非詩人,也非詞人,對於這樣一個舊花園熟視無睹,任它荒涼衰敗、垃圾成堆了。
花園對面,小徑的左側是一個沒有圍牆的大院子,沒有多少房子,高台階上聳立著一所極高極大的屋子,裡面隔成了許多間,被校長辦公室,以及其他一些會計、總務之類的部門,分別占據。屋子正中牆上掛著一張韋校長的碳畫像,據說是一位高年級的學生用“界畫”的辦法畫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