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經濟--傳媒力量最佳化生活 特色及評論
傳媒力量最佳化經濟,娛樂因素改造生活!本書作者是世界頂級傳媒與娛樂公司的首席顧問、美國娛樂界最有影響最權威的波茲-阿倫-漢密爾頓傳媒娛樂公司的創建者和高級合伙人。他在本書中提出了一個嶄新的行銷思路:用娛樂因素改造我們的經濟。
娛樂經濟--傳媒力量最佳化生活 內容簡介
本書提出了一個嶄新的行銷思路,即用娛樂因素改造我們的經濟。正像美國乃至整個西方社會一樣,傳媒和娛樂產業以其無所不至的影響正逐漸滲透到我們的經濟成長、文化演進以及人們社會生活中的所有層面。絕大部分的消費品產業,都在竭力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而要撥動消費者的心弦,“娛樂經濟”則是一曲最具震撼力的樂章。作者正是從這個角度出發,用可讀性極強的構篇、靈活嫻熟的語言和眾多生動的事例,向讀者展示經濟生活中發生的一切演變和趨勢。娛樂經濟--傳媒力量最佳化生活 文章節選
一個悖論的產生:擁有越多,感覺似乎越少
儘管研究顯示如今我們擁有的閒暇時間和“奧芝和哈里特”時代(註:指20世紀50~60年代)的人們的閒暇差不多,但是如果現在去問上一千個人讓他們回答對此是何感覺時,絕大多數的人會回答說:“沒這么回事,我現在忙得多了,能留給自己的時間更少了,可過去不是這樣。”這一現實情況是將更多的娛樂產品推向他們的基本前提。因為我們能靠它們在每日的工作重壓之下且偷得浮生半日閒,而不管這閒暇事實上是一分鐘、五分鐘或者兩天。
這一現象也可以解釋在這些調查中越來越清楚地被發現的一些其他事實,即我們中間差不多有一半的人事實上十分樂於花上金錢來換取更多的時間――我們渴望用鈔票兌換閒暇。一旦人們開始用鈔票買時間,他們就會希望他們的娛樂投資能換回更緊張、更集中和更滿意的回報。因此,我們可以將娛樂視作“商業性”的閒暇。
進一步地說,花在娛樂上的錢仍然屬於可以機動的投入。這使我想起有一次我在巴黎的哈梅爾商店給我太太買禮物時遇到的一件事情。當時我看到一宗金額龐大的購物交易,就象在《後窗》中格萊斯・凱勒搬到吉米・斯托爾商店的大包那樣大的包里裝滿了貨品。我以為售貨小姐會很留意這宗買賣,於是走上前問總的價款是多少。
“8000美元。”售貨小姐說話的神情就象是面對一宗值不了幾個錢的土豆片買賣那樣,一臉的不在意。
“8000美元!”我驚訝地說,“是誰要買這么多東西,數額龐大到8000美元的一筆購物?”
“先生,”售貨小姐對我回答,其神情中明顯流露出法國櫃檯領班那種高傲的意味,不乏幾分瞧不起我的口氣,“在我們哈梅爾百貨商店,我們與顧客打交道時,面對的不是‘需求’,而是‘渴求’!”
你、我、所有的消費者,每天都少不了買食物填肚子。我們要買娛樂,因此我們在作我們自己的娛樂購買決策時決定於它們在多大程度上激起我們的渴求。我們努力地找尋著娛樂,在一些過去純粹是和工作有關的或者只是日常事務的種種活動中不遺餘力地找尋(象購買日雜用品、選購一輛新車,找一個新家之類的活動)。
現代生活帶來了新的情感需求,這種需求可以藉助於娛樂產品和能帶來娛樂的其他產品,在市場上得到最合適的撫慰和滿足。因此,過去感到吃一頓飯要比看一次電影重要,而今要反過來,看上一場人們在談論的電影對你來說要遠遠重要過吃上一頓飯了。今天,許多人常常為了趕上一場新電影而匆匆忙忙地用一把爆米花填滿肚子了事。滿足情感之需已成為我們今天首先考慮的需求和渴求。
是不是今天的人們比他們過去更加渴求情感的滿足呢?我看未必。可能更為準確的是,現代生活把過去同樣存在的情感壓力因素大量大量地累積起來了,尤其在近幾十年來,已釀成了某種文化危機的深度水平,而這又使經濟運行規則也在相應地被改寫。這些深藏的社會心理原因部分是基於工作,部分是基於家庭。在今天這個工作和居家的界限越來越模糊的時代里,也許應該說,這些社會心理原因更多的是20世紀以往日子中人類的若干本性的產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