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仙呂〕太常引·姑蘇台賞雪斷塘流水洗凝脂②,早起索吟詩③。何處覓西施?垂楊柳蕭蕭鬢絲。銀匙藻井④,粉香梅圃,萬瓦玉參差⑤。一曲樂天詞⑥,富貴似吳王在時。
詞語注釋
①姑蘇台:一名胥台,在江蘇吳縣西南姑胥山上,傳春秋時吳王夫差曾與西施作樂於上。
②斷塘:指脂粉塘,為吳王宮人傾倒脂粉及洗濯處,在吳縣西南靈岩山下。
③索:應當。
④匙:此作動詞,舀上。藻井:此指壁有彩飾的井,與作為天花板形式之一的古建築術語“藻井”不同。
⑤參差:此指屋瓦高下不齊。秦觀《春日》:“霽光浮瓦碧參差。”
⑥樂天詞:白居易曾做蘇州刺史,有《題靈岩寺》等詩。樂天,白居易字。
作品譯文
脂粉塘水在雪景間流淌,仿佛在洗濯當年宮女雪白的肌膚,使我一早起來,就激起了作詩的願望。
白雪茫茫,何處尋西施的遺影?但見垂柳掛滿了冰雪,像鬢髮添上了白霜。
井口堆雪像舀滿了銀子,梅園的雪粉還沾著芳香,高高低低的屋頂上,堆積著美玉,上下閃光。
我把白居易的詩作吟唱,眼前浮現著當年吳王夫差的富貴景象。
作品鑑賞
這首小令題為《姑蘇台賞雪》,一開始卻從距台有數峰之隔的“斷塘”述起。“斷塘”即脂粉塘,元林坤《誠齋雜記》:“吳故宮有香水溪,乃西施浴處,人呼為‘脂粉塘’。”憑這個處所,已足與同樣因西施緣故而馳名的姑蘇台發生感情上的聯繫。“洗凝脂”意含雙關,它已暗點出“雪”的影響,實是因斷塘塘岸的積雪白如凝脂,而聯想起西施當年在此洗浴的景象。由此語激發起詩情和遊興,引出“覓西施”;再由覓西施不得,但見柳樹積雪如“蕭蕭鬢絲”的悵惘,領出姑蘇台的登臨。這種針線細密、接筍無痕的布局,不僅預先交代了姑蘇台外圍的雪景,而且也表明作者“賞雪”並非單純的冬令遊覽,而是“懷古”寄託的表現。
下片正面轉入“姑蘇台賞雪”。“銀匙”、“粉香”、“玉參差”,生動地繪現了姑蘇台上高高下下的積雪景觀。以銀、粉、玉作為比擬,與末句的“富貴”遙遙相應。“富貴似吳王在時”,表面上是讚詞,其實卻包含著微意。這是在說吳王富貴久已不存,如今台上的“富貴”氣象,不過是如銀如粉如玉的雪堆的錯覺而已。作者在懷古意緒的驅動下,回憶起“吳王在時”的當年風流是不難想見的,但他原始的目的是“覓西施”,而此時卻無言提及。他所吟唱的“一曲樂天詞”,也已游離了登台的初衷(白居易《題靈岩寺》之類游吳作品,並無絲毫懷古內容)。這一切正暗示了作者事實上的失落感。作者將感情表現得如此隱婉,實有一種“傷心人別有懷抱”的意味。
作者介紹
張可久(約1270年—?),元散曲家。字小山。一作名伯遠,字可久,號小山。慶元(今浙江鄞縣)人。先以路吏轉首領官,後曾為桐廬典史,至正初遷為崑山幕僚。因仕途不得意,晚歲久居西湖,以山水聲色自娛。他與馬致遠、盧摯、貫雲石等詞曲唱和,尊馬致遠為先輩。一生專力寫散曲,尤致力於小令,是元代後期最負盛名的散曲家之一。今存小令855首,套曲9套,在元代散曲作家中數量之多首屈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