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大清一統輿圖》 初為胡林翼在湖北巡署任內請鄒世詒、晏啟鎮繪製。圖成胡林翼死,嚴樹森繼任,遂請李廷簫、汪士鐸校訂,於同治二年(1863)刊行。它除吸收《皇輿全覽圖》、《乾隆內府輿圖》的長處外,還參照了李兆洛的《皇朝一統輿地全圖》的畫法,將經緯網與畫方融於一圖之中。內容比李兆洛圖詳細,增加了一些山川城邑及重要鎮堡地名;區域範圍也比李兆洛圖大,北抵北冰洋,西及裏海,東達日本,南至越南,遠超出本國範圍,故又名《皇朝中外一統輿圖》。
此圖採用書本形式,冠以總圖,下分31卷,以南北400里為1卷,每卷包括緯差2度。本圖流傳較廣,影響較大。
鐵證
《大清一統輿圖》南七卷東二/三圖,圖上只有釣魚島和黃尾嶼。作為中國領土地圖的《大清一統輿圖》,每一張圖必然全部或部分為中國領土,既然此圖中只有釣魚島和黃尾嶼,它們必然全部或部分為中國領土。這對於確定釣魚島的歸屬有著決定性的意義。作者在跋文中還特意註明,“名從主人,如屬於四裔,要雜用其國家語”。這是我國對釣魚島擁有主權的重要依據之一。日本外務省也只能認定釣魚島劃入其版圖是1895年。這便是中國政府最早將釣魚島劃入我國版圖的鐵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