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中庸》

《大學》、《中庸》

《大學》和《中庸》收集在《小戴禮記》中。舊說《大學》是曾子所作, 《中庸》是子思所作。《大學》、《中庸》同為秦漢時儒家作品,是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論著。

《大學》、《中庸》

正文

大學》和《中庸》收集在《小戴禮記》中。舊說《大學》是曾子所作, 《中庸》是子思所作。《大學》、《中庸》同為秦漢時儒家作品,是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論著。
北宋程顥、程頤竭力尊崇《大學》、《中庸》在儒家經書中的地位。南宋朱熹又把《大學》、《中庸》和《論語》、《孟子》並列,稱為“四書”,並編著《四書集注》。宋、元以後,《大學》、《中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封建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大學》中的教育思想 《大學》是儒家為新興封建地主階級提供的政治教育理論,認為只有培養出符合封建地主階級道德規範的人,才能完成治國平天下的任務。《大學》鄭玄註:“大學者,以其記博學可以為政也。”
《大學》提出了“三綱領”和“八條目”,強調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為了治人,說明治國平天下和個人道德修養的一致性。

《大學》、《中庸》《大學》、《中庸》
《大學》在一開頭就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便是後人所說《大學》的“三綱領”。所謂“明明德”,就是發揚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賦的光明道德。這顯然承認人天生即具有善性,是思孟學派性善論思想的推演與發揮。所謂“在親民”,是指發揚了善性之後,即從事治民。治民要親愛人民,這又是孔丘“愛民”思想與孟軻“仁政”思想的繼承與發揚。所謂“止於至善”,就是要求達到儒家封建倫理道德的至善境界。“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這是《大學》提出的教育綱領和培養目標。
《大學》還說:“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後世稱之為《大學》的“八條目”,是實現“三綱領”的具體步驟。“八條目”的中心環節是修身,“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對於培養目標和方法,在《大學》中,反覆強調的是個人的道德修養。
“格物”、“致知”是八條目的基礎。對“格物”和“致知”,後人解釋很不一致,諸說紛紜,莫衷一是。但《大學》所謂格物的“物”,致知的“知”則是指地主階級倫理道德的知識行為,是指修己治人的道德修養。
所謂“誠意”,就是要不自欺,一定要慎獨。在獨處時是這樣,與別人相處時也是這樣。內心如此,表現於外也是如此,即所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大學》提倡修己以慎獨為先,但《大學》所說的慎獨是一種唯心的、主觀的道德修養方法,注重道德理想和動機的培養。
所謂“正心”,就是教人防止個人感情、欲望的偏向。它說:“身有所忿帋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人類不可能避免忿帋、恐懼、好樂、憂患等感情,但防止、克服不正當的感情、欲望還是必要的。宋儒基於唯心主義思想提出“懲忿窒欲”,與《大學》所講是有一定的承繼關係的。
“修身”是“八條目”的基本,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所要達到的目的,即把個人修養達到完善的地步,也是《大學》中講培養人的最高要求。這樣的人,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
《中庸》中的教育思想 《中庸》是儒家闡述“中庸之道”,並提出人性修養教育理論的著作。《漢書藝文志·六藝略》載有《中庸說》二篇,屬禮經。《中庸》鄭玄註:“中庸者,以其記中和之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孫子思作之,以昭明聖祖之德也。”
《中庸》強調中庸之道是人們片刻也不能離開的,但是要實行“中庸之道”,還必須尊重天賦的本性,通過後天的學習,即《中庸》所說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天命之謂性”,是說人性是由天賦予的。“率性之謂道”,是說循著這種天性而行就合於道,認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於修治儒家之道,所以說“修道之謂教”。實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問題,也是修道問題,這是發展了孔子“內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中庸》肯定“中庸”這種“至德”原出於人們的天賦本性,遵循本性而行,就會使自己的言行合乎“中和”狀態;同時還得通過主觀道德修養才能達到“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

《大學》、《中庸》《大學》、《中庸》
中庸》要人們貫徹孔門相傳的“忠恕之道”,說:“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正是孔丘“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思想的發揮,要求在處理人與人的關係上合於“中庸之道”。
《中庸》又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須修好"三達德",實行"五達道",才能達到"中庸"的境界。所謂"五達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處理這五方面關係的準則是: "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義婦順”、"兄友弟恭"、 "朋友有信”。“五達道”的實行,要靠“三達德”:智、仁、勇。而要修好“三達德”,實行“五達道”,達到中庸的境界,《中庸》說“所以行之者,一也。”這個“一”就是“誠”。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們努力進行主觀心性的修養,以達到“至誠”的境地。
《中庸》認為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之間應按照儒家的道德要求相處,《中庸》又強調處理這種關係與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有的人是生而知之,有的人是學而知之,有的人是困而知之。這是一種先驗思想,但它並沒有認為困而知之的人就不能成功,努力為之,還是可以成功的。它說:“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行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這是勉勵人們困知勉行,努力不懈,與《易經》上“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精神是一致的。
《中庸》還進一步談了學習程式與強調“擇善而固執之”的勤奮不懈精神。它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是為學必有的過程。它又說:“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中庸》中的政治倫理思想是封建主義的,對人性看法是先驗主義的性善論。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為學程式與學習精神,給後來教育思想以很大影響。 (見彩圖)

《大學》、《中庸》《大學》、《中庸》

配圖

相關連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