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作者以其固有的獨特視角,提供了關於世界形勢、全球格局的發展趨勢、大國關係以及中國的相應戰略與對策的最新觀察和思考,作者以歷史的眼光和全球視野,通過嚴謹的論證和理性的探討,對中國崛起進程中的國際關係、地緣環境、政治改革、文化軟實力、市場化困境等巨觀和微觀問題進行了全面系統的分析,以生動的筆觸、簡潔的文字、富有激情而中正理智的思維,提出了全新的觀點和應對之策,並由此展開對中國未來命運的深入思考。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之際,基於“為中國策,為大國謀”的宏大思想,在此獻上一個中國人對祖國美好未來的展望和祝願。
作者簡介
井底望天,貴州人,成長於安徽合肥。自幼對政治、歷史、經濟有濃厚興趣,曾參與同日本、韓國等國的科研交流活動。90年代初赴美國,先後在中東、東歐等地工作,後定居於舊金山,從事國際問題研究四十餘年,研究領域為大國關係、俄羅斯與中亞問題以及國際關係史等,與美國政界和經濟界有著密切聯繫。
文章摘要
“本來二戰後美國的中東政策是抓住以色列,土耳其和伊朗,把夾在中間的財多身子弱的阿拉伯人按住,保證美國在這一地區的絕對權威。但是,天有不測之風雲,1979年,伊朗革命成功,推翻了美國傀儡巴利維國王,並扣住美國外交官為人質(因為1953年伊朗的反革命政變就由美國大使館策劃,所以美國使館人員當然是要趕快關押的外鬼),一舉打破美國的原有戰略布局。於是美國轉而支持伊拉克,希望由伊拉克來削弱伊朗的勢力。結果薩達姆以領土爭端為由,挑起了長達十年的兩伊戰爭,殺人一千自損八百,對自己的經濟造成嚴重的損害。於是伊拉克轉而想用武力收回1962年在英國保護下獨立的科威特增厚自己的腰包。結果正好給即將踏上超霸舞台的美國提供了一個絕好的機會,一展雄風,忘掉越戰失敗的夢魘。其實薩達姆還是挺冤的,當年在和伊朗在出海口爭執不下(伊拉克自從讓科威特獨立後,出海口就是一個大問題),不料伊朗人捏住軟肋,以支持庫德族反叛獨立為要挾,被逼著簽訂對自己不利的領土和水資源協定,後來被美國前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到巴格達慫恿一番,就欣欣然擴大化兩伊戰爭,又是偷雞不成蝕把米。最後想收復科威特,而且還事先向美國駐伊拉克大使請示過,並得到了主子批准,沒想到被主子拿來當祭品了。”
專業書評
敘述方式比較"主旋律",不特偏向意識形態語言,亦不特偏向濫情。不要笑這個標準低,現在很多同類網文都有這兩大通病; ——新浪網友:在雲深處
以點帶面,從2008年的幾個重大事件切入,擴展至背景層面,最終使得這些切入點成為一個聯繫緊密的全局圖景。
——新浪網友:山河鴻圖
在國際政治部分,作者和國內相關學界的"主流意見"保持一致,即美國獨霸是冷戰後各種麻煩的總根源,而國際政治的趨勢是"多極化",即世界將要從美國這個"單極"轉向多個政治力量可以平起平坐的"多極"。作者判斷,2008年是美國冷戰後全球戰略從攻勢轉向守勢的一個重要分水嶺:軍事上的收縮,標誌性事件是系列反恐戰爭的"事實失敗",5年來在伊拉克一直看不到底;經濟上面臨"經濟自由主義"信念的動搖,標誌性事件是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政治上是"普世價值觀"輸出,在東歐共產陣營瓦解後持續至今的政治動盪,使很大一部分曾經的"普世價值"的支持者產生懷疑甚至拋棄該價值體系。在第一卷部分貼到水木以後,也引起一些網友的異議,比如有人認為作者是在鼓吹"叢林法則"。要我說,國際政治本來就有很大的忽悠成分,而作者很可能並不是搞這行的,當然就更不能套出什麼"獨家密聞",至於說忽悠得有沒有道理,看什麼?看現實,現實印證了,說明忽悠得有一定道理和水平。 ——鳳凰網友:中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