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總理寄語北川中學的學生,寫下這四個字,不僅是對學生的鼓勵,也是對自己的鞭策。
簡介
《多難興邦》原來自李鴻章:
公元1901年9月(光緒二十七年七月),李鴻章在他的遺折里這樣寫道:“竊念多難興邦,殷憂啟聖。伏讀迭次渝旨,舉行新政,力圖自強。慶親王等皆臣久經共事之人,此次復同患難,定能一心協力,翼贊訐謨,臣在九泉,庶無遺憾。”
詩歌歌詞
多難興邦,
華夏兒女經歷了太多的滄桑。
雪災地震壓不垮我們,
中國人挺起了鐵的脊樑。
多難興邦,
敬愛的溫總理是我們光輝的榜樣。
近七十歲的老人親臨抗震救災第一線,
讓多少人激動得熱淚盈眶。
多難興邦,
我們凝聚了無盡的力量。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我們築起了無堅不摧的鐵壁銅牆。
多難興邦,
國人的熱血沸騰在胸膛。
讓一切災難見鬼去吧,
風雨過後我們將迎來燦爛的太陽。
多難興邦,
前輩寄予了後輩殷切的期望。
你們是民族的精英,國家的未來,
有了你們,祖國一定會越來越富強。
多難興邦,
年輕人正接過前輩的接力棒。
我們要用自己的雙手重建自己的家園,
我們更要讓偉大的祖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多難何以興邦?
□劉松琳
……黃河長江的肆虐、山崩地裂的震撼、王朝更迭的劇烈、家國淪喪的悲慘……這一個個陣痛連線在一起足以匯成血淚河,但仍淹沒不了中華文明前行的腳步。
《多難興邦》一書,從文化本質深度解讀多難興邦,從歷史積澱理性探討民族復興。
而站在災難的廢墟上回望多舛的民族,描繪中華文明的生命曲線,不禁要問一個古老的命題:多難何以興邦?
災難對未來的影響始終是一道復選題。多難未必興邦,從遭受災難到興邦要跨越無數道艱難的障礙,包括災難和民族本身設定的障礙。既然歷史會間歇性地給每個民族一道道考題,也就有優勝劣汰的殘酷結果。《左傳·昭公四年》中,司馬侯勸諫晉王時說:“或多難以固其國,啟其疆土;或無難以喪其國,失其守宇。”史實告訴我們:沒有無條件的興邦。
災難是社會自然變遷中慘烈的片段,因其速變,民族脆弱的一面會表現得不堪一擊;因其震撼,民族最堅強的一面會在所有的脆弱抖落後勇敢地直面突如其來的變動。因此,一個民族要拿來抵抗災難的最強大的武器應該是她的精神和文化。 我們習慣縱談泱泱中華光輝璀璨的文明,笑論王朝更迭的變遷,但很少透過災難察覺民族精神的核心。
兩千年來,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傳統文化始終是中華文明和災難博弈的基礎。恰似水的無聲潤物,中華文明的頑強源自至柔的力量。 儒家文化以其至柔吸收其他文明的優秀元素,以柔克服所有困難。它是農耕文明的一朵奇葩,先人們在犁地起鋤、日落而息的生活中,一點點地感受儒家文化的深厚和魅力。 仁愛風骨、俠義情結鐫刻在中華民族內心深處,在最需要的時刻閃耀人性的光芒。
文化之於人,幻化的是思維和精神的果實。中華民族從來不缺少英雄和感天動地的記憶。我們是一個習慣了有英雄的民族,任何一場災難都使我們用英雄的思維去做英雄的事。這是文化深處的道德力量促使我們向標準靠攏,去實現災難面前道德力量的最大化。歷史給了中華民族無數苦難的經驗,也造就了我們憂樂圓融、 無懼風險、 奮發圖強的精神特質。
所有這些都是民族歷經了歲月風霜和社會變遷後累積出的偉大力量。因為悠久,所以珍貴;因為沉澱,所以深厚;因為深厚,所以在災難中堅不可摧。復興路上伴著風雨坎坷,古老的中華民族如同一株頑強的常青藤,歷盡劫難,青蔥依舊。她從汶川的廢墟上從容站起,挺立在歷史的關口,以自信的姿態求索崛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