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曛仙岩》

《夕曛仙岩》

《夕曛仙岩》是用一塊壽山芙蓉石做材質,該石頭在淡黃通靈處有“桔柚玲瓏映夕陽”之韻致,色紅部分則紅塊片片,嬌艷奪目,作者巧妙地利用石頭巧色,以散點透視構圖法把甌海仙岩“丹霞映壁”等景觀融人畫面中,套用微畫雕技法精心雕刻了“夕曛仙岩”,並對仙岩“夕曛”場景刻畫得酣暢淋漓。正如作品題刻詩中說的:“紅透半邊天,夕醺猶煦煦”,把個風景優美的仙岩直觀地突現在我們面前。讓人身處漫山綠,心映一片紅,忘了塵世煩惱。

基本信息

作品概述

 

《夕曛仙岩》夕曛仙岩》

《夕曛仙岩》也被叫作“仙岩夕曛”,是用一塊壽山芙蓉石來做材質的,該石頭在淡黃通靈處有“桔柚玲瓏映夕陽”之韻致,色紅部分則紅塊片片,嬌艷奪目,作者巧妙地利用石頭巧色,以散點透視構圖法把甌海仙岩“丹霞映壁”等景觀融人畫面中,把甌海仙岩諸多迷人的景點布局在一起,用微畫雕技法雕刻而成的一件意境深幽的藝術作品。讓人身不由主地把思緒牽到風景如畫的仙岩。
該作品發表後,被很多網站所轉載或引用,尤其秀麗的“綠”意畫面,讓人賞心悅目,其圖照常被藝術愛好者和喜歡旅遊的朋友所收藏。

作品寫作背景

多年前,作者與同伴一起去嶺南大明山旅遊。傍晚,見到一巨型山石在夕陽下紅得通透,當地傳說,這是神仙經常出沒的地方,故名《仙岩》。
遠近百姓常到仙岩上香祈福,文人墨客也留下不少詩詞,這些語詞多是歌唱山水、詠嘆婭仆和特掘的美事的。
其實,中國有很多景區,都有叫《仙岩》的景點,其中尤以甌海仙岩最為出名。
甌海仙岩之出名,始於山水詩開山祖謝靈運曾躡屐來游,仙岩遂大顯於世。後又有明朝“榜眼王”王瓚寫的《遊仙岩寺》。更使甌海仙岩美景遠揚,吸引了許多遊客。

甌海仙岩“龍鬚潭”甌海仙岩“龍鬚潭”

甌海仙岩的出名,還在於朱自清描寫其景區的梅雨潭,朱自清在這篇散文中把仙岩的《綠》發揮到極致!而明朝王瓚《遊仙岩寺》詩中就點出了“綠”是仙岩的“靈魂”了。這篇朱自清的《綠》,我在國中語文中也讀過。
數年前創作者又與朋友數人一起壯遊去過仙岩,去的理由則是為了尋跡弘一法師到過的伏虎寺,弘一法師堪稱才華橫溢的全方位藝術家,聽說作者很敬仰他!
作者雕刻“仙岩”(如同雕刻其他作品一樣),不會只寫生,而總想著如何把“仙岩”文化提高到一個層次,所以往往都在時隔一段時間後再來構思,再來雕刻的。這件《夕曛仙岩》又名《仙岩夕曛》於2008年脫稿。

作品基本信息

【名稱】夕曛仙岩
【材質】壽山芙蓉石 
【規格】15.0cm×14.0cm×2.5cm
【技法】微畫雕 
【作者】初山 
【年代】2008年
【編碼】S259
【收藏】該雕品現收藏在初山文化藝術工作室

作品賞析

更上經樓看瀑布,半山梅雨正濛濛

 

更上經樓看瀑布,半山梅雨正濛濛更上經樓看瀑布,半山梅雨正濛濛

《夕曛仙岩》藝術作品用散點透視法來布局,創作者刀法嫻熟,其微畫雕獨特的技法所表現出的立體感,清新自然,淡雅韻致。這裡的升仙岩旁的廟寺香火不斷,香客絡繹不絕。畫面中有一處刻畫的“更上經樓看瀑布,半山梅雨正濛濛”景點,其層次特別分明,讓人身不由主地墜入畫面中。

龍鬚潭-丹霞映壁蜀錦攤

龍鬚潭-丹霞映壁蜀錦攤龍鬚潭-丹霞映壁蜀錦攤

 作品中的“龍鬚潭”呈現出絲絲縷縷的綢帶,凌空萬尺,隨風飄舞,熬是美妙。畫面會讓人產生聯想到龍鬚潭在日月更替之中極富精彩個性,盛夏“森森六月生嚴寒”,隆冬“百龍倒掛青天上,千里匹練垂冰丸”,傍晚“丹霞映壁蜀錦攤”,入夜“明月照澗流金丸”,當遇到天氣驟變,颱風肆掠之際,“風雨相加怒氣博,下坂駿馬添羽翰,”,“壯如錢塘八月潮,排山倒海揚狂瀾”。龍鬚潭有很多美麗的傳說,相傳軒轅黃帝在仙岩梅雨潭煉丹成仙后,乘龍飛去,途徑此處時巔,龍鬚不慎被岩角拽掉一縷,遠落在峭壁之上,即形成今天的龍鬚潭。

瀲灩波光“梅雨潭”

 

作品畫面所呈現的“梅雨潭”,瀲灩波光在隱隱躍動,令人心迷。潭畔,但見山樑一道飛瀑沖山而下,仿佛聽到嘩聲不絕。潭周邊的山岩被夕陽曛著紅得通透。
下面的岩石,經千百年的淘洗,早成了一圈圓圓的潭水。或許就是朱文中那“皺纈”的梅雨潭了。

瀲灩波光“梅雨潭”瀲灩波光“梅雨潭”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藝術作品《夕曛仙岩》還給我們刻畫了陽春三月,仙岩的許多美麗風光,在這面面中,你好像感覺到步入了杏花盛開的時節,這時細雨濛濛,衣衫漸沾漸濕,雜著杏花的芬芳;楊柳吐青,天氣轉暖,春風拂面,醉人宜人,伴著楊柳的清香。剪剪輕風細細雨,悠然在徜徉春色里,何等愜意。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細膩的筆觸,美麗的景觀

唐.姚揆“維仙之居,既清且虛;一泉一石,可詩可圖‘的摩崖題銘迄今尚存唐.姚揆“維仙之居,既清且虛;一泉一石,可詩可圖‘的摩崖題銘迄今尚存
松林久佇衣襟綠,花徑徐行屐齒紅松林久佇衣襟綠,花徑徐行屐齒紅

作品用細膩的筆觸還為我們雕刻了許多美麗的“夕曛仙岩”景觀。如唐.姚揆在仙岩的翠微嶺摩崖第十處留下石刻《仙岩銘》:維仙之居,既清且虛;一泉一石,可詩可圖。…;又如弘一法師到過的伏虎寺;“松林久佇衣襟綠,花徑徐行屐齒紅”等等景觀。

題《仙岩夕曛》

雕刻《仙晨夕曛》即將完工時,友人讀了這作品,和作者一起談感受,對這作品特別喜愛,於是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就畫面做了描寫,後來作者就將其寫成一首五言詩,雖然倉促些,但倒也形容得當,並把這首五言詩題刻在作品上面,並取詩題為“題《夕曛仙岩》”,後又名“題《仙岩夕曛》”。

題《仙岩夕曛》五言詩題《仙岩夕曛》五言詩

《夕曛仙岩》
妙手鑄名山,炫奇甲寰宇,
使者神仙儔,相招游淨土。
西郊有仙岩,聳崒臨江渚。聳(聳)崒(同萃)
拾級穿曲洞,豁然開肺腑。
倚石結危亭,鑿壁構廊廡。
登巔窮遠目,群峰互肱股。(股肱的倒裝)
小者似小兒,大者尊如父。
雄者若偉男,秀者添媚嫵。(嫵媚的倒裝)
不顧整與斜,那計仰與俯。
矯若游龍,低伏如蹲虎,
下視城郭中,樓閣立無數。
民風仍純樸,仿佛古鄒魯。(孔子魯國人,孟子鄒縣人,指文化名邦)
園林亦殊勝,差比在瑤圃
假山紛錯牙,間有植嘉樹。
徘徊不知倦,渾忘晚與午。
外看如孤嶼,屹立如石鼓。
江流滾滾去,唯其是砥柱。
魚蝦游泳樂,無憂遭網罟。
日暮紅霞飛,風高黃葉舞。
紅透半邊天,夕醺猶煦煦。
結境不計年,奇珍亦千古。
戊子初秋初山鐵筆
身處漫山綠,心享一片靜,忘了塵世煩惱,這便是作者雕刻《夕曛仙岩》的初衷。

創作者簡介

初山,出生於福州馬尾朏頭村。八十年代開始便致力於微觀雕刻藝術的研究,走出一條用現代畫技巧來表現文化、歷史、社會、人生和科普知識的微畫雕技法。題材廣泛,寓意深刻,每個作品都流露出鮮明的個性。其作品文化底蘊深厚,深受藝術愛好者推崇和喜愛。近期作品有《三山繾綣幾千秋》《霧裡月里看峨眉》、《白牡丹養生瓶》、《夢入江南煙水路》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