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五篇:化學和遺傳學、基因組的維持、基因組的表達、調控,以及全新內容的第五篇—方法。具體內容涉及孟德爾學派的世界觀、核酸承載遺傳信息、弱化學作用的重要性、高能鍵的重要性、DNA和RNA的結構、DNA的複製等等。作者資料
沃森,J.D. James Dewey Watson (1928~)美國分子生物學家。1928年4月6日生於芝加哥。1947年畢業於芝加哥大學,得學士學位,後進印第安納大學研究生院深造,1950年得博士學位後去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從事噬菌體的研究,1951~1953年在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什實驗室進修,1953年回國,1953~1955年在加州理工大學工作,1955年去哈佛大學執教,先後任助教授和副教授,1961年升為教授。在哈佛期間,主要從事蛋白質生物合成的研究。1968年起任紐約長島冷泉港實驗室主任,主要從事腫瘤方面的研究。1951~1953年在英國期間,他和英國分子生物學家F.H.C.克里克合作,根據X射線對 DNA晶體的衍射研究結果、DNA分子中鹼基組成的規律性(查加夫規律)和其他一些實驗數據,提出了DNA的雙螺旋結構學說。他們認為DNA分子是由兩條多核苷酸鏈相互繞在一起構成的一個雙螺旋,兩條鏈的走向相反,都是右手螺旋,由脫氧核糖和磷酸構成的骨架在外側,鹼基在內側,兩條鏈的鹼基由氫鍵聯繫,總是腺嘌呤核苷(A)和胸腺嘧啶核苷(T)配對,鳥嘌呤核苷(G)和胞嘧啶核苷(C)配對,在B型的DNA分子中鹼基對平面垂直於螺旋軸,兩個相鄰鹼基
的距離為3.4埃,每10對鹼基構成一個完整的螺旋,螺旋的寬度為20埃。這個學說不但闡明了DNA的基本結構,並且為一個DNA分子如何複製成兩個結構相同DNA分子以及DNA怎樣傳遞生物體的遺傳信息提供了合理的說明。沃森在生物學方面受過基本訓練,他對DNA是遺傳的物質基礎有深刻的信念,而克里克則是學物理的,他熟悉晶體結構的測定方法,他們兩人的合作相得益彰,因此取得這項重大成就。它被認為是生物科學中具有革命性的發現,是20世紀最重要的科學成就之一。由於提出DNA的雙螺旋模型學說,沃森和克里克及M.H.F.威爾金斯一起獲得了196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