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手足按摩治病秘術》

常見病的按摩療法(1) 常見病的按摩療法(12) 常見病的按摩療法(21)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有關手腳按摩治病的家庭必備醫書。書中詳細介紹了人體的手、腳所有穴位以及相對應的反射區,準確、清晰地用繪圖為你指出穴位所在位置、各類病症所對應的反射區,以及按摩的步驟和手法,可謂是一部手足按摩治病大全。此書分為兩個部分:手部和足部。手是我們身體健康的晴雨表,手指貫穿著陰陽六條經絡,是陰陽交替的所在。中醫認為,經絡內屬於肝臟、外屬於肢節,我們常說“十指連心”,所以,休閒時候動動手,既可以治療、緩解某些病痛,又可以起到養生保健之功效。而足部,是我們全身上下內外器官的縮影,人體所有的器官和組織系統,都可以在足部找到相應的穴位點和反射區。人體的健康與腳密切關聯,人之足好比樹之根,樹的繁茂主在根深。

目錄

圖解手足按摩治病秘術第一部分
第一章手部按摩:最便捷的養生治病之法(1) 第一章手部按摩:最便捷的養生治病之法(2) 第一章手部按摩:最便捷的養生治病之法(3) 第二章觀手相而知健康(1)
第二章觀手相而知健康(2) 第二章觀手相而知健康(3) 第二章觀手相而知健康(4) 第三章手部六大經絡與疾病的那些事兒(1)
第三章手部六大經絡與疾病的那些事兒(2) 第三章手部六大經絡與疾病的那些事兒(3) 第三章手部六大經絡與疾病的那些事兒(4) 第三章手部六大經絡與疾病的那些事兒(5)
第三章手部六大經絡與疾病的那些事兒(6) 第三章手部六大經絡與疾病的那些事兒(7) 第四章按摩也要有方法(1) 第四章按摩也要有方法(2)
第四章按摩也要有方法(3)
圖解手足按摩治病秘術第二部分
第五章手部綜合保健法(1) 第五章手部綜合保健法(2) 第五章手部綜合保健法(3) 第五章手部綜合保健法(4)
第五章手部綜合保健法(5) 第五章手部綜合保健法(6) 第五章手部綜合保健法(7) 第五章手部綜合保健法(8)
第五章手部綜合保健法(9) 第五章手部綜合保健法(10) 第五章手部綜合保健法(11) 第五章手部綜合保健法(12)
第五章手部綜合保健法(13) 第五章手部綜合保健法(14) 第五章手部綜合保健法(15) 第五章手部綜合保健法(16)
第五章手部綜合保健法(17) 第五章手部綜合保健法(18) 第五章手部綜合保健法(19) 第六章常見病的按摩療法(1)
第六章常見病的按摩療法(2) 第六章常見病的按摩療法(3) 第六章常見病的按摩療法(4) 第六章常見病的按摩療法(5)
第六章常見病的按摩療法(6) 第六章常見病的按摩療法(7) 第六章常見病的按摩療法(8) 第六章常見病的按摩療法(9)
第六章常見病的按摩療法(10) 第六章常見病的按摩療法(11) 第六章常見病的按摩療法(12) 第六章常見病的按摩療法(13)
第六章常見病的按摩療法(14) 第六章常見病的按摩療法(15) 第六章常見病的按摩療法(16) 第六章常見病的按摩療法(17)
第六章常見病的按摩療法(18) 第六章常見病的按摩療法(19) 第六章常見病的按摩療法(20) 第六章常見病的按摩療法(21)
第六章常見病的按摩療法(22) 第六章常見病的按摩療法(23) 第六章常見病的按摩療法(24) 第六章常見病的按摩療法(25)
第六章常見病的按摩療法(26) 第六章常見病的按摩療法(27) 第六章常見病的按摩療法(28) 第六章常見病的按摩療法(29)
上架公告及充值方法
圖解手足按摩治病秘術第三部分
第一章神奇的足部按摩療法(1) 第一章神奇的足部按摩療法(2) 第二章足部的經脈與身體的關係(1) 第二章足部的經脈與身體的關係(2)
第二章足部的經脈與身體的關係(3) 第二章足部的經脈與身體的關係(4) 第二章足部的經脈與身體的關係(5) 第二章足部的經脈與身體的關係(6)
第二章足部的經脈與身體的關係(7) 第二章足部的經脈與身體的關係(8) 第二章足部的經脈與身體的關係(9) 第二章足部的經脈與身體的關係(10)
第二章足部的經脈與身體的關係(11) 第三章足部按摩要知道的事(1) 第三章足部按摩要知道的事(2) 第三章足部按摩要知道的事(3)
第三章足部按摩要知道的事(4) 第三章足部按摩要知道的事(5) 第三章足部按摩要知道的事(6) 第三章足部按摩要知道的事(7)
圖解手足按摩治病秘術第四部分
第四章足部按摩的基本手法及小竅門(1) 第四章足部按摩的基本手法及小竅門(2) 第五章常見病的簡易按摩法(1) 第五章常見病的簡易按摩法(2)
第五章常見病的簡易按摩法(3) 第五章常見病的簡易按摩法(4) 第五章常見病的簡易按摩法(5) 第五章常見病的簡易按摩法(6)
第五章常見病的簡易按摩法(7) 第五章常見病的簡易按摩法(8) 第五章常見病的簡易按摩法(9) 第五章常見病的簡易按摩法(10)
第五章常見病的簡易按摩法(11) 第五章常見病的簡易按摩法(12) 第五章常見病的簡易按摩法(13) 第五章常見病的簡易按摩法(14)
第五章常見病的簡易按摩法(15) 第五章常見病的簡易按摩法(16) 第五章常見病的簡易按摩法(17) 第五章常見病的簡易按摩法(18)

試閱

最便捷的養生治病之法(1)
中醫認為,經絡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陰陽交替生動氣,動氣者12經之根本。我們平常也經常說十指連心,因此,通過**手部就可以間接起到保健身體的作用,有助於氣血運行、通經活絡,不僅對手指關節、筋脈、肌肉有益,還能通過經絡而影響相應的臟腑。此外,掐手部穴位對防治心肺、頭面、顱腦部位疾病有很好的作用。如治療中風口噤、感冒、面神經麻痹、面肌痙攣、神經衰弱等。
人體生命力的旺盛與衰弱都和手有著密切的關係。手靈活,則生命力旺盛;反之,手不靈活動作緩慢,人體的機能就差。因此,手部**在中醫**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相對於腳部而言,通過刺激手部的穴位來保健顯得非常方便,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做,尤其適用於自我保健。
對於手部的刺激**,中醫又稱為手療,就是通過小經絡刺激大經絡。我們文明的人類雖然比很多動物的壽命長,但是卻有著非常多的疾病。而我們再來看看動物,它們活得單純快樂,每天的主要任務就是找食物,四肢發達的動物都是通過跑步來獵獲食物,四肢得到了足夠的刺激。而我們每天坐在辦公室的上班族卻每天只動腦,動手很少,即便是動手,也是手握滑鼠、指在鍵盤,而由於時間使用滑鼠,使得手腕部得不到充分的刺激,因此,經絡氣血運行受到障礙,就會有很多亞健康疾病的出現。
比如,我們大家都知道的陽池穴,它位於手腕背的橫紋處,也就是當手背上翹的時候,在靠近手腕處、無名指與中指指縫間的一個凹陷部,如果按其感覺比較痛,那便是了。
這個穴位非常容易找到,也容易對其進行**。中醫認為,陽池穴是三焦經的原穴,和人的元氣中的熱能有關。陽池穴是支配全身血液循環及荷爾蒙分泌的重要穴位,只要刺激它便可以迅速暢通血液循環,暖和身體。刺激陽池穴的時候,用力要緩、時間可以稍長一些。兩隻手要相互交替地按壓。陽池穴不僅可以治手腳冰冷,還可以調節內臟器官的功能,因此對感冒、氣喘、胃腸病、腎功能失調等疾病都很有幫助。
一、手是健康的晴雨表
下面我們來**一下你的手是不是有痛感,如果哪根手指揉捏的時候特別痛,那說明其相對應的部位就可能有毛病了。從小指開始,一個一個地捏,捏的時候先捏指甲的根部,然後用力壓,同時輕輕轉動。在揉捏的時候,即使手指有輕微的疼痛,也預示著與那個手指相關聯的部位有些不正常了。此時,你可以把那疼痛的手指仔細地揉搓,以促使疾患儘速好轉。
小指痛可能是心臟或小腸有毛病。小指指尖的兩側有少沖穴和少澤穴,少沖穴與心臟有密切的關係,因此,有人利用此穴來緩和心臟病;少澤穴是小腸的經穴,如果小腸的情況不佳時,可用力按壓此指尖。
中指疼痛:經絡學上是手厥陰心包經,髒象學上是心。中指上有一個中沖穴,位於包圍心臟的心包經上,因炎熱以致心臟受不了時,這裡會感到疼痛。**中指即可預防心臟各種疾病,又可使血管通暢。
食指疼痛:經絡學為手陽明大腸經,髒象學中為肝。食指上有與大腸相關的商陽穴,有便秘現象而壓這個手指深感疼痛者,大腸可能有問題。**食指可調整肝和膽的功能,而且又能起到疏通腸道、清理腸道毒素的作用。
拇指疼痛:拇指在經絡學上屬肺經,我們知道,肺主一身之氣,尤其是拇指中的少商穴,與肺息息相關,如果拇指有痛感則表示肺部有問題了。另外,我們從髒象學來看,拇指又屬脾,脾臟是最大的免疫器官,**拇指可以增強免疫系統功能。拇指指腹為直腸區,**此處,可治療便秘,疏通腸道。
最便捷的養生治病之法(2)
在工作的時候如果覺得手部累了,可以甩甩手腕,或者用拇指與食指夾揉**手指,從指根到指尖,都可以促進手指血液循環。
在給手部**的時候,力道一定要先輕後重,慢慢加力。
按揉十指:這個很簡單,就是先從左手到右手、先拇指後小指順序,持續時間1分鐘左右。中醫手療歌訣稱“常揉拇指健大腦,常揉食指胃腸好,常揉中指能強心,常揉環指(無名指)肝平安,常揉小指壯雙腎”,常按揉十指可以增強臟腑的功能。
雙手對插:雙手十指交叉,用力對插,然後逐漸放鬆,反覆3~5次。這個方法可以有效地刺激神經中樞,緩解日常工作和學習的疲勞。
旋轉關節:雙手十指交叉,旋轉兩手腕關節,持續時間1分鐘。此法可貫通人體經脈,促進血液循環。常做還可以預防骨質疏鬆。
旋摩四關:所謂“四關”主要指的是我們兩個手的腕部和肘部。左右手腕部是心、肝、脾、肺、腎五臟與外部的重要聯絡區,而肘部則是大腸、小腸、胃、膽、膀胱、三焦六腑與外部的重要聯絡區。操作的時候,先用右手握住左手手腕,並圍繞腕部區域旋轉摩動,直到感到溫熱為止,然後再將右手手掌移到肘部區域,旋轉摩動,直到溫熱。隨即換手即可。這個方法可以刺激提高五臟六腑功能,通行全身氣血,保健效果明顯。
二、手巧腦更活
我們人類的大腦分為左、右兩個半球,它是中樞神經系統的最高級部分。
大腦半球的表面並不是光滑的,而是布滿深淺不同的溝裂,並以這些溝裂為界,把大腦半球分為五個葉。大腦半球的外形和分葉左、右大腦半球由胼胝體相連,胼胝體由密集的神經纖維構成,起著聯繫兩側大腦半球的左右,使兩側皮層協同活動。
人類大腦皮層的基本活動過程是興奮和抑制,它們的基本活動方式是反射。比如說,當我們的手被硬物刺痛時會立即縮回,這個過程就是反射。大腦皮層是神經系統的最高中樞,它就像身體所有活動的最高司令部一樣,接受來自身體各部分傳來的衝動,進行精細的分析與綜合後產生感覺,並發生相應的反應。不同的感覺在大腦皮層內有不同的代表區,歸納起來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感覺區,一類是運動區。感覺區接受傳入神經從不同的感受器傳來的神經運動,而感受到疼痛、冷熱、光、聲等刺激。在高級神經活動下,由皮層的運動區將“指令”經由傳出神經傳到有關的效應器,產生各種運動,如肢體、呼吸、心臟及內臟的活動等,還有複雜的關於讀、寫、聽、說的語言功能,它們都是在大腦皮層的參與下實現的。但大腦皮層的感覺區功能性差別不是絕對的,它只能表明在一定的區域內對一定功能有比較密切的聯繫,並不意味著各感覺區之間相互孤立和毫不相關。如聽覺語言區、視覺區等也在某些皮層區起著主要作用。
我們知道,大腦在工作時,經常是一部分神經細胞處於興奮狀態,而另一部分處於抑制狀態。比如,當你在專心地讀報紙時,會聽不到周圍的聲音,這時大腦皮層與閱讀有關的部分處於興奮狀態,而同時與聽覺有關的部分則處於抑制狀態;至於睡眠時大腦皮層則是廣泛抑制。當然,大腦也不斷地受人體各部位刺激的影響,如手和運動器官的活動對大腦運動區及運動前區,尤其是大腦皮層各投影部位的光有重要作用。在大腦皮層中,手的反射區包括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和手腕、前臂等反射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