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向度的人》

《單向度的人》

《單向度的人》赫伯特·馬爾庫塞最負盛名的著作,旨在揭示當代發達工業社會型的極權主義特徵。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單向度的人》《單向度的人》

赫伯特·馬爾庫塞(Herbert Marcuse,1989-1979)是法蘭克福學派左翼主要代表人物,本書是其最負盛名的著作,旨在揭示當代發達工業社會型的極權主義特徵。此書在英國美國出版後,先後在德國和法國出德文版和法文版,其後又譯成多種文字在許多國家出版,被稱為西方60年代末大學造反運動的教科書。

全書除導言外包括“單向度社會”、“單向度的思想”和“進行替代性選擇的機會”三部分。作者通過對政治生活思想文化語言等領域的分析、批判,指出發達工業社會是如何成功地壓制了人們內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使這個社會成為單向度的社會,而生活於其中的人成了單向度的人,這種人喪失了自由和創造力,不再想像或追求與現實生活不同的另一種生活。本書對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作了較為深刻的揭露和探索,但暴露出其社會批判理論的烏托邦性質。本書對研究蘭克福學派和馬爾庫塞理論的發展,有重要的理論價值。

影響

《單向度的人》是馬爾庫塞最著名的作品,它的核心就是批判發達資本主義社會的意識形態。這部作品為他在60年代贏得了世界性的聲譽,他被媒體稱頌為“新左派之父”,成為了美國和歐洲最有影響的知識分子。

作者簡介

赫伯特·馬爾庫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哲學家、美學家、法蘭克福學派左翼主要代表,被西方譽為“新左派哲學家”,著有《愛欲與文明——對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學探討》、《單向度的人》、《理性與革命》《批判哲學研究》等。

馬爾庫塞可以說是當時西方的造反領袖了。他1898年出生於柏林一個富裕的猶太家庭里。很早就積極參與政治活動,19歲加入社會民主黨,兩年後又退黨以抗議它對無產階級的背叛。德國革命失敗後他放棄政治,轉而研究哲學,並且成為了胡塞爾和海德格爾的學生。他搞哲學似乎比他搞政治更成功。後來他加入了法蘭克福學派,並成為其中的主要成員。

觀點

單向度的人也因此成了流行術語。“向度”在英文中就是“dimension”,也可以翻譯成“方面”或“維度”。什麼是單向度的人呢?說白了,就是那種對社會沒有批判精神,一味認同於現實的人。這樣的人不會去追求更高的生活,甚至沒有能力去想像更好的生活。

馬爾庫塞認為正是發達資本主義社會造成了單向度的人。這樣的社會是一個極權主義的社會,它壓制不同意見和聲音,壓制了人們對現狀的否定和批判。

這種觀點也許會讓你感到奇怪。在我們的印象里,那些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都是很民主的。那裡有不同政黨競爭,有新聞自由,政府的反對派和反對意見多得是,人民不滿還可以上街遊行示威,怎么在馬爾庫塞眼裡就成了極權主義社會呢?

馬爾庫塞認為發達資本主義社會的極權主義不同於以往的極權主義。以前的極權主義是採用恐怖和暴力手段,不服從政府和當權者會被投進監獄,遭受迫害,甚至被殺害。

然而,現代的極權主義社會,卻正在於它有對立派別和對立意見的存在。

馬爾庫塞解釋說,因為這種對立只不過是表面的對立,就像美國的共和黨和民主黨,雖然兩派爭權奪利,但他們畢竟都是資本主義政黨,並不反對資本主義制度。又比如在西方社會,民眾可以遊行示威,但他們反對的只是政府的一些具體措施,並不反對社會制度。甚至旁邊還有警察“保護”,以防出事。

在發達資本主義社會裡人民民眾已喪失了革命性,這就是極權主義的最好證明。

但是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馬爾庫塞分析說,這是由於資本主義生產力提高,勞動人民的生活得以改善,生活方式被同化的結果。當代資本主義社會裡,工人階級也有汽車,也能像老闆一樣旅遊、享受各種服務。既然能舒舒服服地過日子,哪還有心思造反呢?

從文化上看,當代社會裡占統治地位的是一些你親我愛、花好月圓的商業文化,它們為大眾提供娛樂和刺激,目的也只是賺錢而已。這些東西品質低劣,人們整天接受這些東西,那還能激起對社會的反叛,想像更高級的生活方式呢?所以在發達資本主義社會裡人是不自由的,但卻是舒舒服服的不自由!

馬爾庫塞的觀點點燃了不少人隱藏在內心的批判、革命的火焰。你從中是否也能獲得一種批判的眼光呢?

背景

20世紀60年代的西方很熱鬧。當時中國在搞文化大革命,西方則興起了“新左派”運動。一時間反殖民主義、反種族歧視、婦女爭取權利、性解放等運動聚集在了一起。到1968年這場運動達到了頂峰,學生遊行、工人罷工,對資本主義的現存體制的不滿情緒瀰漫著整個社會,不少人認為革命已經到來。

在這場運動中青年人崇拜的精神領袖有3個,被戲稱為“3M”。因為他們的名字在西文中開頭的第一個字母都是M,他們就是馬克思毛澤東、馬爾庫塞。

中國文化大革命提出“造反有理”,而這時西方激進的青年也要造資本主義世界的反。有不少人成為毛澤東的信徒,被稱為毛主義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