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官字款五尖瓣白瓷盤》

《唐代官字款五尖瓣白瓷盤》

1985年西安市北郊火燒壁出土。 盤口為五尖瓣花形,胎白質細,釉色潔白瑩潤,造型精巧,足底刻有“官”字款。是唐代定窯產品

基本信息

【名稱】:官字款五尖瓣白瓷盤
唐代官字款五尖瓣白瓷盤唐代官字款五尖瓣白瓷盤

【窯口】:定窯
【器型】:五尖瓣白瓷盤
【年代】:唐代
【尺寸】:口徑13.5,高3.4厘米。
【陶瓷造型】:盤
【收藏機構】: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

器皿介紹

唐代官字款五尖瓣白瓷盤,該器皿盤口為五尖瓣花形,胎白質細,釉色潔白瑩潤,造型精巧,足底刻有是唐代定窯產品。

定窯鑑賞

定窯鑑定是一項很繁雜的事情。由於鑑定工作集文化、藝術及工藝於一身,故鑑定決不能單從造型上看年代,從特徵上辨真偽,因為贗品往往更重視造型及其特徵。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陳文增先生從事定瓷研究、創作三十餘年,是定窯故里河北曲陽定瓷企業的領軍人。他通過對定窯工藝成型、釉面呈色、燒成氣氛及原料的分析,從工藝裝飾中找線索,總結出與定窯工藝形成有關的11個文化特徵,發表在《定窯研究》一書中。本文摘引部分關鍵字,希望能給定窯的辨偽提供一些參考。
一:米黃色(定窯呈色)
定窯白瓷,其呈色是各具特徵,有偏白色的、偏青色的、偏黃色的。定窯恢復之初有人認為定瓷呈米黃色,並以此作為辨別真假和進行仿製的唯一標準,這種觀點實際上是錯誤的。由於古代的原料選擇、配方比例以及焰火的溫度控制完全依賴人工,且定瓷的生產還會受到不同時期氣候等客觀條件的影響,因此,定瓷究竟是米黃色、青白色、象牙白還是乳白色,是白中泛黃,還是白中泛青,不能一概而論,不能僅以此來進行判斷。
二:淋釉(淚痕)
定瓷淋釉俗稱淚痕。清代《南窯筆記》說:“出北宋定州造者,白泥素釉,有涕淚痕者佳。”它是定瓷生產工藝過程中所呈現的一種自然現象。主要形成原因是由於器物在施釉時釉層重疊聚集,經過燒成熔化而形成不同形式和顏色深淺不一的釉縷。凡一應產品到出窯為止,都不可避免地呈現出來。千百年來,淋釉一直被認為是鑑別定窯真偽的一大特徵,而被仿製者抓住不放。仿製者一般故意將施好器物,進行彈點或筆塗,使形成淋釉。用這種方法形成的淋釉,缺乏神韻,沒有那種原始的淳樸的天真美。稍有一點鑑定常識的人,都能看出來是仿製品。
三:生辣感
生辣感是人們對定瓷外觀鑑賞的一種習慣稱謂,體現著定瓷凌厲錚然的風格和明麗蘊涵的氣質。由於定瓷泥料練制細膩、精純,可塑性較好,且骨架性強,凡成瓷器物,都會給人一種剛勁、堅銳、俊逸的精神感覺。同有些陶瓷的圓熟、甜媚、滑膩、松綿相比,具有明顯的區別。
刀痕,也是定瓷產品外觀生辣感的特徵之一。古代定瓷生產,凡轆轤成型後,從修坯、整形、剮足都離不開刀子,故稱定瓷生產為刀子活。古代定瓷不論何種器物,凡是轆轤旋轉作出的,其壁面都不約而同地帶有強弱不等的刀尖旋削紋。這種刀痕的形成,是在拉坯過程中自然留下的,它的不規則和有致的分布,使定瓷別具味道,使產品更具有靈氣、具有生辣感。
四:刀線
刀線是裸露於定窯器物外部壁面的一種自然痕跡,僅見於盤、碗、瓶、等圓體器物中。凡這種器物都要經過拉坯和修坯,刀線的形成,均為修坯過程中的一種自然留存。不過,通過一些存世的珍品看,檔次較高,藝術品位較強的留有刀線較少,檔次較低或一般產品則有多有少。
最初,仿製者對定瓷器物中的刀線認識不夠,總想修得光滑,不敢也不願留下這些刀痕。即使修坯時撫不平,在施釉前加一道水抹工序也予以擦掉。結果,最能表現定窯藝術個性和傳達人文精神的特徵遽然消失。今天看來,它已成為體現定窯藝術品位及其價值不可缺少的文化特徵,具有名副其實的大朴不琢之美。
五:芒口  
芒口,俗稱毛邊,是指盤、碗在入窯燒制前去掉釉的一圈邊口所露的胎骨。這是定窯歷史上所形成的一種工藝特徵。定瓷之芒口,的確引起皇室階層及社會消費者非議,但定窯並未因此而改變這種歷經千辛萬苦才獲得的工藝成果,而是以芒口鑲金鑲銀、鑲銅再次走向市場並復入皇室,引起皇室的珍重,稱為金裝定器
芒口生產很考究,決非隨意去掉一圈釉了事,而是內寬外窄,一陽一陰,陽寬陰窄。按器皿大小件而定,陽面剮去2-4毫米,陰面剮去1-2毫米,定有規則,行按要求,輪上操作隨心,藝術風格自成一脈。芒口的要求同器物上的刀線產生一樣,要求自然、順暢,忌諱模糊臃腫或做作行為,旨在用刀工體現定窯瓷器芒口的天真爛漫。除去器皿本身不談,只看這些芒口處理效果,就知道這件器皿品位及製作該件器皿的陶工水平有多高。
六:手工味
拉坯是定窯成型的主要手段,鑒於宋代定窯陶工的操作規程以及宋代拉坯機械,定瓷的手工味十足,尤以盤、碗、瓶、罐類的底足最能說明問題。這類產品的底足,不論是圈足,還是玉璧底都明顯地表現為幾個特徵:其一,不十分規矩,即器皿底足是半圈寬、半圈窄,器壁呈現為一邊薄一邊厚;其二,外糙內秀,定窯底足或說整個背部給人感覺比較粗糙,有的甚至能見泥屑粘連;其三,手掐紋,這是修坯過程中留下的特徵。這些特徵,才真正能體現手工味,也是現今仿製者最難以模仿的。當然,窯場尤其是官窯場人們還是想儘量去掉這些工藝過程中不必要的痕跡,利坯時儘量著正中心,以保持其整潔和雅致美。
七:底施半釉
定窯在古代生產中,器皿部分為底施半釉。即外底(指圈足內)呈缺釉現象。半釉面積不等,但都很自然,不存在任何做作行為。這種半釉的形成為器皿在施釉時因浸釉操作方法所致。通常是食指和中指並列掐住器皿足底部,拇指按住器皿邊口進行浸釉。產品在釉缸中瞬間即出,隨之仰置於平台上。由於食指和中指掩住了足底約1/2面積,使釉水不能浸入。這樣使足底形成自然缺釉。鑒於每個陶工當時具體情況及施釉時操作設施工作場地之不同,因而形成宋代定窯器皿施半釉的不同風格。
八:玉璧底
玉璧底,也稱玉璧形底,是定窯器物(類)底足形制處理的一種方法,唐、五代時多採用。不同器形的產品,不同體量的大小,其玉璧底的處理也不同,但風格表現無二。玉璧底,顧名思義,是把器物底部修整成像玉璧似的形狀。通俗一點就是在一個圓形底中間挖出一個2~3毫米深的凹狀小圓。更說白一點,不過是一種超寬底足。這種玉璧底器物,給人一種嚴肅鄭重的感覺,有表現器形沉穩和凝練的氣象,為定窯向圈足發展的一個特定時期的特徵。
九:珍珠底  
剔花留白處的一種處理方法。為表現剔花和印花裝飾的豐富感和生動感,使紋飾空白處不甘於空寥而常於其間加一些紋樣處理,珍珠底就是在這種要求下出現的。其作法是,用刻刀的一個邊角或用竹籤去勾劃成一個個小圓圈,中間凸起,整體效果如珍珠鋪砌一般。珍珠底的表現是根據產品體量的大小和花紋所留空間的面積進行處理的。珍珠的大小和疏密均按要求而定,或採用大小間以比襯,或按排列順序,或無規則等,都能為整個花紋形象增添一些富麗和活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