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講述99個人生道理》

《南懷瑾講述99個人生道理》

《南懷瑾講述99個人生道理》是對人情世故的深層解讀,對學問人生的精彩詮釋,對現實博弈的冷靜剖析,對巨人名利的本質診斷,對寶貴寵辱的人性點撥,對人生旅途的真誠關照,對得失心念的中肯期許。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談儒學,說道家,講禪宗,評世間百態,論人生種種。聽南先生的諄諄教誨,仿佛置身於歷史與現實交織的時空之中,恍然如夢,又如夢初醒。

內容簡介

南懷瑾講述99個人生道理》是筆者悉心研讀了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莊子講記》、《老子他說》、《孟子旁通》、《禪宗與道家》、《歷史的經驗》等著作後,採擷南先生文慧,意有所至,心有所悟,結合平素所想,雕琢文字,恣意成文。
南先生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解讀仿佛一顆顆光華閃耀的珍珠,筆者以一淺見為線將其串聯,滴水藏慧,將南先生的智慧箴言一一記錄,以期留住智慧的芬芳。

前言

上下五千年,縱橫幾萬里,經綸三大教,出入百家言。
南懷瑾先生究竟是國學大師,還是禪宗大師,抑或是道家真人?其實無論稱謂怎樣,都是對南懷瑾先生學問的尊崇。南先生博覽群書,博古通今,融匯中西學說,涵蓋諸子百家,被廣大學子視為曠世賢師。
南先生將歷史、人生融人各家經典學說之中,以經為本,以史為鑑,旁徵博引,以其淵博的知識,包羅諸子百家思想精華,熔中外古今學說於一爐,含英咀華,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本書系筆者悉心研讀了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莊子講記》、《老子他說》、《孟子旁通》、《禪宗與道家》、《歷史的經驗》等著作後,採擷先生文慧,意有所至,心有所悟,結合平素所想,雕琢文字,恣意成文。
本書立足於南懷瑾先生對國學典籍的講解梳理,從自身出發,在領悟先賢思想的同時,抽絲剝繭,匯集人生智慧,點撥人隋世故,以平凡的人生視角深入拓展,以讀書心得的方式記錄先生對生命的理解。南先生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解讀仿佛一顆顆光華閃耀的珍珠,筆者以一己淺見為線將其串聯,滴水藏慧,將先生的智慧箴言一一記錄,以期留住智慧的芬芳。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源遠流長,古典文化浩如煙海,文化的積澱猶如一部厚重的歷史巨著,令許多人望塵莫及。然而,南先生卻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將高深的國學娓娓道來,深入淺出,讓平凡的我們也能夠一窺傳統思想之深奧廣闊,體會中國文化深遠的生命智慧和文化底蘊。歷朝歷代對於傳統文化、歷史典籍都有著各自不同的註解,南先生博採眾長,又不落窠臼,以其獨特的視角評點歷史、解讀經典,為讀者勾勒了一幅深刻而廣闊的人生畫卷。南先生講解的人生道理,看似波瀾不驚,卻發人深省,他仿佛一座連線古今的橋樑,彌補了當今中華文化的斷層。數千年來,孔子、老子、莊子、釋迦牟尼等聖人高居聖壇之上,成為世人高山仰止、頂禮膜拜的神像,同時也蒙上了歷史的塵埃。南懷瑾先生百喻蓮花,指點人生,談笑揮灑中拉近了世人與先賢的心靈距離。
在南先生別具一格的講解中,你會發現,聖人們的形象與以往諸多學者經學中塑造的形象大相逕庭,仿佛是身邊循循善誘、學識淵博的長者在向你講述人生的道理,而這些源於他自身修養與學問的積澱,沒有故弄玄虛的高深莫測,有的只是平凡中的智慧閃光。
南先生對於經典的講解方式通常是剝離舊式註解,以經解經,在原文的邏輯性與連貫陛中找尋聖人的本意。因此,無論是儒家思想、道家學說,還是佛學經典,在其解讀中都可以找到先生自己的人生痕跡與思想光華。
本書中,南先生談儒學,說道家,講禪宗,評世間百態,論人生種種,聽著南先生的諄諄教誨,你仿佛置身於歷史與現實交織的時空中,恍然如夢,又如夢初醒。精選出的99個人生道理均提取精彩小節而為章,由點及面,揮灑人生哲理。有對“人隋世故”的深層解讀,有對“心兵”紛亂的理性告誡,有對學問人生的精彩詮釋,有對“出世”與“入世”的深入理解,有對現實博弈的冷靜剖析,有對世俗名利的本質論斷,有對富貴寵辱的人性點撥,有對人生旅途的真誠關照,有對得失心念的中肯期許。
本書融匯典籍中的精妙原文、南先生的發散點評,以及筆者的一時感觸,自成一文,以筆者的心耳聆聽思索大師對於經典文化的讀解,力求借南先生的慧眼於傳統文化中尋覓人生的新意。
南懷瑾先生仿佛一方清明空谷,豁達空靈,筆者但求幾分智慧回音,縈繞心間,與君共享。

精彩書摘

第一章“人情世故”的深層解讀:
“人情世故”的深層解讀:
究竟何為人情世故?明朝詩人楊基在《聞蟬》中寫道:“人情世故看爛熟,皎不如污恭勝傲。”南懷瑾先生對於“人情世故”的理解卻有著更深刻的寓意:不是簡單的圓滑處世,不是假意的虛偽逢迎,不是單純地屈服於現實,而是真正懂得生活的意義,安詳地走完自己的人生。
南先生指出,其實,不管是為政或做事,都要靠人生經驗的累積,懂得“人隋世故”,方能自在做人。“人隋”是指人與人之間融洽相處的感情,“世故”就是透徹了解事物,懂得過去、現在、未來,懂得人,懂得事。
南懷瑾先生藉助孔子的一句感慨,點撥了人『青世故的真義。“子日: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南先生解釋,孔子說十五歲的時候,立志做學問,十五年後,根據他豐富的經驗,以及經歷過的人生磨鍊,到了三十歲,做人做事、處世的道理就“立”住了,然而,這時候心理還不穩定。到了四十歲,才真正沒有任何疑惑,但這是對形而下的學問人生而言。再加十年,到了五十歲,才“知天命”,天命是哲學的宇宙來源,這是形而上的思想本體範圍。到了六十歲,好話壞話儘管人家去說,耳中經過心中自定,毀譽不搖,明確是非善惡,對好的人覺得可愛,對壞的人,更覺得要幫助他,使其成為好人。然後再加十年,到了七十歲,才“從心所欲”,而又不超過人與人之間的範圍。
法國里昂有一位年逾古稀的布店老闆生命垂危,臨終前,牧師來到他身邊。老人告訴牧師,他年輕時很喜歡音樂,曾經和著名的音樂家卡拉揚一起學吹小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