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日處州禁競渡》

《午日處州禁競渡》

《午日處州禁競渡》是明代戲曲作家湯顯祖寫的一首詩。詩文描寫了面對賽龍舟的情景,而生出對屈原的懷念。

原文

午日處州禁競渡

明朝湯顯祖

獨寫菖蒲竹葉杯,蓮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甌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

注釋

①午日:每年農曆五月的第一個五日,即五月初五端午節,民間有競渡活動憑弔屈原

②處州:隋唐時舊名,明代為處州府,今浙江麗水市,轄遂昌、縉雲、青田、龍泉等9縣市。此詩當作於官遂昌知縣任內。

③菖蒲:水生草本植物,根莖可供藥用泡酒。喝菖蒲酒是端午習俗之一。

④蓮城:即今浙江麗水城區,當時為處州府府治。

⑤甌江:浙江東南部的一條江,流經麗水,至溫州入海。

翻譯

屈原投江後,後人以多種形式來緬懷憑弔,競渡是其中之一。這首詩反其意而寫。大意是說:我剛剛從蓮城踏青回來,只在家置備了菖蒲、竹葉和雄黃酒,我覺得這樣就可以過端午了。我明知屈原不是沉溺在我們的甌江,何必要勞民傷財以如此豪華的龍舟競渡來憑弔屈原呢?

賞析

湯顯祖此詩寫禁止競渡,別具一格。但是,需要強調,湯顯祖對屈原不是不尊敬。湯顯祖歌詠屈原的詩句很多,其景仰之情,溢於言表。《湘竹篋子》詩云:“細紋如浪翠勻黃,遠寄精瑩亦大方。遇有楚騷文字貯,屈平終不負瀟湘”,意思是:這樣精美的湘竹篋子,只有《離騷》才配用它貯存,由此也可見證湯顯祖對屈原著作的珍愛。儘管如此,作為父母官的湯顯祖,生怕增加百姓的負擔,深怕擾民,不可過分作競渡之戲。

作者

湯顯祖(1550~1616) 明代戲曲作家。字義仍,號海若,又號若士,晚號繭翁,自署清遠道人。江西臨川人。他是中國文學史上和關漢卿王實甫齊名的戲曲家。他作有傳奇《牡丹亭》、《邯鄲記》、《南柯記》、《紫釵記》,合稱《玉茗堂四夢》。《牡丹亭》則是他的代表作。他在中國和世界文學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