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的智慧Ⅱ-修好這顆心》

《包容的智慧Ⅱ-修好這顆心》

《包容的智慧Ⅱ修好這顆心》以台灣佛光山開山宗師星雲大師和香港鳳凰衛視行政總裁劉長樂先生的對談為主線,圍繞“才氣”與“財富”、開創人生格局、忍辱與捨得、讀書明理及義利問題等展開討論,風格與第一本書既相承相續,又加入了大量全新的內容。

基本信息

圖書簡介

《包容的智慧Ⅱ-修好這顆心》《包容的智慧Ⅱ-修好這顆心》

《修好這顆心》星雲大師劉長樂先生繼07年合作《包容的智慧》後的又一次智慧互動。平易之處與我們交流人生的閱歷,世間的故事,生活的感知,從心治、義利、篤學、慈愛到忍辱、捨得、財富、格局。書中觀點和態度更加與時俱進,也更入世、更實用、更貼進讀者的生活,而故事也更幽默、更動人。這也就決定了它在風格上的時代感。會讓讀者進一步的體會古老東方哲學與現代都市人呈現出的完美交融。

作者簡介

星雲大師,1927年出生於江蘇揚州,12歲剃度出家,21歲時出任南京華藏寺住持,授記為臨濟宗第48代傳人。1949年赴台灣,1967年創建佛光山,廣設道場和佛教學院,培育佛教人才,主張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1991年成立國際佛光會,被推為世界總會會長。於五大洲成立170餘個國家地區協會,成為全球華人最大的社團。著有《釋迦牟尼佛傳》《星雲禪話》《迷悟之間》《包容的智慧》《星雲大師講演集》《佛光教科書》《往事百語》《佛光祈願文》《捨得》《寬心》等。劉長樂,1951年出生於上海。鳳凰衛視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全國政協第十一屆委員會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常務理事、中國佛教學會特邀顧問、香港太平紳士。20世紀80年代初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曾任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高級管理人員,1996年3月創立鳳凰衛視,獲頒香港城市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擔任南京大學校董及復旦大學、南開大學等多所高校的客座教授。著有《東西論劍》《再造天堂》《包容的智慧》(與星雲大師合著)等。

目錄

第1部分代序

84年前,我出生在江蘇揚州一個貧苦的家庭;73年前,我很幸運地在南京棲霞山寺出家;61年前,我隻身到了台灣。現在,我在84歲的時候,能夠通過《修好這顆心》和各位讀者見面,感到緣分是很重要的。
1.這顆覺悟的心

第2部分人生是一條激流(序章)

人生是一條激流,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舵手。凡事都不是命定的,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地改變自己的命運。今日脫下襪和鞋,不知明日來不來!弱者等待時機,強者創造時機。懂得變通,不通亦通。明白無常的道理,就會肯定自己的未來,做自己因緣的主人。
1.人生的真相

2.與生活的激流融為一體

3.明知是“空”為何還要奮鬥

第3部分心治

心正則一切皆正,心淨則一切皆淨。治人先治心,心治則身治,身治則一切皆治。不是用規矩來要求人,是尊重、包容、平等,彼此立場互換,要讓人“感動”後心甘情願地發心奉獻,是一種“無為而治”。
1.為了熱愛而來

2.“內行”管“內行”

3.啐啄同時

4.對屬下要能懂他

5.管理學的“學分”

6.女性之德,引我向上

第4部分義利

“義者,宜也。”義可以養心,利可以養身。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孔子說:“見利思義”,“義然後取”。不是你的,你拿走,就是不義。合理的分配就是“義”。銳氣藏於胸,和氣浮於面。才氣見於事,義氣施與人。

1.銳氣藏於胸,和氣浮於面

2.孝乃成大事之本

3.不是“關係”,是“因緣”

4.“誠信”是金字招牌

5.學習當一個勇者

6.一碗熱湯麵

7.將心比心,怨親平等

8.“我”就是自己的貴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