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葷》

《動葷》

《動葷》是尹守國編著的作品,由中國社會出版社在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該書敘述的是一家五口在大年夜裡發生的故事。爺爺為讓大孫子早日“動婚”,告訴他搬葷油罈子,沒想到讓小孫子搶了先。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合莊的浮世繪中刻畫著鄉土的精魂
遼西的大平原上高揚起民族的圖騰
在母親田野的蔥鬱中
任何一株茁壯的莊稼
都是我的親兄弟
我不過是
母親種在火炕上的
一棵玉米或者高粱
山河的夢想
從來就是基於大地的腳印
印是高昂的民族魂
是過去的堅韌
在今日的呈現
印是多元的文化石
是濃郁的鄉情
在心裡的深遠
印行走在廣袤的大地上
是鄉間的溫暖
回歸故土的光榮
百位農民作家
百部農民作品

作者簡介

尹守國 1967年出生於遼寧省建平縣黑水鎮一棵樹村。高中畢業後,種過地、當過代課教師、打過工、做過小生意。現在仍奔走於城市與鄉村之間,過著亦農亦商的生活。
1988年開始詩歌創作,2000年出版詩集《風蝕歲月的遺痕》;2002年加入遼寧省作家協會;2006年開始小說創作,有多篇作品被《小說選刊》、《新華文摘》等轉載並收入到年度選本;2009年成為遼寧省作協簽約作家。

媒體評論

黑土地的厚重與坦誠,鄉土守望者的焦慮與期待。農民的審美視角對鄉土世界進行了近距離的觀察,筆下呈現了一種近於赤裸的真實,塑造了一群可愛的新農民形象。
——中國小說學會常務理事、評論家、渤海大學教授 王科
在默默的藝術實踐中,尹守國探索著鄉土社會的真意。而且他果然發現了真意,那就是鄉土社會即人情社會,他的作品表現出人情社會的方方面面。
——青年評論家、《小說選刊》編輯 魯太光
尹守國的小說,在內容和語言上,達到了雙重的返璞還淳;為底層寫作,他創製了晶瑩靈動的文本。
——評論家 秦朝暉

目錄

花幡/1
榆樹保衛戰/7
有關香瓜的記憶/16
鬼子來了/24
趙國彬的夢/31
種羊/43
換親/52
趙奎家的柴垛/64
尋根/75
紐帶/81
李聞名品酒/89
守金守銀/96
動葷/107
垛口/115
求雨/126
宋瓷大碗/137
金子/149
曹大牙的傑作/159
劉三娘上山/169
左鄰右舍/179
啞子人生的幾個片斷/190
村民組長王儉的五月/201
對門的目光/215
假藥/224
喜喪/234

前言

由中央文明辦、民政部、文化部、新聞出版總署、國家廣電總局、中國作協等六部門組織的“情系農家,共創文明”系列公益文化活動之一——百部農民作品陸續出版了。這些作品,浸潤著農村改革發展的雨雪風霜,散發著神州大地的泥土芬芳,書寫了新中國建設成就的無比輝煌,表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令人為之自豪,令人為之驕傲!當前已經推出的作品由小說、散文、詩歌、故事、戲劇、書畫等組成,堪稱體裁多樣。這些不同體裁的作品,從不同的側面、不同的角度,忠實地記錄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農村所發生的天翻地覆的偉大變革,是新中國農村滄桑巨變的生動寫真,是當代農民鮮活形象的人物圖譜。通過這些農民作家的作品,我們不僅看到了60年來我國農村發展的清晰走向,更令人欣喜的是,我們還看到了在物質方面逐漸富裕起來的農民,已經開始了新的精神文化追求。在新中國的創作史上,還很少有過這樣全方位展示農村文化建設成果的集群式作品;在新中國的出版史上,也很少有過這樣成規模出版的農民作者的系列佳作。因此,僅從這個角度來審視,這些作品集中出版的意義就不容小覷。

精彩書摘

花幡
麥子剛剛開始灌漿,跟喜就跟丈夫趙輝商量,說等打完麥子,咱們裝幾袋給帶弟送過去,省得到時候人家提出來就不好看了。趙輝搖著頭說,帶弟不過就是那么一說,你還當真了。你給她送去,她能要啊,真送去了,她一氣之下再讓我扛回來,你們姐妹拿我當驢使喚?跟喜沉著臉子,說要不要那是她的事,反正咱們得送,誰叫咱們沒兒子來呢?人家兒子給咱爹扛幡兒了,咱就得給人家麥子。
跟喜和帶弟是親姐妹,帶弟是妹妹,比跟喜小兩歲。王力這輩子就這兩個閨女,他老婆生完大閨女後,他就盼著下一個能是兒子。王力認為生閨女不算啥,生兒子才是喜事,所以,他就給大閨女起了跟喜這么個名字。
二閨女又出生了,王力仍舊痴心不改。他給二閨女起名叫帶弟,便把希望寄托在第三胎上。可自從生完帶弟後,無論王力半夜三更怎么努力,他老婆的那塊田地里,再也沒有出苗的跡象。眼看著跟喜都二十歲了,王力也沒盼來個兒子。他在失望之餘,便把莊上的趙輝招進家裡,當了養老女婿。
去年三月初五,王力突然發病。早上起來,他說有點肚子痛。跟喜娘說,備不住是著涼了,就給我燙上一壺酒。王力喝過酒,疼痛反而加劇了。跟喜兩口子便找車把他送到鎮醫院,做過一通檢查,大夫確定是肝癌晚期。王力在醫院治療半個月後,大夫悄悄地對跟喜說,出院吧,回去準備一下後事。
王力出院的那天晚上,他把跟喜兩口子叫到跟前,說他死後唯一的願望,就是想要一竿花幡兒。
在合莊人的眼裡,幡兒是一種象徵,就像古代將軍身後的旗幟一樣。出殯的隊伍走在大街上,圍觀的人們,不去談論棺材的質地價格,他們認為棺材就像一個人家的房子,只能說明這個人家的貧富程度;他們也不去看花圈的多少,他們認為花圈只能說明這個家和親友相處的好壞;甚至沒人在意出殯的排場,這裡有句老話,叫窮兒不可富葬。他們看的只是幡兒,他們認為只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