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藝術史(一)》

劍橋藝術史(一) 內容簡介

《劍橋藝術史》(一、二、三)總計7卷,分別介紹西方美術史上的希臘羅馬、中世紀、文藝復興、17、18、19、20世紀等7個時期。此外還附有繪畫欣賞一卷。雖然分卷較多,但每卷只有四五萬字,插圖約百餘幅,因而全書貫穿了簡明扼要的特點,對各時期美術發展的大勢和主要特徵剖析甚深,所論列的代表作品都有精美的插圖,但又不求全備,以免語焉不詳。《劍橋藝術史》深入淺出,為初學者提供了很好的讀物;既有引導入門之功效,又體現了劍橋所代表的高度學術水平。是藝術史著作中的名篇。本書是《劍橋藝術史》的第一冊,著重介紹的是希臘羅馬、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

美國哈佛大學考古學教授喬治・N・A・漢弗曼對蘇珊・伍德福特的這本書的評價是:“計畫周密,文筆生動……評論不同凡響,許多簡明的結論閃耀著真知灼見……總之這是一本給人才智的、能引起研究興趣的、有教育價值的書。”

劍橋藝術史(一) 本書目錄

希臘和羅馬
中世紀
文藝復興
導言
第一部分 古風與古典時期:進步與問題
1 立式雕像
希臘人
希臘人和埃及人:風格與技術
進步的風險:古風時代的男子立像(公元前650―前490年)
新的手段,新的風格:公元前5世紀早
期的青銅鑄像
偉大的膽略,眾多的問題:早期古典雕像
古典的解決辦法:坡力克利特的“持矛者像”
風格與情趣:著衣的女性雕像  
   古風和古典雕像的趨勢與發展
2 希臘神廟和它們的裝飾
四種流行的地基方案(平面圖)
兩種基本的立視圖:多立亞式和愛奧尼亞式
需要裝飾的空間與裝飾形式
山牆及其問題
排檔間飾:少而精的人像
中楣:設計的困難
古典早期和盛期的風格對照
3 繪畫與彩陶
牆壁上和嵌板上的繪畫
陶器上的繪畫:開端
希臘陶器有哪些用途
公元前7世紀時的新興趣
生動表述故事:黑像瓶畫技法
追求新的效果:紅像瓶畫技法
空間的幻覺
有關藝術的文字資料
第二部分
公元前4世紀和希臘化時期:革新與仿造
4 雕刻
古典時期的衰落和希臘化王國的興起
公元前4世紀雕刻的新傾向
女性裸體:藝術的新主題
希臘化時期的新問題:空間中的群像
希臘化的多樣化:新的主題――外邦人和群像
舊構圖中的新戲劇
對昔日經驗的運用和濫用
希臘化時期的貢獻
5 繪畫
資料來源及其價值
公元前4世紀及其遺產
希臘化的成就:新的題材和背景
6 建築和設計
住宅:私人生活中的新的奢侈
劇場:演員位居首要
聖殿:複雜的統一
第三部分
羅馬世界:對希臘遺產的採納和改造
7 羅馬的雕像和浮雕
羅馬帝國的形成
肖像:人的特徵
羅馬人的肖像與希臘人的形式
有關歷史的浮雕:事件的特徵
作為個人的個性的浮雕:石棺
8 羅馬的繪畫
希臘對羅馬繪畫的啟示
地道的羅馬繪畫的例子
羅馬的壁畫:四種龐貝的“風格”
9 羅馬建築:適應和演變
房屋和神廟:人與神的住處
從劇場到圓形競技場
作為世界統治者的世界建築

……

劍橋藝術史(一) 文章節選

世紀結束時的不安與嘗試

文藝復興的開端以一些新發現為標誌,但它們只是少數藝術家的成果。到 15世紀中期,更多的人加入運動,使運動更為豐富,文藝復興的影響也擴大到整個義大利中部。這時可以看出有兩個主要的發展方向,一個遵循比較富於創造性、試驗性的佛羅倫斯路線,其開創者是勃魯奈勒斯契、馬薩丘和多那大羅;另一個則追隨皮埃羅・德拉・弗朗切斯卡,從中發展出安布利亞畫派,發展出培魯基諾(Perugino)的穩重的藝術和拉斐爾的完美的藝術。

但至少在理論上,所有藝術家都宣稱他們屬於那種證服自然法則的藝術,宣稱他們是從古典藝術中吸取靈感的,這種藝術在過去一切藝術中是他們承認的唯一以讚美人和自然為根本而和他們自己相接近的藝術。

所有藝術家都追求新風格,它們當中有透視畫法的大師烏切洛(Ucello)和弗拉・安哲利科這位多明我會的托缽僧,他在聖馬可修道院留下一幅幅取自福音的壁畫,具有勃魯奈勒斯契式的明快建築背景,和最純粹最狂熱的宗教熱情;有菲力波・利比(FilippO Lippi)這位專畫迷人的聖母聖嬰、幾乎使他們精力過於旺盛、從而有一種不可抑制的生活樂趣的畫家,以及盧卡・德拉・羅比亞(Lucadella Robbia)、德西德里奧・達・塞蒂尼亞諾(Desiderio da Settignano)和羅塞里諾兄弟(Rose llino),這些繼承著季培爾蒂和多那太羅的偉大成就的雕塑家。

但在五六十年代時,一切創新和試驗仿佛都停滯不前。利比的聖母畫背景中絢麗多彩的阿諾河風景透視,到戈佐利和巴多維內蒂(Baldovinetti)手中,就成了矯揉造作的模仿,安哲利科和盧卡・德拉・羅比亞的聖母和天使被仿製成沒有感情,沒有深度也沒有憐憫的毫無生氣的作品。羅比亞家的第二代人試圖仿效盧卡那出名的彩釉燒陶宗教作品,但只造出暢銷易賣的商品而不是舉世無雙的藝術品。看來事情總是這樣:在一段傑出的時期之後,會出現一個只知模仿和矯揉造作的時期。 到15世紀最後幾十年,佛羅倫斯才又出現一個創新的浪潮。也許,在華麗者洛倫佐作為佛羅倫斯文化開創一個更貴族化卻又更成熟的階段時,這就是一種迴響吧!

三個偉大金匠的藝術:波拉約洛

在那些尋求新方向的人中,最早也是最活躍的要算波拉約洛,一個金匠家出身的人,也許還當過多那太羅和安德烈・德爾・卡斯泰格洛(Andrea del Castagno)的學生。他最初以金匠為業,後轉向雕塑、繪畫和鐫刻。一個人有這么多技巧在文藝復興時與其說是偉大藝術家的共同特徵,不如說是出自試驗的需要。波拉約洛大概是想試一下各種技藝,並把他在繪畫中發現的幻覺效果運用到金屬作品上來。

這表現在他的《海格立斯和安泰》中,1475年前後他用雕塑和繪畫兩種形式創作這同一題材。作品中有輕快而始終移動的線條,有準確卻不斷變換的方位的體形,作者通過這些來探索和表現兩種相反的力――攻擊和反抗。風景線條不是向正好處於兩人中間的畫面中軸後部聚合,而好象要突出到框線外面去。兩幅作品都記載著藝術家探求新路的孜孜以求的精神,而青銅塑像上的光線在閃爍的四肢上搖曳跳躍,仿佛是一次爆炸後傳向四方的回聲。

這種犀利的探索性線條到15世紀末將會左右佛羅倫斯的藝術,我們在波拉約洛的後期傑作《無名女士像》那裡又見到了它。這裡,畫家的探索從空間運動的張力轉向人體構造本身,畫中這位不知名的婦女雖說是用古典式側面頭像表現的,卻表現得極為機靈,似乎對畫家在場作出反應。波拉約洛表現了由她微微隆起的背脊和向相反方向微微變曲的頸脖所組成的向上線條,抓住她敏感迅速的反應特徵。線條然後順著她任性而多曲的臉孔向里,從向後縮的下嘴唇到堅毅的下巴,下巴的稜角然後又和兜住耳朵、框緊頭飾的三角薄饅相呼應。波拉約洛的畫筆划過女士的臉孔,就好象深刻的心理分析划進人的心靈一樣。

現在文藝復興進入了一個新的成熟階段,因為人們用新方法來發掘人類更有生氣的方面,試圖用越來越巧妙的手法表現那一瞬間。人們已熟知物質的一切,現在他們向精神世界開發了。他們在尋找一種新方法,用神態和動作的細微變化來體現精神世界。

變幻的光線和方向在追捕敏感的臉上剛掠過的細微變化,最細的網路也難蓋住一個女人脖子上跳動的血管,或胸脯下搏動的心臟。對“知微覺細的藝術家”來說,這些都是新的藝術表現形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