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他方能利己》

《利他方能利己》

懷抱感恩之心生活,秉持利他之心工作做一個利他的員工!做一個利他的人,你將更成功、更幸福!所有公務員、公司員工的行為準則。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利他員工的成功理念:
·忠誠是立身之本,責任是成長之源;
·問題止於責任,成功源於認真;
·小事證明能力,細節體現素質;
·工作沒有任何藉口,執行不講任何理由;
·懂得領導他人是本事,學會被人領導是藝術;
·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成敗
·職位有高低,責任無輕重;工作有分工,事情無大小;
·信賴領導是最好的理解,信任下屬是最好的管理;
·“合格品”曇花一現,“優等品”職業常青
·信賴領導才可以被領導信任,關心企業才可以被企業關愛。

內容簡介

忠誠是立身之本,責任是成長之源
問題止於責任,成功源於認真
小事證明能力,細節體現素質
工作沒有任何藉口,執行不講任何理由
瞳得領導他人是本事,學會被人領導是藝術
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成敗
職位有高低,責任無輕重;工作有分工,事情無大小
信賴領導是最好的理解,信任下屬是最好的管理
“合格品”曇花一現,“優等品”職業常青
信賴領導才可以被領導信任,關心企業才可以被企業關愛
……

作者簡介

邱慶劍,出生於四川省中江縣,現居成都。著名作家、詩人、資深管理諮詢專家,曾在數家大型集團公司歷任人力資源總監、財務總監、市場總監、行政總監、總經理和董事長助理。
堅持原創寫作,在國內出版企業管理、勵志和文學著作68部,海外出版7部。《忠誠勝乾能力》、《你為什麼工作》、《螞蟻為王》、《財富數學》、《高中狗、本科雞與博士貓》、《節稅工程——顛覆傳統納稅籌劃》等作品取得良好的反響。

目錄

第1章煩惱皆因利己生
放低重心,降低期望
利己沒錯,但要約束
人生不是為自己
少比較、少計較
第2章利他方能利己
只有感恩並不夠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獲利的前提:讓他人獲利
工作法則:我是來奉獻的
生意法則:我是來幫你的
別人願意用你證明你有價值
第3章職場寶典:做一個利他的員工
聰明人懂得幫老闆賺錢
公司的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
做一個懂得服務的員工
被埋沒才有發芽的機會
承擔責任不是吃虧
能多做事情是幸運的
讓每一個人都認同你
第4章行銷聖經:把麻煩留給自己
敢於放棄,才能收穫
先利顧客,再利自己
目的是利己,手段是利他
為顧客省錢,你才能賺錢
做得比承諾得更多
不要只為銷售而服務
把麻煩留給自己
第5章快樂人生:把他人利益放在第一位
分享,才能持續地享有
自降“身價”,贏得“身份”
助人者,人恆助之
付出一定有回報
讓付出成為一種習慣
勝利,不是要打敗對手
附錄A利他員工的50個成功理念
附錄B職場巔峰人士的10項修煉
附錄C利他方能利己訓練遊戲
·查看全部>>

前言

有兩個人。
兩個人都一生追求幸福。
一個人的做法是千方百計地剝奪別人的幸福來使自己幸福。一生中,他侵占了無數人的財產,拆散了無數幸福家庭,占有了不少良家婦女,從而家私億萬,妻妾成群……可以說,別人有過的,他都有了;別人沒有過的,他也有了。他應該幸福了吧?但他一直也沒有感到過幸福。從他想幸福的那一天起,他便生活在恐懼之中——總有不少人反抗他,想要殺死他。最後,他死於被他推向不幸的人之手。
而另一個人的做法則是給人以幸福,從而使自己幸福。一生中,他的足跡遍布天下,用他的智慧讓許多人殷實富有,讓許多家庭幸福溫馨。終其一生,他沒有家產,沒有妻室,僅兩袖清風,一肩明月——他應該是不幸的了吧?不,他一直都感到十分幸福。他所到之處,幸福的人們都十分熱情地接待他,十分敬重他。
這兩個人是誰?前一個是暴君商紂王,後一個是釋迦牟尼。他們迥然不同的做法和遭遇告訴我們:人生最大的幸福,不是建立在別人的不幸之上的“幸福”,而是建立在別人的幸福之上的幸福——我們自己要幸福,首先要讓別人幸福起來。
以上是我二十來歲時寫的一篇短文,當時發表在我家鄉的一份日報上。我想表達的主題是:只有建立在他人幸福之上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人生天地間,謀求幸福是每一個人的權利。千百年來,關於“什麼是幸福”和“如何實現幸福”的討論非常多,但關於“幸福建立在哪裡”的討論卻很少。
一個人剛剛出生時,其品性都是一樣的,即所謂“人之初,性本善”。但在成長過程中,每一個人所處的環境不一樣,從而形成了不同的價值觀,形成了不同的生命境界,這些不同進而導致了他們不同的行為。有的人通過造福社會和他人去實現人生價值,獲取自己的幸福;有的人通過坑害社會和他人的利益去獲取自己的物質財富,並在物質財富上實現他們自己所認為的幸福。前一種人的手段,可以稱為“利他”之後“利己”,後一種人的手段則可稱為“害他”之後“利己”。
一個孩子擁有一個攝像機之後,感到非常幸福,他給自己錄了很多生活片段在攝像機裡面。
另一個孩子家裡很窮,沒錢買攝像機,但他卻非常想擁有一個。孩子的父親是一個小偷,他決心滿足孩子的願望。於是,每當潛入別人家裡時,他總是留心有沒有攝像機。
有一天,這位父親又一次行竊時,碰巧潛入了擁有攝像機的孩子的家裡。他把攝像機偷回去,並作為禮物送給了自己的孩子。但是,第二天,孩子把攝像機還給了父親。他對父親這樣說:“我看了攝像機里的錄像,覺得那個和我年齡差不多的孩子很幸福,但是,如果我們拿了他的攝像機,他就會很難過,我們應該給他還回去。”
孩子的話,讓父親感到很慚愧,從那以後,他再也不偷盜了。
“利他”思想,改變了這個以偷盜為職業的父親。人生在世,追逐利益和謀求幸福是一致的。如果你秉持利他之心去逐利,就可以持續地得到利益,可以得到更多的利益,可以心安理得地得到利益。懷抱一己私心去逐利則恰恰相反。
他人幸福是本,自己幸福是末;利他是本,利己是末。本書就是講述這種本末關係的。第1、2章講述利他的重要意義;第3~5章講述如何在職場、生意場中和為人處世中通中過“利他”實現“利己”;附錄中給讀者朋友奉獻了一些實用的工具,這些工具主要用於打造利他員工上。本書由邱慶劍、黃雪麗主創,其他著作權人包括黃雪麗、邱慶路、陳天保劉先明、邱慶輝、單鴻亮、王曉英、李旭、黃曉玲、陳春、李飛、伍婕、吳倫、雷紅梅。
利他方能利己,這不僅僅是善良的體現,還是成功的需要。但願每一位讀者朋友都能夠從這個理論中獲取工作及生活上的幫助。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有句話從誕生以來,就受到人們的譴責,那就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其實,這句話是不應該受到譴責的。我在本書“利己沒錯,但要約束”一節中已經講到,利己只是一種客觀存在,是沒有對錯的。
然而,儘管我在為“利己”正名,但我依然認為人生在世,不是為了自己。
在聽到我這樣說時,有不少年輕朋友馬上就來反駁我:“不對啊,人生在世,哪樣不是為自己呢?”
我們每一個人,都曾經規划過自己的人生目標。這些目標有的很具體,有的比較含糊。我要過上好日子,我要成為億萬富翁,我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我要成為一名卓越的工程師,我要成為一名政府官員……表面上看來,這些都是為了自己。
記得剛剛進入國小,父母和師長就對我們說:要好好學習,為自己的未來打下知識基礎。及至學生生涯結束,進入職場,領導和朋友勸導我們:要好好工作,為自己創造一個好前程。
我們學習上要爭個名次,獲取榮譽;工作上要創造業績、要拿獎金、要晉升職位。同時,我們心中還有許多夢想,這些夢想也是以自己為中心的,無論是成家還是成名,自己都是主角。除了功名利祿,我們還有身體健康的目標,活得健康,活得長壽,尤其是進人中年以後,身體方面的目標越來越被我們看重。
“為自己”充斥在我們生活中。但是,無論是哪一種“為自己”,分析其基礎,就會發現,這些“為自己”實際上是建立在“為他人”的基礎之上的。
你要成為有錢人嗎?你必須為社會、為國家、為他人創造一種價值,並且讓社會、國家和他人接受你這種價值,你才能成為有錢人,如商人提供商品、知識分子提供知識產品、科學家提供科研成果、藝術家提供藝術作品等。
你要成為科學家、政治家、藝術家或者其他什麼家嗎?你也必須通過“為他人”來實現。科學家造福人類,政治家為民眾謀取前程,藝術家為社會提供陶冶情操的藝術……無論哪一“家”,都不是自封的,而必須是他人認可的。
即使是身體健康這樣一個個人化程度極高的人生目標,也是通過“為他人”來實現的。一個人怎樣健康起來?就幾個字:心情平和,飲食有節,冷暖適當。那怎樣才能心情平和呢?一個只知道利己的人,是不可能心情平和的。當他們“得到”時,他們會欣喜若狂,自然不算平和了;而當他們失去時,又痛苦萬分,更稱不上平和了;一個人只有約束自己的利己之心,客觀理智地對待自己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時,才能做到平和。再看“飲食有節,冷暖適當”,這幾個字似乎怎么也和“為他人”扯不上關係。其實不然,你吃的穿的,是從哪裡來的?是從他人那裡來的,“有節”、“適當”就是不能任利己之心膨脹,不能奪取屬於別人的那份食物和衣服,不能天上、地上、水裡的都吃,要給其他物種留下生存的空間和權利。再看吃穿的結果,倘若你是有節制地吃,適當地穿,你身體健康,不會成為他人的負擔,難道不是“為他人”嗎?
我從中學時開始,就比較喜歡讀宗教故事。我發現,早在數百年前,我們的先祖們,就已經告訴了我們人生的目的是為了他人。比如,佛教說的“普度眾生”、“布施”等理念,就是“為他人”。只可惜凡塵中的人受各種欲望驅使,常常忘記這些理念,本末倒置地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了首位。
人生不是為自己,或者說,實現“為自己”的手段,必須是“為他人”。
少比較、少計較
煩惱皆因“利己”生,要約束自己的“利己”之心。那么,如何約束呢?
很多年輕朋友都曾經就這個問題詢問過我。
我的答案很簡單,就是“少比較、少計較”。
比較是人的一種本性,也是一種客觀存在。我們通過比較,來判別生存環境和條件,進而尋找到適合自己生存的環境和條件。如果不比較,人類同樣無法生存,無法延續。所以,比較是沒有錯的。
比較在前,計較在後。因為比較出了差別,才會計較好壞得失。計較是源於“利己”的本性,也是一種客觀存在,沒有對錯與好壞之分。
在嬰兒時期,我們就已經會比較了。他(她)通過比較,來判斷誰更關愛自己,誰更遷就自己,於是,他(她)就會更傾向於向誰討取關愛和食物。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開始比較自己的衣服,當別的小朋友比我們穿得好看,我們就會計較,就會難過。然後,比較的就更多了,比較學習成績,比較老師關心的程度,比較朋友的多少,比較錢的多少,比較房子的大小,比較汽車的檔次,比較老婆的長相,比較孩子的能幹程度……人生就在這樣的比較中一步一步走向黃昏。如果只是平靜地走過人生,也是不錯的。可比較之後,每每就要計較:我的錢憑什麼比他的少?我這么能幹,憑什麼聽他指揮?計較的結果是自己給自己找煩惱,自己給自己找氣受。
有一天,一位大學生在網上對我說他已經失去繼續活下去的勇氣了。我問他怎么了,他說他家裡很窮,自己也沒什麼本事,讀的大學不是重點學校,學的專業不是熱門專業,而且學得也不怎么好,畢業了恐怕連工作也找不到。
我當然是極力勸說他。我對他說,人生道路的確千差萬別,但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是豐富多彩的,都是值得的,只要努力了就都是無怨無悔的。為了讓他聽得更明白,我打了一個比喻:100個人從青城山的同一條道路上山,是不是每一個人看的風景都一樣呢?肯定是不一樣的,一是每一個人都看不全,二是每一個人看的角度都不一樣,三是每一個人的心境都不一樣,四是每一個人所遇到的天氣或季節都不一樣,怎么可能看到完全一樣的風景呢?但是,我和你看到的風景不一樣,你總不能否認我看到的風景吧,你看到的是青城山之美,我看到的也是!我並不比你差!
家裡窮,自己沒本事,讀的學校不好等諸如此類的因素,其實都是在比較的過程中否定了自己、肯定了他人,從而陷入計較的痛苦之中。家裡窮,但並不表明永遠窮,自己沒本事,可能只是某些方面沒本事,至於學校,就更不該去計較了,北大、清華出人才,難道其他學校就不出人才了?
這位大學生和我交流幾次之後,終於認識到了自己人生中也有許多的閃光點,自己也有諸多值得肯定的地方。於是,他調整了心態,並找到了努力生活的信心和勇氣。如今,他已經畢業了,他說他要先去一家公司努力工作幾年,學習公司經營管理的知識和技能,條件成熟時,再自己創業,徹底改變自己的命運。
有人曾經問我,你提出“少比較、少計較”了,為什麼不再徹底一點,乾脆提出一個“不比較、不計較”呢?
首先,不比較、不計較是不可能做到的。我前面說了,比較和計較,都是人的本性,是一種客觀存在,一點都不比較一點都不計較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即使那些得道高僧,也在計較“布施”的多少,計較悟道的深淺,計較功德的厚薄。所不同的是,修為很高的人,比較和計較都還沒到招惹煩惱的程度。
其次,一點不比較、一點不計較,不利於群體中個體的競爭,不符合“物競天擇”的自然法則。如果天下之人,凡事都不在乎,這個社會也就不可能進步了——連繼續存在下去的可能都沒有了。
少一分比較,少一份失落;少一分計較,少一份煩惱。人生要上進,更要學會肯定自己,肯定帶來信心,肯定帶來動力,肯定帶來好心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