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孩子》

《再見孩子》

《再見孩子》是著名導演路易·馬勒的經典作品,是發生在校園裡的故事。

基本信息

簡介

《再見孩子》《再見孩子》
此片是根據導演路易·馬勒童年時的經歷改編的故事,反映了一個法國兒童和一猶太兒童在德軍占領法國時兩人之間的民族感情,結尾處:已經和猶太兒童波卡建立起深厚友情的朱利安眼睜睜、淚眼朦朧的看著好夥伴波卡被納粹帶走(因為他是猶太人,等待他的結局就是死亡)時的情景,好夥伴最後深情又無比眷戀的朝著朱利安望去時的那種難捨的、對生活的依戀,對死亡的恐懼的少年的尚還稚嫩眼神攪的人心生疼生疼。

劇情

《再見孩子》 劇照《再見孩子》 劇照

本片反你映了一個法國兒童和一猶太兒童在德軍占領法國時兩人之間的民族感情,很能引起歐洲觀眾的共鳴。
這是一個發生在校園內的故事,主角朱利安兩兄弟辭別母親來到巴黎鄉間的一所寄宿學校。新學期來了一名叫波卡的同學,常受到同學的欺負,但朱利安卻發現他特別有藝術天才,他們之間感情越來越好,後來發現了他是一名猶太人,朱利安沒有揭發。不過,波卡還是被一名同學出賣給了納粹並被捉拿。

演職員表

《再見孩子》 劇照《再見孩子》 劇照

編劇Writer:
*路易·馬勒LouisMalle
演員Actor:
*GaspardManesse加斯帕·曼尼斯 GaspardManesse....JulienQuentin
*FrançoisBerléand弗朗西斯·貝爾蘭德 FrançoisBerléand....PèreMichel
*IrèneJacob伊蓮娜·雅各布IrèneJacob....MlleDavenne
*RaphaelFejtö....JeanBonnet/JeanKippeinstein
*FrancineRacette....MmeQuentinJulien'smother
*StanislasCarrédeMalberg....FrançoisQuentin(asStanislasCarréDeMalberg)
*PhilippeDespaux
製作人Producedby:
*路易·馬勒LouisMalle....producer(uncredited)
攝影Cinematography:
*RenatoBerta
剪輯FilmEditing:
*EmmanuelleCastro
選角導演Casting:
*JeanneBiras
*IrisCarrière....(asIrisCarriere)
藝術指導ProductionDesigner:
*WillyHolt
服裝設計CostumeDesignby:
*CorinneJorry
副導演/助理導演AssistantDirector:
* 馬修·阿馬立克MathieuAmalric....traineeassistantdirector
*PatrickCartoux....secondassistantdirector
*YannGilbert....assistantdirector

製作發行

《再見孩子》 劇照《再見孩子》 劇照

製作公司:
1.MK2Productions[法國]
2.N.E.F.FilmproduktionundVertriebsGmbH(I)[德國]
3.NouvellesÉditionsdeFilms[法國]
4.StellaFilms
發行公司:
1.VCLCommunicationsGmbH[德國](Germany)(video)
2.OrionHomeVideo[美國](USA)(subtitled)
3.OrionClassics[美國](USA)(subtitled)
其他公司:
1.Transpalux[法國]electricalequipment
2.ParisStudioBillancourt[法國]auditorium
3.StudioPhilippeSarde[法國]auditorium
4.Cinécam[法國]cameraequipment

上映日期

《再見孩子》 劇照《再見孩子》 劇照

《孩子們,再見》的上映/發行日期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香港HongKong2004年12月28日......(HongKongJewishFilmFestival)
義大利Italy1987年8月29日......(VeniceFilmFestival)
法國France1987年10月7日
義大利Italy1987年11月5日......(VeniceFilmFestival)
西德WestGermany1987年11月5日
美國USA1987年12月
瑞典Sweden1988年2月5日
阿根廷Argentina1988年3月10日
荷蘭Netherlands1988年4月7日
澳大利亞Australia1988年5月12日
芬蘭Finland1988年11月11日
新加坡Singapore1991年4月3日......(SingaporeInternationalFilmFestival)
愛沙尼亞Estonia2005年3月2日......(ManifestoFilmWeek)
丹麥Denmark2005年9月13日......(BusterChildren'sFilmFestival)
新加坡Singapore2005年11月4日......(TVpremiere)
土耳其Turkey2007年1月18日......(SineTekAvrupa)

幕後花絮

《再見孩子》 劇照《再見孩子》 劇照

根據導演路易•馬勒童揭年時的經歷改編而該成,反映了一名法國兒童和一名猶太兒童在德軍占領法國時產生的友誼,很能引起歐洲觀眾的共鳴。
影片節奏較慢,但細節豐富,充滿純真的,感情結局摧人淚下。
曾獲威尼斯影電節最佳影片和評審團特別獎、法國凱撒獎最佳影片、洛杉磯影評協會選為最佳外語片獎等多項獎,並在1987年奧斯卡金像獎中獲最佳外語片和最佳原著劇本兩項提名。

影片賞析

劇照劇照

馬勒的經典之作,可以看出這是一部對他很重要的電影,據說他是流著淚出席的本片首映式。影片有很豐富的層次,但表現手法很樸實。敘事很有法國電影的特色,就是略顯無序和凌亂。但在引導觀眾的感情上,本片做得非常出色。即使你一開始即可猜到結尾,最後仍然會被深深的打動。
影片的大部分篇幅雖然是在表現戰時學校的特殊狀況,不過沒有經歷過這段歷史的觀眾仍然會有很多的共鳴。比如少小離家時的不捨、紛亂吵鬧的課堂、不安分的壞孩子還有對稍縱即逝的年少時光的懷念……
影片的故事背景是有關納粹占領的法國與大屠殺的,但導演用了一個有趣的表現手法——就是片中的德國人大部分是彬彬有禮的,起碼不會極度的招致你的厭惡。而真正的醜惡都發生在法國人身上,那些同意與德國人合作的法國人身上。尤其是最後的告密者的設定,使得主題上升到了一個更寬廣的情感層次,有關不公、偏見與歧視,而不僅是關於國家和民族。
其實本片之所以被奉為經典,主要是你可以明顯的感受到,導演是在用他的生命來書寫這段故事。

導演簡介

路易·馬勒路易·馬勒

中文名: 路易·馬勒
性別: 男
國籍: 法國
出生年月: 1932年10月30日
去世年月: 1995年11月24日
所處時代: 近代
職業: 導演
成就: 新浪潮重要影人之一,擅長開拓新路子

法國導演,新浪潮重要影人之一,擅長開拓新路子。作品具有濃厚的個人特徵,主題常常涉及社會邊緣化問題,對性的描寫曾引起指責,但評論界認為背後具有更深刻的內涵。畢業於巴黎政治學院法國高等電影學院。1957年開始獨立導演故事片,處女作《死刑台與電梯》獲路易•德呂克獎,躋身新浪潮導演的行列。接著的《戀人們》載譽威尼斯電影節。1973年的《迷惘少年》把他的才華發揮得淋漓盡致。

榮譽

路易.馬勒後期的最佳作品《再見,孩子們》,以自己的童年經歷為線索,描述了二戰陰影下的孩子們。老導演以清新一如往昔的影像風格和詩情得到評論界和觀眾的一致稱讚,並獲得威尼斯金獅獎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影評

《再見孩子》 劇照《再見孩子》 劇照

路易.馬勒和雷伊皆非熟悉導演,印象中前者是擅長各種類型的全能手,既能駕馭《通往絞刑架的電梯》這樣藝術氣息加身的“經典好萊塢式”懸疑片,又能圓滑大膽的操縱《移情記》《烈火情人》一類勇猛的偷情題材,他沒有新浪潮那么張揚的氣質,卻懷著雷諾瓦詩意現實主義的人性關懷。而雷伊,首次接觸便是這部《孤獨的妻子》,幾乎可以形容為“慘烈”的英2修復版畫質和無話可說的翻譯,讓人對他的印象實在好不起來。
總評,兩部電影都講述了一些關於告別的故事:《再見,童年》既是一個少年與自己的童年告別,又是一個法國男孩與一個跟自己有相同愛好的猶太男孩永別;《孤獨的妻子》似乎是妻子與小叔子的告別,也是對曾經無所事事的家庭婦女生活的告別。即使是送別,卻不“總是離人淚”,悲憫的情緒卻由膽邊生。
推斷,無論少年成人,一場一場魚貫生離死別,都注定在完成至下一個驛站的旅途中前行著。路易.馬勒將這個故事安排在奧斯威辛集中營的年代,力圖歌頌少年時代衝破一切政治污染的情誼,片中對兩個種族對立的少年從敵對到相好的過程描寫細膩而真實,固定的長鏡頭調度將張力煲在封閉的構圖中間,使得成長的發酵在鏡頭之下自然完成。而雷伊顯然身處電影語言發端的早期,過多的採用了不甚圓潤的運動鏡頭以及學生作品味道濃重的變焦鏡頭,稍顯做作的刻畫著寂寞少婦的想像以及這個富有文學天賦的少婦的創作歷程,影片描述的簡單故事,在印度化並不明顯反倒是西洋化傾向的電影中,被演繹出了所謂“影響人類精神進步”的腔調來。待這些角色們在近兩個鐘頭的銀幕時間的尾端靜靜地凝視著鏡頭,我都能依稀感受到這種悲傷成為了心理年輪增圈的助長劑。

相關視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