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貓圖》

《八貓圖》是一本相聲劇本,由郭德綱編寫。

相聲全本

1 乙:這回我說一段相聲……
甲:(唱岔曲)“春至河開,綠柳時來……”
乙:這位也不知道是什麼毛病!
丙:(用嘴彈過板兒)
乙:嗬,還帶著弦兒來的。
甲:(接唱)“梨花放蕊 ,桃杏花開,遍地芽土內埋……”
丙:(用嘴彈過板兒)
乙:(攔)二位,二位,怎么意思?一個唱一個彈,我還說不說啦?
甲:你說你的,我們唱我們的呀。
乙:那多亂哪!我這場是相聲,您二位一唱,我就沒法兒說啦。
丙:你看台下坐著這么些位觀眾,有愛聽說的,有愛聽唱的,愛聽說的就聽低廉 ,愛聽唱的就聽我們唱,咱們是井水不犯河水。
乙:不成您哪!那也得等我說完了你們再唱。
甲:好吧,你先說,我們在這兒先等一會兒。
乙:這回我說一段單口相聲……
甲丙:(同時用手比劃意思對乙不滿)
乙:(發覺了)我說你們二位在這兒演無聲電影兒哪,指手劃腳地幹嗎哪?
甲:這回我們兩人沒唱呀?
乙:是啊,你們比唱還厲害!你們要想在這兒呆著就老實點兒,要不然你們就活動活動。
丙:合著跟你這兒呆會兒還得受限制!
乙:你們不會走嗎?
甲:得,這回我們不動行了吧。(一動也不動)
乙:我今天說一段X X X,這段就說明了……(發覺甲、丙)這倒好,這二位也不知道是哪兒的總是上這兒反省來啦。
丙:你說你的,就別管我們啦!
乙:我也得說得了哇,你們倆人二鬼把門一邊兒一個,這瞧著多彆扭哇。
甲:乾脆你也甭一個人說了,今天我們倆幫你說一段兒得啦。
乙:我可不怕你們二位過意,你們把相聲看得太簡單啦。
丙:本來嗎,你這相聲有什麼呀?
乙:有什麼?深沉大了,起碼你得精通說、學、逗、唱四門技術成哪。
甲:那我得跟您打聽打聽,您這“說”有什麼深沉哪?
乙:說點兒什麼得生動有趣味,有頭有尾,也甭管說多長的時間,得叫觀眾聽著不煩。
丙:“學”是怎么回事兒?
乙:“學”也是一套技巧,學什麼就得像什麼。俗語說得好,裝男像男,裝女像女,男女不像,不如不裝。
甲:“逗”哪?
乙:那更難啦,不論是南昆、北弋、東柳、西梆或西皮二簧、墜子、快板、大鼓、單弦、快書、岔曲兒,你得樣樣精通才行。
甲:那好啊,您別看我們說上不行,唱上我們行,這回我們兩人幫您唱一回得啦!
乙:你們幫我唱什麼呀?
甲:我們對於岔曲兒很感興趣,咱們就唱回岔曲兒得啦。
乙:唱岔曲你們二位行嗎?
甲:行嗎?要講究研究岔曲兒,也不論是現實的、傳統的、寫情的、寫景的、創作的、改編的、我可不是跟您吹,我會個百八十段兒的。
丙:我也會個幾十段兒。
乙:你們二位也甭吹,岔曲兒會個百八十段兒的不算新鮮,唱可是唱,咱們可找那新鮮的唱,俗的可就別唱啦。
甲:嗐!你放心,有的是。
丙:咱們比著唱,看誰會得多。
甲:咱們誰先唱
乙:讓你們先唱,我要先唱,回頭你們接不上來,歸我欺負你們。
丙:你先別賣撇邪。(沖甲)咱們倆人誰先唱?
甲:我先唱。(唱)“卸職入深山,隱雲峰受享清閒……”
乙:(接)“悶來時撫琴飲酒山崖以前……”《風雨歸舟》對不對,就您這玩意兒都臭街啦。
丙:噢,《風雨歸舟》臭了街啦,沒關係,這回我唱一個新的你接不上來啦。
乙:甭說大話,有能耐你唱!
丙:(唱)“有這么一個人兒,實在邪門兒……”
乙:(接)“背旮旯兒低頭不語兒,牙咬嘴唇兒,兩眼發直正出神兒。”這段叫《思想問題兒》對不對?就您這玩意兒,連我們那兒的三歲的小孩兒都會唱。
丙:你接上來就得啦,幹嗎說便宜話呀?
甲:(對乙)你也甭放份兒,那倆不是俗了嗎,這回我唱一個自己編的,你要再接得上來,從今以後我永遠不說會唱岔曲兒!

乙:好,你唱吧。
甲:(唱)“樹葉兒……
乙:(攔甲)您甭唱啦,就是以樹葉兒為題的岔曲兒呀,這都是光緒二十六年以前的岔曲兒啦,您還唱什麼勁兒呀!
甲:你先等等吧,你怎么見得我要唱以樹葉兒為題的岔曲兒哪?
乙:你剛才唱出樹葉兒來啦。
甲:即使我唱出“樹葉兒”來,唱樹葉兒的岔曲兒也多啦,有樹葉兒青、樹葉兒高、樹葉兒長,你準知道我唱的那個呀?
丙:對呀!
乙:我跟您這么說吧,凡以樹葉兒為題的岔曲兒我全會。
甲:噢,你全會,沒告訴你我這是自己編的嗎?你怎么能會哪?
乙:多咱哪!(向甲)你繼續往下唱。
甲:這不結了嗎!你聽著,(唱)“樹葉兒焦,樹葉兒飄搖……”
丙:(用嘴彈過板兒)
甲:(接唱)“豬肉鋪的耗子找煤鋪的耗子撂跤,招得那切面鋪的耗子把熱鬧瞧。豬肉鋪的耗子使了個得合樂,煤鋪的耗子使個大摜腰,招得那切面鋪的耗子哈(臥牛)哈哈笑,大耗子追著小耗子跑,嚇得那膽小的耗子往窩裡撓(nao)。”
丙:(用嘴彈曲尾)
乙:(大怒)行了,行,別彈了,你也別唱了!
甲:怎么啦?
乙:怎么啦!你是唱啊,你是拿我開玩笑啊?再一說你開玩笑得有地方,在私底下,你怎么鬧也沒關係,你在舞台上這不是成心耍笑我嗎!乾脆你們二位這么唱。我走行不行!
丙:你別走哇。
乙:我還不走哪,你也不聽聽他唱的是什麼。
丙:他唱什麼啦?
乙:啊……他唱的是……耗子。
丙:他唱耗子與你有什麼關係呀!
乙:我不愛聽。
丙:這都是沒影兒的事。(問甲)嗨,我說,怎么回事兒呀?
甲:是這么回事兒,他(指乙)素日把白衣服都穿成灰色啦,總不愛洗,偏偏又愛喝酒,倆眼睛老喝得通紅,有點兒鬍子不多扎煞著,因為這個,大伙兒給他起了一個外號兒。
丙:叫什麼呀?
甲:叫……叫耗子。
丙:(大笑)
乙:(急沖甲)這你就不對了,我托咐你多少回啦,不叫你拿我外號打哈哈!
丙:嗐!一個外號兒算什麼呀!
乙:那也分在哪兒說,今兒個當著大伙兒說,大伙兒一樂,你說我這臉往哪兒擱,再一說,你為什麼非在這個時候唱哪!
甲:現在不是正在除四害哪嘛!
乙:你還是成心找尋我不是?
丙:唉唉唉,你怎么又成心找尋你啦?
乙:你不知道。
甲:乾脆我告訴你吧,他今年四十五歲是屬耗子的。
丙:這倒巧了。
甲:他說耗子是他的本命神,他最迷信耗子,現在除四害誰家都在打耗子,可是他家不叫打。
丙:為什麼?
甲:他說耗子是財神爺,要把耗子全給打死,他們家的風水就沒啦。
丙:好,又封建,又迷信!
乙:是我怎么把你得罪啦。
丙:(把乙推到一邊)你先別著急,聽我說,現在人人都在捕鼠打耗子,你攔得住誰呀!
乙:(臉上不悅但又無辦法,沖甲)以後還是少玩笑。
甲:我這也不算跟你玩笑啊。
乙:還不算玩笑哪?
甲:您老疑惑,一說耗子就是您哪,再一說耗子這東西多髒啊,您看您身上現在多乾淨啊。
乙:是呀。
甲:連一個虼蚤都沒有。
丙:有虼蚤就傳染鼠疫啦。
乙:我還是耗子啊!
甲:您老愛往那兒想。
乙:我沒法兒不往那兒想,你老往那道兒上領我嘛。
甲:(向丙)您別看他過去封建迷信,現在他可不那樣兒啦。
乙:唉,我思想早就轉變啦。
甲:那天我還上他家去了哪,剛到門口兒,我一看他正圍著籠子那兒轉悠哪。
乙:對,籠子裡有塊窩頭,我鑽進去就出不來,耗子籠子是不是?
甲:什麼呀,我說的是鳥兒籠子,那天你不是正餵鳥兒嗎?
乙:你倒說清楚哇。
丙:他養活的是黃雀兒嗎?
甲:不是黃雀兒,是老家賊。
乙:我養活老家賊幹嗎呀?
甲:您別看他挺乾淨,鳥兒籠子他可愛拾掇,招了好些個蒼蠅、蚊子。
3 乙:這倒好,老鼠、麻雀、蒼蠅、蚊子我們家都占全啦。
甲:您看這個人最小心,出來進去老躲著那個夾子。
乙:噢,耗子夾子!
甲:什麼呀,衣裳夾子,你在院子裡曬衣服,不拿夾子夾上行嗎?風一刮全跑了,你是留著神,千萬別夾著腦袋。
乙:是呀,夾住尾巴也跑不了。
甲:我一瞧門兒還有“安妥”哪。
乙:噢,耗子藥哇!
甲:嗐,我說您那門兒外頭連車都沒有,是安穩妥當。
乙:還安穩妥當。門口兒淨是埋伏,我碰上那樣兒也活不了。
甲:您放心,早把窩門兒堵死啦。
乙:得,這回我連窩都出不去啦。
甲:你不是把屋門兒堵死了,房山開了個門兒嗎?
乙:我幹嗎那么折騰啊!你跟我沒完了是怎么著?
丙:唉唉唉,你們二位別往下搞了,越搞越深,咱們還是唱點兒吧!
乙:你別叫他唱啦,回頭不定唱出什麼來哪!
甲:我要真唱點兒有文有典的,你也得聽得懂啊。
丙:沒關係,他不懂我懂!
甲:好,我唱一段兒。(唱)“喜的是更深夜靜,怕的是五鼓天明。”
乙:(向丙)您聽見了沒有,喜的是更深夜靜,合著夜裡我又溜達出來啦。
甲:我說你聽不懂,你知道我唱的這段兒叫什麼嗎?
乙:不知道。您唱這段兒叫什麼?
甲:我唱的是《羅成託夢》。
乙:《羅成託夢》這是怎么個內容?
甲:羅成在周西坡叫蘇烈亂箭攢身,他的鬼魂要給家裡託夢去鬼魂來不得更深夜靜嗎?五更鼓天明鬼就該回去啦,那兒有大白天滿街上溜達的鬼。
乙:您這玩意兒太迷信啦。
甲:我唱的是《羅成託夢》,你認為我唱耗子哪。
乙:你就別找補啦。
丙:你別聽這兒迷信,後頭就不迷信啦。
乙:好,你繼續往下唱。
甲:(唱)“喜的是更深夜靜,怕的是五鼓天明。”
乙:鬼魂又來啦。
甲:(接唱)“住的是牆窟窿炕洞……”
乙:(問丙)鬼怎么住這地方啊?
丙:啊,鬼是住那兒。
甲:(唱)“與爐坑……”
乙:爐坑也住哇?
甲:(接唱)“吃的是殘茶剩飯甭人盛……”
乙:(問丙)鬼敢情也吃飯哪?
丙:吃飯。
甲:(接唱)“身穿灰色的皮襖……”
乙:(問丙)鬼怎么還穿皮襖?
丙:鬼怕冷啊。
甲:(接唱)“一口鐘,渾身上下無(臥牛)無有緣,最可喜正月十八鸞鳳配成。”
乙:鸞鳳配成是結婚不是?
甲:是啊!
乙:幹嗎非正月十八結婚呢。
甲:你怎么啦?正月十八耗子成家嘛!
乙:你還是開玩笑不是!我說你有新鮮的沒有?
甲:好啦,這回我唱個新鮮的成不成?
丙:你唱吧。
甲:(唱)“碟碗頻敲,盆罐山搖。”
乙:(沖丙)您捉見了沒有?碟碗頻敲,盆罐山搖。(用手比方)唏哩嘩啦。合著我又出來啦!
甲:什麼你又出來啦,我唱的是《紀小塘大鬧嚴嵩府》。
乙:這又是怎么回事兒?
甲:嚴嵩是明朝的奸臣,有一天是他的生日,賀客盈門,嚴嵩把他家藏的古玩寶貝、心愛的東西都拿出來啦,擺在客廳叫人看,紀小塘最恨他,那天他也去啦,在袍袖裡揣著一隻白玉兔,借著亂的時候,就把這隻兔兒撒到多寶客上啦,這隻白兔上來下去這么一亂竄亂跑,把嚴嵩的古玩全給摔啦,一時大快人心,我唱的是《紀小塘大鬧嚴嵩府》。
乙:好,又嚇我一跳,您往下唱。
甲:(唱)“碟碗頻敲,盆罐山搖,挺好的米麵被它偷盜,新糊的頂棚被它嚼。”
丙:(用嘴彈過門)
甲:(接唱)“餵貓的剩飯不見了,常在那籠屜里吱(臥牛)吱吱叫,屋裡沒人到處亂跑,渾身上下無雜毛。”
乙:您唱的是大鬧嚴嵩府嗎?
甲:我這是耗子出窩。
乙:我一聽就不對帳嘛!乾脆我走,你愛唱什麼唱什麼。
丙:你走管什麼呀,你也唱一個把他那個壓下去那才叫有能耐哪!
乙:我唱什麼呀。我倒是有詞兒,這一生氣全忘啦。
丙:您不是全忘了嗎?沒關係,這回我替您唱一段兒,咱們把他那氣兒壓下去,您看怎么樣?
乙:好,那我謝謝您啦。
丙:(唱)“玳瑁聲高,虎皮中瞧,金鉤掛玉壯滿膘,鞭打繡球把尾搖。”
乙:(沖甲)你聽人家唱得多好。
丙:(接唱)“雪裡送炭,把狸花找,玉獅子就在懷(臥牛)懷中抱,最可愛烏雲蓋雪無有雜毛。”
乙:(壓甲)你聽這個,你懂得嗎?
甲:我不懂,他唱的是什麼呀?
乙:啊……我還沒打聽哪!(問丙)您唱的這段兒叫什麼呀?
丙:這段兒叫《八貓圖》。
甲:怎么叫《八貓圖》哇?
乙:我哪兒知道哇!(問丙)怎么叫《八貓圖》哇?
丙:就是八樣兒上譜的貓。
甲:夠八樣兒嗎?
乙:夠八……乾脆你直接問他(指丙)得啦。
甲:(問丙)夠八樣嗎?
丙:你聽著:玳瑁、虎皮、金鉤掛玉瓶、鞭打繡球、雪裡送炭、狸花、玉獅子、烏雲蓋雪、這不是整八個花樣嗎!
乙:對,整八樣兒。(問丙)幹嗎非得八個貓哇?
丙:因為耗子個兒太大,一個貓吃不了。
甲:對!得八貓分屍。
乙:我還活得了哇!

人物資料

郭德綱1973年生於天津,自幼酷愛民間藝術。

8歲投身藝壇,先拜評書前輩高慶海學習評書,後曾跟隨相聲名家常寶豐學相聲,曾受到許多相聲名家的指點、傳授。其間又潛心學習了京劇評劇河北梆子等劇種,輾轉於梨園,工文丑工銅錘,對豐富自己的相聲表演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對多種藝術形式的借鑑,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他技藝全面,成為青年相聲演員中的佼佼者。2004年拜師相聲藝術家侯耀文。他現居北京,在北京德雲社相聲團體發掘上演了一些已不多見的傳統相聲,上演節目達六百餘段,深受京津相聲迷喜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