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不期而至的金融危機,全球範圍內的大規模救助,新一輪加強管的浪潮,全球金融體系如何在自由和風險之間尋求再平衡,中國如何吸取教訓,善用金融?作者簡介
廖岷,現供職於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會,任全國青年聯合會第十屆委員、第十一屆常委、全國青年聯合會金融界別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國際金融協會常務理事。199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並獲經濟學碩士學位,2006年畢業於劍橋大學並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MBA)。2004—2005年兩次獲得英國政府“志奮領”獎學金,2006年獲英國劍橋大學Judge商學院優秀畢業生,進入院長提名名單。在各類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多篇,曾出版《歐元震撼》等著作。媒體評論
金融危機爆發後,市面上漸次出現了一些分析危機根源、探討金融改革的專著。但是,這些論著大多出自國外。著者們居於風暴中心,固然有案例俯拾皆是之利,但也可能有身在廬山而抓不住本質之弊。本書是中國學者分析全球金融危機的專著。它以中國人的視角,基於學者的理性和監管官員的警覺,既深入分析了危機的根源,又全面評述了歐美等危機深重國家的監管漏洞及其改革方向,還認真探討了後危機時代中國金融業發展所需關注的重大問題。關心全球和中國金融業命運的人們,一定會通過閱讀此書而受益。李揚中罔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副院長
最近的全球金融危機是自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也最複雜的一次經濟危機,對於其原因和複雜性,至今仍無完滿的解釋。隨著西方國家要求人民幣匯率更富彈性的壓力與日俱增以及中國日益融入全球經濟,中國金融業將切身感受這次危機和之後的一系列改革所帶來的深遠影響。極其幸運的是,危機期間,中國有一批年輕有為的技術型官員積極學爿並從事金融監管的理論和實踐工作。廖岷先生就是其中的代表,潛心研究金融監管理淪並努力探索如何運用理論造福中國和世界。這是一一本令人印象深刻的書,洞悉危機的巨觀與微觀方面原凶,深入分析了兩方國家如何看著危機發生卻因沒有系統性地分析問題而忽視了危機的嚴重性。難能可貴的是,由於有交易室的工作經歷,廖先生能夠充分理解金融衍生產品如何複雜而又深刻地影響巨觀經濟這·技術問題。在此,我向更廣泛的讀者推薦閱讀這本書。
沈聯濤香港證監會原主席
如果·次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機後還不多方位思考,那真的會浪費一次百年不遇的學習機會,會甚為可惜。一是了解和思考美國發生危機之前、之中、之後的真實情況,吸取教訓,掌握金融的邏輯;一是按照所學去評估中國金融的現狀與未來前景。現代金融在中國還年輕,所以,像廖岷先生這樣具備第一線監管實戰經驗的深入思考者尤其可貴,他的思考著作非常值得細讀。
陳志武耶大學管理學院金融學教授
廖岷先生憑藉自已良好的專業訓練和勤奮的觀察思考,對於全球金融危機的起因、傳播與影響做了有益的深層次探討,尤其是對於各國金融監管改革的方案做了全面的介紹點評,並且對於中國銀行業監管的具體實踐提供了中肯的分析。這是一本具有參考價值的好書。
胡祖六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前高盛集團董事總經理
目錄
代序前言
第一篇危機概述
第一章不期而至的危機
第二章危機的惡化和蔓延
第三章危機的救助
第二篇金融危機緣何產生
第四章過於寬鬆的制度環境
第五章金融市場的賭博行為
第六章金融創新的泛濫
第三篇金融監管大變革
第七章為什麼需要金融監管
第八章歐美的金融監管改革
第九章巨觀審慎監管和系統性風險
第十章資本監管
第十一章公司治理與薪酬激勵
第十二章大型金融機構監管
第十三章流動性風險監管
第十四章金融創新和衍生產品監管
第十五章其他監管改革
第十六章對當前金融監管改革的思考
第四篇我國的銀行業監管
第十七章我國銀行業監管實踐與探索
第十八章金融市場治理與經濟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第一篇危機概述第一章不期而至的危機
三、危機是如何形成的
通俗地說,次貸就是美國在布希政府推行“居者有其屋”的大政策背景下,在金融市場風險預期普遍下降的情況下,各類貸款機構紛紛降低貸款門檻和審貸標準,美國很多借不起錢的“窮哥們”最後都貸到了款,買起了房。後來,由於金融市場發生變化,貸款利率上升,這幫窮哥們都還不起錢,其貸款也就成了貸款機構的壞賬。其實,如果這些貸款資產沒有被證券化,就算全部變成壞賬,對於美國這樣一個龐大的金融體系來說,應該也不算什麼大問題。然而,問題是這些次貸和相關風險並沒有停留在美國商業銀行和專業貸款機構的資產負債表上,而是被打包證券化並出售到了全世界。也就是說,所有與這些次貸相關的債權投資人共同承擔了這個損失,而且無法將每筆貸款與債權人一一對應。一個國家金融體系當中一些占比並不是很大的風險資產最終可以導致一場影響十分深遠的全球經濟金融危機,這確實值得全球金融業從實踐到理論認真地進行全面反思:是什麼機制導致了有毒資產的外部性以及金融市場的外部性被無限放大?我們的金融市場發展理論和實踐有哪些需要總結的地方?未來我們應如何防範類似問題?
對次貸危機的形成過程,我們可以用圖1.1簡要說明:
銀行和非銀行的專業貸款機構將住房次貸發放給信用分數較低的低收入購房者①,並將貸款打包成抵押貸款支持證券(以下簡稱MBS),出售給投資銀行、保險公司、共同基金、對沖基金等機構。投資銀行將MBS再次打包成擔保債務憑證(以下簡稱CDO)等結構性產品繼續出售。而保險機
構則通過信用違約掉期(以下簡稱CDS)為此類證券提供保險。這些次貸衍生產品——MBs、CD0和cDs——為全球機構投資者廣泛持有。當形勢開始逆轉,即房價下跌、利率上升時,初始借款人出現違約而無法償還本息,損失沿著次貸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