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學會適應也好,學會改變也好,最重要的是需要我們有一副聰慧的頭腦和靈動的眼睛,讓自己做生活的有心人。在許多時候,我們出入的地方並不都是壯觀的大門,或雖有大門也不是隨時可以出入的。在這時你就要學會彎腰和側身,只有暫時放下自己的尊貴和體面,你才能夠出入,否則你只能被擋在大門之外。要學會改變,就是要時刻準備好應變的策略,審時度勢,這正是在社會中做事,特別是在職場中做事的人,尤其是決策人所必備的,只有具備學會改變的思維頭腦,才能保證自己的公司或事業立於不敗之地。有些時候,迫切應該改變的,或許不是環境,而是我們自己;人類可以經由改變自己而改變命運。如果你對現在的處境感到不滿,那就請你學會主動地適應和改變,你會成為命運的主宰者;被動地適應和改變,你只能終生受命運的擺布。目錄
上篇學會適應為人處事。你必須首先學會適應。學會適應。就是要學會按已有的規律、規則去辦事。適應的過程其實就是融入的過程。學習的過程,培養自己能力的過程。打基礎的過程。不去適應或不善於適應。你就無法踏進環境的門檻,就是踏進了門檻。也會被排擠出局的。適應就意味著放棄自己喜歡的一些東西。也意味著吸納自己不喜歡的一些東西。儘管違背了自己的意願,卻可以為大眾和世俗所接納。可以不輕易地被某些環境中的規則和條例劃到圈子外。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所以,建功立業。你必須首先學會適應。
1.學會適應才能使自己的一生順風順水
2.適應能力可以讓你在社會上遊刃有餘
3.順人不是痴漢
4.麵皮不能太嫩
5.敷衍比傷和氣強
6.要成名角首先要適合觀眾口味
7.山也過得水也過得
8.投入了,就有資格期待產出
9.要學會遺忘
10.你也能看見“星星”
11.禪心無礙
12.安靜則治,暴疚則亂
13.不要給未來留下悔恨
14.不怕失誤,就怕不覺悟
15.學會愉快地等待
16.小事情的價值
17.孟買佛學院的第一課
18.適應其實是一種心態
19.承受力也是一種能力
20.善待君子,善處小人
21.笨鳥慢飛
22.輕快地接受落到身上的事
23.人人都可當專家
24.有壓力很正常,被壓力壓垮則不正常
25.上帝總是吝嗇的
26.讓步也是遊刃有餘
27.走好職場中的入場式
28.行動來自意識
29.摒除對上司的偏見
30.化敵為友
31.善於與不同性格的人相處
32.永遠自信
33.不妨裝裝熊
34.消除多餘的憂慮
35.苦練笑臉
36.爭吵也有講究
37.得饒人時且饒人
38.寬容是一種美德
39.從容不迫
40.軟硬都能吃得
41.主動“示弱”
42.別做好鬥的公雞
43.試著向上看
44.吃虧是福
45.天底下沒有好賺的錢
46.別太看高自己
47.努力向上
48.能高能低是好漢
49.任何時候都不慌亂
50.嘗試著做個社交高手
51.讓自我設計與現實相適應
52.讓自己接受自己
53.要學會打“圓”場
54.學會為自己的性格定位
55.明白了也就適應了
56.適合自己的是最好的適應
57.兼容也是一種適應
58.要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
下篇學會改變
環境是可以去適應的,當然也可以去改變它。其實。適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改變,適應過程中主要的是改變自己。通過改變自己來適應環境。但改變自己的最終目的是要改變環境。改變世界,甚至創造一個新環境和創造一個新世界。適應是改變的基礎,改變是對適應的創新和突破。由適應到改變是一種登堂入室的過程。如果說適應是被動的。那么改變就是主動的。它體現了人奮發向上的鬥志和精神。改變環境是需要很多條件的。它不僅需要積極的心態。超群絕倫的能力.更需要一種百折不撓的精神和意志。正因為人類有了追求改變的動力,社會才有了今天的文明與發展、未來的進步與輝煌。
1.改變不了客觀就改變主觀
2.智慧的競爭
3.改變要從自己開始
4.從既定的傳統中跳出來
5.學學老鼠偷油
6.事情總是變化的
7.猶太人的智慧
8.點滴到整體的改變
9.心態的改變才是真正的改變
10.聰明的“糊塗學”
11.天堂就在地獄的隔壁
12.換個角度
13.凡事不可謬於一理
14.不試怎么能知道
15.你能創造奇蹟
16.你離不開別人
17.改變不了別人,就改變自己
18.不要一條道跑到黑
19.不要走極端
20.許下的願就像欠下的債一樣
21.為什麼只聽一種解釋
22.勇於走出慣性思維
23.當機必須立斷
24.學學倒過來做事
25.感謝錯誤
26.眼裡也揉得沙子
27.愈挫愈奮
28.告別自悲感
29.笑傲挫折
30.他們輸在了哪兒
31.立即行動
32.不為興趣所左右
33.人生有夢
34.甩掉你的“拐杖”
35.活著就必須不停地改變
36.要有隨時充當新角色的準備
37.做大事不必拘泥於小節
38.積非可成是
39.有舍才有得
40.學會認輸
41.辦公室就在街上
42.抱怨不如感恩
43.直到燒開一壺水
44.過去不等於未來
45.愉快地接受變化
46.命運就取決於你善不善變通
47.改掉愛與人唱反調的習慣
48.掌握“一回生、二回熟”的本領
49.改改借酒澆愁的劣習
50.改變自己從改變思維開始
51.讓自己的腦筋學會拐彎
52.改變自己免受虛偽之苦
53.改改一聽槍響就要舉手的毛病
54.該簡單時就別麻煩
55.難改是不好改,不是不能改
前言
就當今時代,對於社會和個人的關係而言,永遠都是先有社會後有個人,它不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那樣糾纏不清。一個人赤條條地來到這個社會上,要想生存就要首先披上社會的外衣,融人社會這個大家庭,積極主動地被社會所同化。你也許很有個性,也很有能力,而且擁有的是能改變社會的能力。但你個性再強,如果和所處的社會環境格格不入,那你必將成為孤家寡人;你能力再強,也不可能單槍匹馬、揮刀舞棒地去改變社會。一個人的發展、成功歷程必然是先去適應環境,洞悉環境的本質和底里後,再努力改變自己。正如一位哲人所說,當你發現自己改變不了環境時,你不妨學會先改變你自己。改變自己的目的,就是使自己更好地適應環境和融人環境,然後再變被動為主動,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勇敢精神去逐漸改變環境。所以,先適應,再改變,這是成功的定律。適應能力對一個成大事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你做事、謀生存的基礎,是一個人立於不敗之地的基石。對於我們所處的現實環境來說,與其選擇違逆和對抗,還不如選擇適應和乖順對我們更有利。我們要學會適應周圍的環境,因為誰也無法讓環境隨人意願去改變,你可以改變自己,從而更好地適應環境。如果一個人連最基本的適應環境的能力都沒有,又談何成就自己的夢想呢?學會適應主要不在於適應自己,而是力圖適應別人;學會適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改變自己,迎合環境和適應環境。只有這樣,你才可能在社會競爭的舞台上開闢出一方屬於自己的天地,站穩自己的腳跟。
精彩書摘
上篇 學會適應1.學會適應才能使自己的一生順風順水
按照人們的美好願望,好人總是一生平安,其實不然,一個人要一生生活得好,需要許多條件因素,如不具備這些條件,好人也未必就有好報。
華佗是位好人,但他不了解人性的變化,更不會適應,所以,他好心好意想救曹操的命,反而被其殺害。
光緒皇帝同樣是位好人。他想改革舊制、振興國家,但是他不知道如何變通才能與時俱進,所以,他雖有一片好心,卻未辦成好事,不僅害得“六君子”丟了性命,而且自己還被囚禁在中南海瀛台,憂鬱成疾,悲憤而死。下面我們要說的蘇東坡也是一個好人,是個聰明人,但他又是一個不能適應環境要求的人,因此他的命運也曲折多艱。
蘇東坡是一位偉大的天才,是中國文學藝術史上的一位巨匠,他的詩詞膾炙人口、千古流芳。從文學藝術的角度去看,蘇東坡無疑是成功的;但從做人的角度去看,蘇東坡似乎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準確地說,也不是力不從心,而是蘇東坡“不識時務”。他從來都是憑著性情去做人,從來就不想改變自己,也不願意改變自己。
蘇東坡是一個好人,但從人生的角度看他並沒有得到好報,他的一生幾乎是在貶謫中度過的。中年時,規貶謫到了湖北黃岡。此時,雖然他內心苦悶,但畢竟貶謫的地方不算太遠,而且自己還身強力壯,還能經得起這次打擊。對一般人來說,一生有這一次挫折就足夠了,但蘇東坡的命運要比一般人苦得多、曲折得多。一個人62歲時,應該是考慮安度晚年的時候了,然而,蘇東坡卻在人生的風燭殘年之際又一次遭到了貶謫,而且是越貶越遠,被貶到了荒無人煙的海南島。此時,苦難深重的老人感覺到他再也沒有生還的可能了,便把家眷安置在了大陸,只讓三子蘇過隨行。他說他到達海南島後,首先要做的是棺材,其次要做的是墳墓,死後就葬在海南。
在那一望無際的大海上,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孤獨地漂泊著,他從哪裡來?他要向哪裡去?他的命運似乎從來都由不得自己。他只能悲傷地向大陸望去,向家鄉望去。但大海茫茫,他哪裡能看見大陸,看見家鄉?他看見的只是望不到頭的海水。老人痛苦萬分:我這一生啊!哪裡才是苦難的終結呢?…………
這就是蘇東坡,這就是蘇東坡苦海無邊的人生。然而,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蘇東坡的命運如此多艱呢?
有人說,是“因為統治者的黑暗!”也有人說,是“因為小人的陷害!”
然而,人們不禁要問:“如果是統治者的黑暗,別的人為何不像他那樣呢?如果是小人的陷害,難道聰明絕頂的蘇東坡對付不了幾個小人?”細細想來,蘇東坡命運多艱的原因正是在於他自己,在於他自己的不合時宜。這一點,蘇東坡自己也非常清楚。一次,蘇東坡吃完午飯後,捧著肚子,問左右的人說:“你們猜一猜,我這肚中裝著什麼?”一位女僕頗為機敏地答道:“都是文章!”蘇東坡不滿意地搖了搖頭。另一位女僕說:“滿腹都是機關!”蘇東坡仍搖了搖頭。這時,愛妾王朝雲走過來,對蘇東坡說:“你呀!一肚皮的不合時宜。”蘇東坡聽後,長嘆一聲:“知我者,朝雲也!”
據說,蘇東坡出生的時候,天庭飽滿,鼻如懸膽,一雙眼睛宛如兩泓山泉一般。眾人皆說這孩子前途無量,而父親蘇洵看了很久才對夫人說:“這孩子性格豪放、鋒芒畢露、不通機變,日久必定遭人口舌之誣,一生恐怕多有磨難。”
不管上面這個傳說真實不真實,但有一點是完全可信的,這就是父親蘇洵早就對蘇東坡的不合時宜有所察覺。
蘇東坡的一生確實如此。他的性格直露、毫不掩飾,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坦蕩之懷,任天而動”。他不管客觀情況怎樣,不管對方是王安石、司馬光,還是陰險小人。他都一樣對待。他認為正確的,他就堅持到底;他認為錯誤的,他就反對到底。當時的政壇有“新黨”和“舊黨”兩派。“新黨”以王安石為首,主張變法;“舊黨”以司馬光為首,反對變法。蘇東坡呢?他與司馬光交往很深,關係不錯,又與王安石同出一門,也無話不談。按理說,這兩派無論誰掌權,他都能如魚得水。但蘇東坡恰恰相反,他總不合時宜:王安石掌權時,他說司馬光的好話,王安石認為他是舊黨,要打擊他;等到司馬光掌權時,他又替王安石說話,司馬光又認為他是新黨,又打擊他。就這樣他不合時宜地夾在兩黨之間,自然命運就變得艱險起來。雖然蘇東坡自己問心無愧,認為自己的行為是出於一片赤子之心,但客觀效果卻恰恰相反,他是好心沒辦成好事,又讓自己受盡了折磨。客觀地說,即使是世界上被公認為最偉大的人物他也只能按照客觀現實和規律辦事,否則他在現實中的偉大形象將是短暫的,因為歷史可以打造英雄,英雄卻左右不了歷史。所以,任何人的行為和言論都不可能隨心所欲,但蘇東坡卻偏偏要做一個隨心所欲的人。他毫無顧忌,想說就說,誰也勸不住他,誰也沒有資格勸他。如果他的這些不善變通的行為僅僅表現在文學藝術的領域,自然無可厚非,也許還被當作是文人的風骨和個性而受人推崇,但在充滿複雜鬥爭的政界,情形就大不一樣了,社會就不會容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