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一位出身於地主世家,依靠個人智慧白手起家的封疆大吏、晚清名臣;一位平凡儒生,依靠處世謀略流芳百世的商界巨賈、紅頂商人。曾國藩和胡雪岩的傳奇經歷很值得我們參考和借鑑。內容簡介
一代洞悉中國傳統內聖外王之術的名臣,出身子農民世家,最後卻成為擁兵百萬的封疆大吏、“中興名臣”;一位深諳中國傳統智慧權謀的傳奇商人,原本資質平平,最終卻成了流芳百世的商界巨賈、“紅頂商人”。一百多年來,他們的做人哲學、處世智慧,歷經時代變遷依舊熠熠生輝,“為官須看《曾國藩》,為商必讀《胡雪岩》”已成為後人建功立業的智慧之源、成事之法。目錄
第一部分 跟曾國藩學做人第一章 做人須做“人上人”
1.1 時代決定“人上人”
1.2 野心誕生“人上人”
1.3 勤奮鑄成“人上人”
1.4 閱歷造就“人上人”
1.5 堅忍歷練“人上人”
第二章 做吸引貴人的人
2.1 什麼樣的人是貴人
2.2 抓住一切機會接近貴人
2.3 才幹,吸引貴人的目光
2.4 謙虛,贏得貴人的好感
2.5 修身,從吸引貴人到成為貴人
2.6 做皇帝的貴人
第三章 以誠待人,以恕容人
3.1 精明人未必真精明
3.2 用誠心來對待別人
3.3 順應天道,厚道做人
3.4 穩慎是第一要義
3.5 藏鋒蓄志,能屈能伸
第四章 剛柔並用。審時度勢
4.1 委婉圓柔達成目的
4.2 登高才能望遠
4.3 讓他三尺又何妨
4.4 不計前嫌胸懷廣
4.5 不做必敗之人
第五章 自強磨礪天不負
5.1 自強不息方為君子
5.2 在艱難中忍耐
5.3 不斷調試,完善自己
5.4 以高遠志向為引導
5.5 廢學無以成才
第六章 用心編織人際網
6.1 合作互助更易成功
6.2 選擇正確的人同行
6.3 寬容豁達,方可人心
6.4 編織人脈網路
6.5 讓人脈更鞏固
第七章 做善於用人之人
7.1 善於用人,才能成事
7.2 用人先要識人
7.3 培育有德之才
7.4 用人須避短揚長
7.5 善用人更善馭人
第八章 保持謙卑,有容乃大
8.1 欲成大事先低頭
8.2 窮不失志,達不忘本
8.3 不敢心存僥倖
8.4 跳過龍門鑽狗洞
8.5 容人長,修己短
第九章 韜光養晦減鋒芒
9.1 顯隱之間得生機
9.2 順境之中更要韜光
9.3 榮華並非福分
9.4 時刻謹記進退之智
9.5 功成不居,全身而退
第二部分 跟胡雪岩學做事
第一章 誠信為本,穩坐商界之首
1.1 當第一次機會來臨
1.2 大阜與金華,進步的階梯
1.3 成功的第一步
1.4 信義交摯友
1.5 錢莊老闆和“坐辦”
1.6 回饋社會也是誠信
第二章 做事圓融,給自己多條路走
2.1 圓融的紅頂商人
2.2 做事低調,樹大招風
2.3 不賺不安心的錢
2.4 敵人也可以是朋友
2.5 有錢大家賺
2.6 說話也要投其所好
第三章 學會變通,做事更輕鬆
3.1 變通才是方法
3.2 開辦分號
3.3 從蠶絲到地產
3.4 把握機會
3.5 創造機遇
3.6 給自己留條後路
第四章 以智取勝.事業需要點小心計
4.1 巧借外力
4.2 活廣告
4.3 順勢,取勢與作勢
4.4 當鋪風波
4.5 學會靈活運用
第五章 有膽有識,勇氣是成功的通行證
5.1 膽識並重得機遇
5.2 刀頭舐血
5.3 一諾千金
5.4 時不我待
5.5 敢舍才能得
5.6 借勢而為
第六章 不忘仁心,贏得不朽的美名
6.1 有些事一定要做
6.2 說話留三分
6.3 戰爭之後
6.4 眉毛的故事
6.5 舍財得名
第七章 義字當先,心懷天下的紅頂商人
7.1 懂得自省
7.2 堅持到底
7.3 開辦船廠
7.4 資助軍隊
7.5 投資藥廠
第八章 學會用人,事半功倍
8.1 什麼人能做什麼事
8.2 學會當伯樂
8.3 不拘一格降人才
8.4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8.5 重君子,遠小人
8.6 做一個得道多助的人
第九章 把握人脈,疏通成功路上的淤泥
9.1 貴人關係網
9.2 找靠山
9.3 多幫助別人
9.4 投其所好,察言觀色
9.5 拍馬屁也是學問
9.6 在人脈上的投資
第十章 名聲要大,不愁無人問津
10.1 名氣響,生意旺
10.2 賠本賺吆喝
10.3 先揚名後立萬
10.4 名聲等於競爭力
10.5 大場面,大吸引
10.6 擦亮招牌
第十一章 寬心做事,正確應對挫折和困難
11.1 做事要有面子
11.2 勝不驕,敗不餒
11.3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11.4 不要受物慾之控
11.5 一定會有失敗的時候
11.6 沉著應對困難
第十二章 胡雪岩的不足,後人要看到的事實
12.1 一代驕商,亦有遺憾
12.2 到死都沒明白
12.3 休養生息很重要
12.4 胡雪岩的缺失
12.5 因果報應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工善其事,先利其器,若想成功名大業,必先成完滿之人格。而所有被歷史銘記的豪傑人物無不應時代而生。做人,對他們來說不只是如何待人接物、如何修身養性。他們一早就清楚自己在時代中所居的位置,一早就明白自己在家國中扮演的角色,他們或有意或無意地把自己“做”成那個時代所需要的人。民間常說:“做人當為人上人”,所謂“人上人”並不是騎在別人頭上耀武揚威的人,而是眾人之中最為傑出、最為耀眼、最為卓越的人。曾國藩就是一個“人上人”。
愛他的人“譽之為聖相”,恨他的人“讞之為元兇”,然而不管是愛他還是恨他,人們都不可否認他是“有史以來不一二睹之大人”。他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或許不能超越他所處的時代,但他的為人絕學卻能歷經時代變遷依舊閃耀著熠熠光輝。他生在凋敝亂世,卻不滿足獨善其身;出身於農民世家.卻不甘一生平凡。他春風得意時,懂得收斂鋒芒,謙虛退讓;他身陷低谷時,懂得坦然以對,厚積薄發。他時而尖銳如利刃,嚴酷無情;時而又寬厚如春風.溫和恭謹。他在波瀾詭異的權力場上能屈能伸,進退自如,雖幾次落於險境卻最終全身而出。他在複雜紛繁的人際圈裡圓融通達,八面玲瓏,雖幾次遭遇變故卻始終遊刃有餘。
做人當學曾國藩,正直而不迂腐,圓滑而不虛浮,身居高位而不驕橫奢靡,習他的處世之風便可知何為人格之完滿。
曾國藩,字伯涵,號滌生,1811年出生在湖南湘鄉一個名叫白楊坪的小山村里。那是一個看似寧靜卻孕育著不安的時代。乾隆時期的繁華榮耀正漸漸散去,成為被人追憶的過往,無論嘉慶皇帝怎樣斬貪官、肅政事,龐大的大清王朝仍以一種微妙的速度向衰落滑去。朝廷的財政狀況日益惡化,曾經驍勇無比的八旗軍變得頹靡虛弱。於內,經濟的根基千瘡百孔,於外又無力迎對正進行著大變革的世界。19世紀初的歐洲已經嘗到爭奪劫掠的甜頭,傳說中富庶豐饒的東方世界正刺激著它沒有止境的欲望,一場浩劫正向大清朝逼來。
此時,充滿惶恐的大清王朝極其渴望找到接濟萬民的聖人,它將希望寄托在名臣賢士身上,期待用他們的力量扭轉王朝的衰頹。早在18世紀末,巍然的紫禁城就已經生出不祥之感。1774年白蓮教在山東興起。從此一發不可收拾,迅速蔓延至全國各地。1813年,天理教起義軍又直搗紫禁城.此時曾國藩只有兩歲。當時,數十名起義者翻過高高的城牆直逼皇帝的寢宮養心殿。嘉慶帝雖因不在北京躲過一劫,卻也不免心驚肉跳,寢食難安,提筆寫下“從來未有事,竟出大清朝”。他已隱約感到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會有更多、更懾人的“未有事”接連登場。
在民間還少有人意識到驚天震地的大動盪已經拉開序幕,人們遵循著傳統,仍把讀書、入仕當作最為理想的成功途徑。有條件的人紛紛埋首於古代聖賢的著作之中,一面尋找治國理民的明途要理,一面尋找功成名就的方法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