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李勇,1965年9月出生,安徽固鎮人。1987年畢業於安徽師範大學,獲歷史學學士學位;1994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獲歷史學碩士學位;200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獲歷史學博士學位。
現為淮北煤炭師範學院歷史與社會學院教授、院長,從事史學理論、西方史學史、中國新史學教學與科研工作。
在《史學理論研究》、《史學史研究》、《學術月刊》、《史學月刊》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多篇,出版《魯濱遜新史學派研究》、《20世紀中外史學交流》(合著)等。
精彩書摘
第一章“體統各殊,旨歸成別”:歷史學的界定
如果把孔子刪定《春秋》、希羅多德寫成《歷史》,分別作為中西史學產生的標誌,那么歷史學已有兩千五百年的歷史了。然而,“什麼是歷史學”,斯為專業學者必須首先給予明確回答的問題。饒有意味的是,這一問題的答案至今仍見仁見智,正應了劉知幾的話“體統各殊,旨歸鹹別”。①歷史學作為意識形態的一部分,自然與國家政治、社會權力無法分離。不過,讓我們暫時撇開這些因素,而只著眼於其學術特徵,這樣,就可以把歷史學當成知識體系中一種學問或學科來看待,從而界定其概念了。而且,作為一位中國史學從業者,在界定這一概念時,應該具備中國人的視野。此外,在得出結論之前,對以往學者不同觀點進行回顧和分析,確是非常必要的。
一、中國古代學者的看法
中國“史學”一詞,依據現存材料,較早出現在晉、南北朝時期。東晉大興二年(319),石勒稱趙王,以任播、崔浚為“史學祭酒”;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五年(438)建儒、玄、文、史四學,以著作郎何承天立史學,收授門徒。
早在“史學” 一詞出現之前,古代許多學者就開始自覺反思過歷史學,本質上回答過什麼是歷史學這一問題。之後,他們的思考更為系統了,以至於產生像《史通》、《文史通義》這樣專門著作。
概言之,中國古代學者提出、思考或者闡述的問題有:歷史學源流、動機、目的、功能、原則、方法和懷疑態度,史學中古與今、史與論、主觀與客觀等,可謂豐富多彩。其範圍所及,差不多達到20世紀學者所涉領域,或者說20世紀史學家所思考的歷史學概念問題,除歷史學科學性問題外,古代學者幾乎都思考過。這些問題都可以作為專門課題進行探討。這裡不過舉一些案例加以說明而已。
關於史學源流。《漢書·藝文志》中說:“左史記言,言為《尚書》;右史記事,事為《春秋》。”①這句話就是班固對記言、記事類史書起源的精闢概括。《隋書·經籍志》則把《春秋》類,即編年類名為“古史”,所謂“以為《春秋》則古史記之正法,有所著述,多依《春秋》之體。”②後來劉知幾在《史通》中,把它視為六家之中排序第二的《春秋》家①。到了清人編《四庫全書》,把歷史著作分為: “首曰正電。大綱也。次日編年,日別史,日雜史,日詔令奏議,日傳記,日史抄,日載記,皆參考紀傳者也。日時令,日地理,日職官,日政書,日目錄,皆參考諸志者也。日史評,參考論贊者也一”②這些對史書的條理分類,也就是所謂辨彰學術、考鏡源流,其實就是對史學起源問題的檢討。
關於史學動機和目的。司馬遷自述其作《史記》動機是:太史令司馬談因為漢武帝“封禪”沒有讓自己隨從,於是有一種失落感,認為自己不會受到重用了,但是在轉而立言卻又無力完成情況下,只好把事業託付給兒子司馬遷。司馬遷受父親之囑託並表示:“小子不敏,請悉論先人所次舊聞,弗敢闕。”加之他恰遭李陵之禍,身廢之後,思鑒前賢之業,於是發憤以作《史記》。其作《史記》目的是,記載明主盛德,功臣、士大夫偉業,繼承先人之言,即所謂“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詩》、《書》、《禮》、《樂》”。同時,表明自己志向“述往事,思來者”, “藏之名山,副在京師,俟後世聖人君子”③。劉勰《文心雕龍·史傳》說史學目的是“彰善癉惡,樹之風聲”④,“貫乎百氏,被之千載,表征興衰,殷鑑興廢,使一代之制,共日月而長存,王霸之跡,並天地而久大”。
圖書目錄
認識篇
第一章“體統各殊,旨歸鹹別”:歷史學的界定
第二章荒唐而危險的“緊箍咒”:科學性的濫用
第三章有區別的反思: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的分野
第四章釋去期望重負:拒絕社會對歷史學的過分要求
第五章“危機”與“困惑”背後:價值體系的分裂
第六章實用中史學主體的兩難:歷史學實用化悖論——以吳晗為例
方法篇
第七章“其名萬殊,其義一揆”:懷疑態度與史料演進
第八章邏輯起點與方向標:歷史觀的作用不容忽視
第九章歷史主義:作為方法的價值與局限
第十章階級意識:仍然具有社會基礎
第十一章從比較到交流:中西史學結合研究新走向
第十二章他山之石有銳鈍:引進西方史學的尷尬
附錄一中國學者西方史學研究個案評論
附錄二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