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簡介
新婚夫婦珍妮與史帝夫計畫到寧靜優美的湖邊度過浪漫的周末假期,卻遭到附近的一群暴徒青少年的殘暴攻擊。奮力逃脫以為自己平安離開湖區,抵達鎮上,沒想到這才是惡夢的開始。這群暴徒青少年先將史帝夫綁架然後將他殺死後,欲將他和活著的珍妮燒死,火將繩子燒斷珍妮得以逃脫。在逃跑過程中錯手將其中一個青年殺死。
珍妮的幾次逃脫都不成功,每次以為自己遇到救星渴望報警時候卻發現其實他們都是蛇鼠一窩,經過千辛萬苦來到小鎮後,被暴徒青年的父母所救,知道真相的大人們以為自己兒子的死去而將珍妮殺死,真正的兇手卻逍遙法外……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演員Jenny 凱利·蕾莉,/Kelly,Reilly
Steve 麥可·法斯賓德,/Michael,Fassbender
Cooper 托馬斯·圖爾格斯,/Thomas,Turgoose
Reece 布隆森,·,韋伯,/Bronson,Webb
Paige Finn,Atkins
Ricky Thomas,Gill
Brett 傑克·奧,康奈爾,/Jack,O'Connell
Adam James,Gandhi
Harry James,Burrows
職員表
製作人:克里斯蒂安·科爾松/ChristianColson;理察·赫爾姆斯/RichardHolmes;PaulRitchie;IvanaMackinnon;DiarmuidMcKeown導演:詹姆斯·瓦特金斯/JamesWatkins
副導演(助理):AlisonBanks;PaulBennett;MattCarver;BeatriceManning;JoeBarlow;ClareGlass
編劇:詹姆斯·瓦特金斯/JamesWatkins
攝影:ChristopherRoss
配樂:DavidJulyan
剪輯:約翰·哈里斯/JonHarris
選角導演:JulieHarkin
藝術指導:SimonBowles
服裝設計:KeithMadden
布景師:LisaChugg
角色介紹
珍妮演員凱利·蕾莉
幼稚園老師,熱戀中的珍妮與史蒂夫來到美麗的湖邊,計畫度過一個浪漫而溫馨的周末。但是他們的周末被一群胡作非為、大聲喧譁的少年給攪亂。一番口角衝突過後,夫婦倆的食物以及車鑰匙不翼而飛。他們只得徒步前往鎮上求助。
史蒂夫
演員麥可·法斯賓德
珍妮的男友,帶著珍妮到野外露營,趁著遠離塵囂放鬆之際,計畫度過一個浪漫而溫馨的周末,展開最浪漫的求婚。出發時兩人一時興起,捨棄原本的目的地,開往意外發現而且地圖上找不到的小湖。
布萊特
演員傑克·奧康奈爾
當地一群粗暴少年的老大,帶領其他人一起對前來遊玩的情侶進行攻擊,並將他們逼迫到湖邊小鎮進行更加粗暴的對待。
庫珀
演員托馬斯·圖爾格斯
是布萊特領導的壞孩子中的一員,本性帶有幾絲善良,但因布萊特逼迫而不得不按他的話行事。最後悔過,獨自一人找到逃亡中的珍妮打算幫助她,可惜話還沒說完就被珍妮誤殺。
幕後製作
【導演/詹姆士·瓦特金斯(JAMESWATKINS)】在知名製片公司經過10年磨練,年輕的詹姆斯·瓦特金斯,極具寫作才華與說故事天賦。2002年與MarcEvans導演合寫了《誰在網路偷窺》的劇本;該片從當代最常見的網路安全問題出發,完美結合心理驚悚、偷窺欲、暴力,已可列為A級虐殺片的層次。2007年的作品則是為RinganLedwige導演所撰寫的《Gone》。
《伊甸湖》是詹姆士·瓦特金斯的第一部自編自導之作。首部作品即入圍2008西班牙奇幻影展,並受各方媒體好評,可見其潛力無窮。該片更在2008金馬國際觀摩影展午夜狂熱單元放映,廣受好評。
【演員/凱利·蕾莉(KellyReilly)】
1977年出生的凱利·蕾莉,從1995年出道至今作品相當豐富,截止2008年,是英國的一線女演員,實力雄厚,歐洲各大影展皆不曾缺席,包括法國凱薩獎(CesarAwards)、法國坎城影展(CannesFilmFestival)、英國獨立製片獎(BritishIndependentFilmAwards)、帝國雜誌獎(EmpireAwards)、倫敦影評人協會獎(LondonCriticsCircleFilmAwards)。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時被英國本地相當重要的LaurenceOlivierTheatreAward獎提名最佳演員,她是該獎項開頒以來,最年輕的提名演員。
凱利·蕾莉較為觀眾所熟悉的作品是《傲慢與偏見》與《裸體舞台》
。而這次在《伊甸湖》中的表現,更再度獲得英國獨立製片獎提名最佳演員。
【演員/麥可·法斯賓德(MichaelFassbender)】
1977年麥可·法斯賓德出生於德國,父母分別是德國人與愛爾蘭人,他在愛爾蘭長大。年少時就讀於愛爾蘭的中央戲劇學校,隨後自然而然朝演藝圈邁進。英德語的雙聲帶也使他更具國際優勢。麥可·法斯賓德的作品很多,觀眾較熟知應為《300壯士:斯巴達的逆襲》、《逐愛天堂》。
相關演員作品
凱利·蕾莉:《"WonderfulYou"》《"TheHistoryofTomJones,aFoundling"》《PrimeSuspect4:InnerCircles》《傲慢與偏見》《塵菌》《西班牙旅館》《亨德遜夫人的禮物》《俄羅斯娃娃》
麥可·法斯賓德:《兄弟連》 《斯巴達300勇士》《"NCSManhunt"》《婚禮瘋娘》《女王前傳:王室風雲》《黑熊維尼》《SherlockHolmesandtheCaseoftheSilkStocking》《Trial&Retribution:SinsoftheFather》托馬斯·圖爾格斯:
《蘇默斯小鎮》《這就是英國》《伊甸湖》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者 | 備註 |
2009年 | 英國帝國電影獎最佳恐怖片獎 | 《伊甸湖》 | 獲獎 |
2009年 | 詹姆士帝國獎最佳恐怖電影 | 《伊甸湖》 | 提名 |
2009年 | 葡萄牙奇幻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 詹姆斯·瓦特金斯 | 獲獎 |
2009年 | 倫敦影評人協會獎英國年度青年演員獎 | 托馬斯·圖爾格斯 | 獲獎 |
2008年 | 西班牙錫切斯奇幻電影節特別評審獎 | 《伊甸湖》 | 獲獎 |
2008年 | 英國獨立電影獎最佳處女作導演 | 詹姆斯·瓦特金斯 | 獲獎 |
2008年 | 金馬國際觀摩影展 | 《伊甸湖》 | 入選 |
製作發行
製片信息
製作公司 | 特效製作 |
RollercoasterFilms | ElementsSpecialEffects |
AramidEntertainment | Fund Filmgate |
發行公司
名稱 | 國家 | 時間 |
OptimumReleasing | 英國 | 2008 |
韋恩斯坦國際影業公司 | 美國 | 2008 |
AtlanticFilm | Sweden | 2009 |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 上映日期 |
英國 | 2008年9月12日(正式上映) |
法國 | 2008年5月15日(坎城電影節) |
德國 | 2008年8月12日(柏林國際電影節) |
德國 | 2008年8月13日(漢堡電影節) |
英國 | 2008年8月21日(倫敦電影節) |
西班牙 | 2008年10月6日(錫切斯奇幻電影節) |
法國 | 2008年10月8日(正式上映) |
芬蘭 | 2008年10月25日(夜視電影節) |
俄羅斯 | 2008年11月6日(正式上映) |
票房收益
時間 | 票房 |
2008年11月2日 | 5824美元 |
2008年9月14日 | 192027英鎊 |
2008年9月21日 | 404758英鎊 |
2008年9月28日 | 469539英鎊 |
2008年10月5日 | 481710英鎊 |
評論
“後電鋸時代”的恐怖片類型
一對情侶的求婚旅行,一群湖邊玩耍的孩子,一片人煙稀少的叢林,簡簡單單的《伊甸湖》就此上演。長久以來,自從《德州電鋸殺人狂》TheTexasChainsawMassacre開啟了“迷路—問路—誤入—殺戮—死路”這一模式之後,數以萬計的恐怖電影,得以效仿。其中,更是出現了不計其數的殺人狂魔。在此,不再類舉。那么,《伊甸湖》與這些電影有什麼區別呢?顯然,《伊甸湖》淡化了“迷路—問路—誤入”這一標準化的情緒鋪墊;更是徹底吊銷了殺人狂魔的出場資格。一對即將結婚的情侶,男友為了給女友帶來驚喜,特意將她帶到了一個車載GPS定位系統上提示的“前方路口請掉頭”的地方。未知的危險,雖然交代得略顯蒼白,但是絕不至於將這部電影時髦地歸結為“一條黑狗引發的血案”。因為,光有事件發生的“導火線”,而沒有那包“炸彈”的話,充其量只能算作一種自欺欺人的掩耳盜鈴。
那么,缺席了常規恐怖片必到的殺人魔,這部《伊甸園》又是如何來捍衛“恐怖片”的名號的呢?其實,我們大可不必那么照本宣科。退一步說,與其說《伊甸園》是恐怖片,不如說《伊甸園》用一種現實世界的人性扭曲來製造觀影者的內心共鳴。從這個意思上說的話,那個永遠隔膜著銀幕大開殺戒的殺人魔。或有或無,無足輕重!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阿甘”
於是,好事者開始將這部“一條黑狗引發的血案”的電影,重新定義成“一部講述現代青少年暴力傾向問題的反面教材”。當然,這個提法比前一個好,但是還是有問題。眾所周知,關注青少年的暴力傾向,早就付諸在了各種新聞報導之中。《伊甸園》雖然通過銀幕放大了這點,但是這種暴力產生的原因才是這部電影最值得我們思考的地方。
讓我們先來稀釋掉這部《伊甸園》里女主角Jenny的一路殺戮,以及那些模稜兩可的“共犯”;從影史上來縱向地評論這部《伊甸園》。顯然,《伊甸園》在人物塑造方面像極了《阿甘正傳》ForrestGump。不急,你先往下看。雖然Brett主導了這場“反面教材”,但是當他遇到更為強大的暴力(其父親)的時候,他採取的是逃避與沉默。這點與阿甘在《阿甘正傳》里的無所適從如出一轍,他對越戰最主觀的見解在影片中遭到“消音”。Brett與阿甘一樣,被現實社會更強大的暴力牢牢地牽著鼻子。他們同樣是弱勢的。
同時,《伊甸園》里出現的Adam又與《阿甘正傳》里出場的JennyCurran如出一轍。《阿甘正傳》里的Jenny真正觸摸到了美國五、六十年代青年人的脈搏:迷惘、反戰、嬉皮、嗑藥;而《伊甸園》里的Adam也深刻地演繹了現代年輕人的現狀:逆來順受、孤獨、乖僻、沉迷電子遊戲。雖然他們都不是影片的主角,但是由於他們的存在,這兩部電影才能真正算得上“反面教材”。值得一提的是,《伊甸園》將Brett塑造成了一個處處倒影著“法西斯”影子的集權少年。其在小集團中表現出的主觀意識,又與阿甘的隨波逐流,立竿見影。要知道,《伊甸園》還只是詹姆斯·瓦金斯自編自導的首部劇情長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