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鋸驚魂》

《電鋸驚魂》

《電鋸驚魂》,系列性恐怖驚悚片,由華人導演詹姆斯·溫(JamesWan)執導。首部影片在2004年1月聖丹斯電影節首映,同年10月29日全球各地陸續上映,在北美地區帶來了5518萬美金的票房。由於第一輯的成功,在後來的6年內製作組陸續拍攝了6部續作。影片拍攝時間之短、成本之低、票房之高創下了一個個記錄,因此它被奉為最經典的恐怖片。該系列電影由於包含過多的暴力與血腥成分,在公映後多次發生觀影者被嚇暈在影院的事件,建議心理承受力較差和對內臟、肢解等內容敏感者不要觀看。

基本信息

劇情介紹

《電鋸驚魂》《電鋸驚魂》

當年輕的亞當(雷·沃納爾飾)漸漸從昏迷中甦醒過來時,發現自己被鎖在一間破舊的地下室內,而在離他不遠的地方,還鎖著另外一個不知所措的人——勞倫斯醫生(卡利·艾維斯飾)。在他們兩個人的中間的地板上,是一名已經死去多時的男子,死屍滿身血污,手中還握著一把點三八口徑的手槍。亞當和勞倫斯誰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怎樣來到這個地方的,就在兩人疑惑之時,遺留在屋內的自動播放的錄音磁帶響了,磁帶命令勞倫斯必須在八小時內殺掉亞當,否則兩個人都會送命,並且勞倫斯的妻子艾莉森(莫妮卡·波特飾)和女兒也會被殺死。

這時,兩人突然明白了。他們回想起當地警局的泰普警探(丹尼斯·格洛弗飾)最近正在調查的謀殺案,兩人意識到,他們已經成為了一個外號叫“堅鋸”的變態殺人狂魔的掌上玩物,並且很快也將成為下一個被殺害的受害者,時間只剩下短短的幾小時,他們必須克服恐懼,弄清楚精心設計的圈套。殺人狂只留下一點點線索,以及兩把留在地板上的不起眼的手鋸。手鋸並不能鋸斷鐵銬,但卻足以切割一個人的血肉和骨頭。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演員 備註
亞當 雷·沃納爾 此演員也是本作品的編劇
勞倫斯 加利·艾爾維斯 ----
肯·蘭格 就是泰普警官的搭檔,後被豎鋸的機關殺死
阿曼達·楊 肖妮·史密斯 在第一部中是遊戲倖存者,後變成豎鋸門徒
凱瑞 迪娜·梅耶 是凱瑞女探員,在第三部中被扯斷肋骨而死

職員表

  • ▪製作人:Darren McFarlane
  • ▪導演:詹姆斯·溫
  • ▪副導演(助理):Ben Grogan
  • ▪編劇:雷·沃納爾
  • ▪攝影:Martin Smith
  • ▪配樂:Robert Cross、Aaron Darcy
  • ▪剪輯:Neil Monteith、詹姆斯·溫/James Wan

幕後製作

兩個男人被扔到一個地下室的洗手間,他們只知道在8小時內“兩個只能活一個”,否則他們會全部死於非命。影片以緊張、複雜、驚險、迷一樣的情節和出人意料的結局在電影節上博得了觀眾的驚聲尖叫,強烈的胃腸道反應和獨特的人性視角讓影片在觀眾的大腦溝回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影片會讓你想像如果你身臨其境,你該如何處置,你會如何逃生?”出生於馬來西亞的導演詹姆斯·溫如是說。影片故事的視角完全從被害者的角度出發,而非如通常作品般以警察的視角為切入點。並且除了血腥恐怖之外,影片還在設計一場嚴酷的道德考驗,兇手不僅被殘忍和瘋狂所驅使,還想讓受害者感知生命的價值,在一段場景中,死亡遊戲還真就改變了一位倖存者的生活態度,正如扮演勞倫斯醫生的加利·艾爾維斯所說:“別以為活著是理所當然,別等到來不及才知道珍惜。”

對於導演詹姆斯·溫來說,本片是在他在恐怖片領域的新嘗試,《電鋸驚魂》所具有的勇氣和超現實主義方式直接受到大衛·林奇和達里歐·阿吉恩圖(Dario Argento)兩位大師的影響,從最開始,詹姆斯就想拍攝出一部所有人物和環境都處在危險中的異常殘忍的歹毒電影。

詹姆斯找來雷·溫納爾一同創作劇本,而巧的是後者當時正處在健康危機之中,雖然最終沒能危及生命,但讓他的生命觀受到強烈震動,珍視生命的主題也應運而生。

劇本完成後,經紀人馬上催促二人去洛衫磯尋找願意投拍的影片公司,不過對於兩個窮光蛋來說,洛衫磯之行無疑會是一次勞民傷財的未知之旅,與其盲目的四處亂撞,不如做些事半功倍的努力。於是,詹姆斯和溫納爾湊了幾千美元,拍攝了一段殘忍鏡頭的短片,刻成DVD光碟,與劇本一起寄往洛衫磯

在幾千英里外的洛衫磯,製片人格雷格·霍夫曼看到了這盤DVD,僅僅2、3分鐘的畫面就讓他驚愕不已。不久,雙方達成協定,影片由詹姆斯·溫執導,由雷·溫納爾主演,3個月後,《電鋸驚魂》開拍。

影片所激起的反響是獨樹一幟的,這部拍攝投入僅有120萬美元的小成本電影,在全美票房總額竟超過了5500萬。

相比之前翻拍的日本恐怖片《咒怨》,本片可以說是地地道道的好萊塢風格的恐怖片。一個心理變態的變態殺人狂;兩個被玩弄於鼓掌之間,為了活命而垂死掙扎的“獵物”;陰暗恐怖的地下房間;再加上特殊的殺人工具“鋸”,這些都是典型的美國恐怖電影不可或缺要素。似乎是《沉沒的羔羊》為今近年的好萊塢恐怖片樹立了榜樣,心理變態的殺人狂魔和他們千奇百怪、變態至極的殺人方法幾乎成為了所有此類電影的核心內容。也真是難為那些遍劇了,不知他們是怎么想出的這些情節,真是有些讓人懷疑他們本身是否就有些心理變態。還有那些各式各樣、古靈精怪的殺人工具,就向本片中的“鋸”,似乎生活中的任何東西都可以用來殺人,真是讓人感嘆生命的脆弱。其實以“鋸”有關的恐怖影片之前已經拍攝了好幾部,其中最為成功的要屬影片《德州電鋸殺人狂》。而美國的觀眾好像對這些東西樂此不疲,對此類的恐怖片特殊的喜愛。
相信很多觀眾都不會想到,這部影片是出自兩名剛剛出道的毛頭小子的手下。本片的導演詹姆斯·溫和編劇雷·沃納爾都是剛剛從澳大利亞的電影學校畢業的,這部影片是他們的處女作。其中雷·沃納爾不僅擔當了影片的編劇,還親自披掛上陣,扮演了男主角亞當。
詹姆斯·溫和雷·沃納爾都對他們自己的第一次亮相感到滿意。詹姆斯·溫認為,影片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可以引起觀眾的想像,想像他們處在影片中角色的處境會時發生些什麼,這種未知的元素會激起觀眾的觀看興趣,讓他們不知道身處何方,將會發生什麼,一切都失去了控制。整部影片是以一個受害者的角度來講述的,而不是從警察探案的立場進行的。隨著影片的逐步展開,觀者可以整理角色提供的線索,主動地和故事產生強烈的共鳴。
而作為影片的編劇,雷·沃納爾設計了影片中那些令人毛股悚然的情節。在片中,每一個受害者都必須面對恐怖的選擇,有人必須穿過掛滿血肉的鋒利鐵絲網,有人必須割掉別人的人頭來保全自己等等。要編出這些情節,就必須比影片中的那個變態還要具有想像力,甚至是還要有變態的心理。雷·沃納爾自己也表示:“他(影片中的變態殺人狂)設計的遊戲一個比一個赤裸瘋狂,因此在想像這些情節的時候我可能更變態。”除了暴力與血腥之外,雷·沃納爾設計的變態殺人狂還又著與眾不同的地方,他不僅僅是個簡單的心理極度扭曲的變態,他的行徑不僅僅被殘忍和變態驅使,還有道德上的原因。他希望通過這種殘酷的方式,讓受害者認清生命的寶貴,就如他在影片中所說一樣那樣:“別認為活著是理所應當的,最終等到來不及才知道去珍惜。”
這部影片在上映之前就受到了各媒體如潮般的好評,雷·沃納爾的劇本構思被稱讚“創意有加,扣人心弦”。全片貫穿始終的血腥恐怖配合豐富的懸念要素,使得將觀眾在驚竦之餘而感受到了強烈的心理震撼。影片中全新的情節架構、視覺構思甚至拍攝技巧的創新之處,都使得任何一部恐怖影片都無法與之相比。這部把恐怖和懸疑兩種經典形式完美結合在一起的影片,包含了經典恐怖電影所需的所有要素。

幕後花絮

《電鋸驚魂》《電鋸驚魂》
·美國電影協會將《電鋸驚魂》最初定級為NC-17,詹姆斯·溫不得不刪剪一些內容以達到R級標準。

·影片籌拍只用了5天,拍攝僅用18天,所有演員都沒有過彩排。

·在聖丹斯電影節上放映的《電鋸驚魂》為NC-17未刪剪版本。

·影片中的追車場景在一座車庫中拍攝完成。

·導演詹姆斯·溫並沒領取預付的報酬,而是選擇了分紅。

·影片中的一些驚恐場景源於詹姆斯·溫和雷·溫納爾童年時的噩夢。

穿幫鏡頭

·在追車的一段鏡頭中,奇普駕駛著一輛80年代末期福特Bronco II型車,而當他到達倉庫,汽車竟變成了90年代早期的福特F-150

·亞當將錄音帶仍到地板上,而當他拿到了錄音機,錄音帶又回到了信封。

·影片開頭,亞當全身濕透,而幾分鐘後,只有他的頭髮是濕的。

精彩對白

“Mostpeoplearesoungratefultobealive,butnotyou,notanymore...”(大多數人都對活著毫無感激,但你不再是了,永遠不會再是了……)
“Thisistherule”(這是遊戲規則)
“Liveordie,makeyourchoice”(生存或死亡,自己決擇)
“GAMEOVER!”(遊戲結束)

榮譽記錄

提名

金衛星獎(SatelliteAward)2005OutstandingDVDExtras(提名)
美國青少年觀眾票選大獎(TeenChoiceAward)2005ChoiceMovie:Thriller(提名)
美國青少年觀眾票選大獎2005ChoiceMovieScreamScene(提名)雷·沃納爾
土星獎(SaturnAward)2006BestDVDSpecialEditionRelease(提名)、BestHorrorFilm(提名)
MTV電影獎2005最佳驚悚表演(提名)加利·艾爾維斯
GoldenTrailerAwards(GoldenTrailer)2005BestHorror(提名)
Fantasporto2005最佳影片(提名)詹姆斯·溫

獲獎

BrusselsInternationalFestivalofFantasyFilm2005PegasusAudienceAward詹姆斯·溫
SanSebastiánHorrorandFantasyFilmFestival2004BestFeature詹姆斯·溫
GérardmerFilmFestival2005SpecialJuryPrize詹姆斯·溫、YouthJuryGrandPrize詹姆斯·溫
2010年7月27日,恐怖系列電影《電鋸驚魂》(TheSaw),被《金氏世界紀錄大全》評為全球電影史上“最成功”的恐怖電影

影片評價

1.導演印象(詹姆斯·溫JamesWan)
首先,不認識,沒印象,後來看了一些資料,才知這是他的處女作!不禁佩服得豎起大拇指!
引用一段話:編導詹姆斯·溫認為自己的處女作最成功的地方是:“劇情的設定可以引起觀眾想像,想像如果自己處在角色的處境會發生什麼事。這種未知的元素會激起觀眾的觀看興趣,你不知道身處何方,將會發生什麼,一切都失去控制,這才是最恐怖的。”
的確,本片應該算是一個突破,較之傳統的懸疑恐怖片,他更會調動觀眾的互動性,參與性;內心的恐懼+人性的無情嘲諷揭示=〉觀眾自己內心的拷問=〉發自心底的寒意!
2.敘事手法(Memento+Se7en+Identity)
在下學淺,看片至今感覺也就Memento(記憶碎片)的倒敘感覺最“爽”(抱歉沒有其他詞來形容了)那種倒敘是如此的自然,如此的巧妙,與正敘的結合也是完美無縫。而《SAW》也用到了倒敘這種手法,將警察,“罪犯”,主角的時空巧妙的進行了輪迴式敘述,使得情節更加緊湊,步步緊逼!
與Se7en類似,警察,“罪犯”鬥智鬥勇,現場-〉線索-〉推理-〉驗證。。。
只不過,這次參加推理的還有當事人(受害者)自身,臨場感陡增!
與Identity(致命ID)相類似的就是各個人物在日常看似毫不相干,但在一個特定的條件下他們竟然如此相似!謎底揭開時,正在接受的心靈拷問的究竟是劇中人還是自己呢?這也正是我在標題中所寫的:殘酷至極的人性拷問。
3.選擇
人生會有很多選擇,學校,專業,工作,愛人...
但面對生死,你的選擇是什麼?生還是死?問得真的很多餘,但是,如果附加額外的條件呢?如果是你死我活呢?人類自私的醜惡在這一刻瓦解了,也許真的只有BT才能想出如此震撼心靈的題材~~但,這部影片做到了!
4.結尾
看慣了恐怖片的我們,早已習慣了異形復活,哥斯拉剩蛋,鬼娃生子等等這些意料之中的最後驚嚇,但是,請放心,本片的結尾,其出乎意料程度不亞於《第六感》,以至於,在下不忍心在此贖犢導演的良苦用心,還請各位自行觀賞那最精心(驚心)的一刻吧!
5.瑕疵
對於初出茅廬的年輕導演,我們還苛求什麼?!
但是,瑕不掩瑜,我還是要提一些我認為的缺憾:
a.另外兩起案件的被害人背景應該表述的再詳細些,有助於觀眾對結尾的理解。
b.結尾儘管出人意料,情理上也可講通,但是還欠有力的鋪墊,底牌亮得稍顯倉促。
c.開頭的發螢光的東西有什麼作用,我還沒看出來,在此一併指出。
d.情節過於緊湊,以至我忘記吃水果,女友都害怕去廁所了,在此特別B4一下...哈哈

後續系列

2005年《電鋸驚魂2》
2006年《電鋸驚魂3》
2007年《電鋸驚魂4》
2008年《電鋸驚魂5》
2009年《電鋸驚魂6》
2010年《電鋸驚魂7》

日本評出的十大最恐怖電影

2009年8月,日本公信榜評選出的“日本觀眾心目中最恐怖電影”十強榜單火熱出爐。該榜單將日本國內、國外、新舊作品全部包括在內進行評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