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這是一個自我迷途、自我喪失的時代。
這是一個被物慾外化、異化的時代。
這是一個以“他”定“我”、以物質衡量生命的時代。
這是一個無家可歸、無處可逃、缺失精神家園的時代。
盛世危言。在經濟發展的旺途,在高聳入雲的城市叢林中,在貌似強大而又微不足道的人群中間,人們如何奮斗並重建屬於自己的精神家園?
一本小書,幾載春秋。題目挺大,“人生三論”。只是“三論”,而非四論、五論或八論,是因為這人生就介於生死兩端。從“不知生,安知死”到“不知死,安知生”,而其中的人生意義只有通過“奮鬥”來實現,這個本無意義的人生,因為奮鬥而被賦予了充滿誘惑力的無限可能。但這個“奮鬥”絕不等同於“成功學”,不是鼓吹成功上位,而是渴望人生定位。每個人都應該找到自己的位置、發現自己的事業、享受自己的幸福;每個人都是人格等價的,受到職業尊重與價值尊重。就如同斯多亞學派的那兩位天壤之別的哲學家,一個是皇帝,一個是奴隸,社會等級的差異,並未造成對人生真理追求的障礙,皇帝有皇帝的快樂,奴隸有奴隸的幸福。
西方哲人講“我思故我在”,這思索、這冥想、這傷感,是“我”存在的明證,除了且行且歌,我竟是以思索證明自己。這種思索,是“我”區別其他同球共住物種的標誌:我想,這人生之論,也要有點新異,讓自己走過的路、讀過的書、閱過的人,作為文字積累的素材,給讀者一些“鮮道理”吧。
這“鮮道理”,是新鮮的“鮮”。人生之說,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但與古人比,當下已物是人非,甚至物非人也非,自然環境、社會人文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是個經驗崇拜的族群,人生道理往往是出自於神話中的老神仙之口,或是白髮蒼蒼的老學究之筆,這道理幾經咀嚼,或許已不為80後、90後的新鮮人類所待見。
這“鮮道理”,是鮮活的“鮮”。除陳年老酒外,現代人食物必“鮮”,講海鮮、茶鮮、無公害。這人生道理也是如此,也講傳統、講文化、講基因,但更多的是對當下現實之反思,未來之綢繆。
這“鮮道理”,是鮮艷的“鮮”。有人讀這“鮮道理”,可得一謀生之道;有人讀這“鮮道理”,可經世致用;有人讀這“鮮道理”,或當糊紙用。
“磨刀不誤砍柴工”。當您勞累之餘、享受恬靜之時,偶讀此書,調適一下自己的判斷,若能夠重新整裝出發,也權且作為我微塵之奉獻吧。
圖書書摘
第二章 論死亡
自從地球上出現一種叫做“人”的存在物以來,迄於今日,已經有850億人在這顆行星上出現,然後消逝了。這些人當中有遙遠的陌生人,也有我們的親族父祖,一代又一代的生者持續不斷地站在了這片埋葬著先人的土地上,就像是一個個輪迴一樣。人類作為一種暫時性的存在,有一些問題,是從“娘胎”裡面就已經帶出來的,是一出生就必須正視、必須面對的。無論你是皇親國戚,權勢遮天,還是混沌小民,身無片瓦;無論你是身強體健,健康壯碩,還是身體孱弱,柔不經風;無論你是家庭和睦,幸福安康,還是命運多舛,顛沛流離,你都無法擺脫人類的一個永恆歸宿,也是人類不可避免的一個宿命——死亡。死亡是人生的一個基本主題,會伴隨著任何一個人的一生。這一說法乍看起來似乎有些恐怖,也有些殘忍——似乎在我們面前始終呈現的是一幅令人不忍注目的景象: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一個人都是一位過客,其身後都有著一個叫做“死亡”的陰影,時刻跟隨著他們,形影不離,就像是苗人的“益蟲”一樣時刻不停地在吞噬著我們的生命,隨時準備作出致命一擊,將你拖人那永恆的黑暗之中。這種陰森恐怖的說教似乎不很受到人們的歡迎,雖然世人們都了解死亡對於人來說,是一個不可逃避的命運,但依然希望能有一點點光明留給自己。他們認為,在人的一生中,童年是沒有死亡概念的,而青年時剛剛能真正接觸和思考死亡,中年時才會擔心死亡之降臨,而老年才是死亡陰影真正降臨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