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而有品位的攝影藝術著作。從獨特的角度切入攝影史和攝影家生平,以夾敘夾議、小故事、跳躍性的方式記述和論述了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20位攝影家及其作品。作者的書寫達到了既簡潔又豐富的境界。
由於20世紀上半葉電影還不發達,電視剛剛起步,攝影就成為時代和社會最重要的影像記錄手段,而優秀的、具有人文關懷的攝影家,就成為“人性的見證者”。他們的作品廣泛地表現了社會生活現實,各色各樣的人物、城市和農村、戰爭與和平、時間與細節……同時,這些作品都打上了強烈的個性化的印記,表達出攝影家的觀念、情感以及他們觀察和觸摸外部世界的方式。
本書作者阮義忠,參考數十本國外攝影名家專集,以親切活潑的筆調介紹桑德、布列松、卡帕、阿勃絲、寇德卡……等二十位傑出攝影家的生平經歷與影像風格,生動的妙喻和精闢的引文穿插其間,倍增可讀性。圖版之編選,采畫冊欣賞頁形式,印刷方面力求忠於原作... (展開全部) 通俗而有品位的攝影藝術著作。從獨特的角度切入攝影史和攝影家生平,以夾敘夾議、小故事、跳躍性的方式記述和論述了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20位攝影家及其作品。作者的書寫達到了既簡潔又豐富的境界。
由於20世紀上半葉電影還不發達,電視剛剛起步,攝影就成為時代和社會最重要的影像記錄手段,而優秀的、具有人文關懷的攝影家,就成為“人性的見證者”。他們的作品廣泛地表現了社會生活現實,各色各樣的人物、城市和農村、戰爭與和平、時間與細節……同時,這些作品都打上了強烈的個性化的印記,表達出攝影家的觀念、情感以及他們觀察和觸摸外部世界的方式。
本書作者阮義忠,參考數十本國外攝影名家專集,以親切活潑的筆調介紹桑德、布列松、卡帕、阿勃絲、寇德卡……等二十位傑出攝影家的生平經歷與影像風格,生動的妙喻和精闢的引文穿插其間,倍增可讀性。圖版之編選,采畫冊欣賞頁形式,印刷方面力求忠於原作在色調層次與質感的要求,以利讀者欣賞。
簡介
通俗而有品位的攝影藝術著作。從獨特的角度切入攝影史和攝影家生平,以夾敘夾議、小故事、跳躍性的方式記述和論述了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20位攝影家及其作品。作者的書寫達到了既簡潔又豐富的境界。
由於20世紀上半葉電影還不發達,電視剛剛起步,攝影就成為時代和社會最重要的影像記錄手段,而優秀的、具有人文關懷的攝影家,就成為“人性的見證者”。他們的作品廣泛地表現了社會生活現實,各色各樣的人物、城市和農村、戰爭與和平、時間與細節……同時,這些作品都打上了強烈的個性化的印記,表達出攝影家的觀念、情感以及他們觀察和觸摸外部世界的方式。
本書作者阮義忠,參考數十本國外攝影名家專集,以親切活潑的筆調介紹桑德、布列松、卡帕、阿勃絲、寇德卡……等二十位傑出攝影家的生平經歷與影像風格,生動的妙喻和精闢的引文穿插其間,倍增可讀性。圖版之編選,采畫冊欣賞頁形式,印刷方面力求忠於原作... (展開全部) 通俗而有品位的攝影藝術著作。從獨特的角度切入攝影史和攝影家生平,以夾敘夾議、小故事、跳躍性的方式記述和論述了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20位攝影家及其作品。作者的書寫達到了既簡潔又豐富的境界。
由於20世紀上半葉電影還不發達,電視剛剛起步,攝影就成為時代和社會最重要的影像記錄手段,而優秀的、具有人文關懷的攝影家,就成為“人性的見證者”。他們的作品廣泛地表現了社會生活現實,各色各樣的人物、城市和農村、戰爭與和平、時間與細節……同時,這些作品都打上了強烈的個性化的印記,表達出攝影家的觀念、情感以及他們觀察和觸摸外部世界的方式。
本書作者阮義忠,參考數十本國外攝影名家專集,以親切活潑的筆調介紹桑德、布列松、卡帕、阿勃絲、寇德卡……等二十位傑出攝影家的生平經歷與影像風格,生動的妙喻和精闢的引文穿插其間,倍增可讀性。圖版之編選,采畫冊欣賞頁形式,印刷方面力求忠於原作在色調層次與質感的要求,以利讀者欣賞。
作者簡介
阮義忠,1950年生於台灣,早年喜愛美術,20歲時在 《幼獅文藝》 雜誌做編輯,後來轉至 《漢聲》 雜誌英文版工作,並開始拍照。1975年到《家庭月刊》任攝影編輯,撰寫本土攝影指導文章。1981年開始從事電影製作,發表《映象之旅》、 《戶外札記》 、《靈巧的手》等紀錄片二百多部。他撰述的《二十位人性的見證者——當代攝影大師》、《當代攝影新銳》、《攝影美學七問》等在攝影界引起很大反響;他的5部攝影集 《北埔》 、《八尺門》、《人與土地》、《台北謠言》、《四季》使他成為世界知名攝影家。他還創辦了“阮義忠攝影工作室”和《攝影家》雜誌。曾任教於“國立藝術學院”,現投身於慈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