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9-1
版次:1頁數:352字數:604000
印刷時間:2009-9-1開本:16開
內容簡介
中醫營養治療學是指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研究中醫養療理論和方法,以指導預防疾病、治療疾病、促進機體康復、保持健康的學科。本教材編寫內容共分為五篇。第一篇總論介紹中醫營養治療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內容和發展簡史。重點闡述了基本理論及其基本特點、原則方法等。第二篇常用養療藥食與方劑。該篇主要介紹常用養療食物、常用養療中藥、養療方劑的功效、套用、製法與用法、現代研究、注意事項等內容。本教材所選食物、常用藥物、養療方,均注重其代表性和實用性。遵循以中醫藥傳統營養學理論為基礎,適當反映現代醫學相關研究成果,較好地保證了教材的科學性、適用性和先進性。第三篇為四季養療,主要闡述順應四時變化特點,因時制宜而養療的原則與方法。第四篇特定人群養療主要介紹特定生理階段人群及亞健康人群的養療,著重闡述不同生理階段及亞健康人群生理病理特點、辨證養療。第五篇為常見病養療,重點闡述臨床常見病的中醫病因病機及辨證養療。本教材適用於中醫、中藥、養生、康復、護理等專業。目錄
第一篇總論緒論
第一章中醫營養治療學發展簡史
第二章中醫營養治療學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陰陽、五行學說
第二節精、氣、血、津液學說
第三節五臟中心論
第四節體質學說
第五節性味歸經理論
第三章中醫營養治療學的主要特點
第一節整體恆動,辨證養療
第二節藥食一體,養療結合
第三節調理臟腑,重視脾胃
第四章中醫營養治療學的基本原則
第一節預防為主
……
線上試讀部分章節
第一篇總論緒論
中醫營養治療學是指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研究中醫養療理論和方法,以指導預防疾病、治療疾病、促進機體康復、保持健康的一門學科。
中醫營養治療學以中國傳統文化為深厚底蘊,以中醫理論為堅實基礎,融匯了歷代實踐經驗和研究成果,形成了博大精深的理論體系和豐富多彩的方法,具有鮮明的東方色彩和濃郁的民族特色。它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為中國人民的健康事業和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傑出貢獻。
“營養”一詞,較早見於宋代蘇東坡《養生說》“營養生者使之能逸而能勞”。古代又作“榮養”。“營”有經營、營造之意,“榮”可解釋為榮盛、繁榮,“養”即養護、補養之意。“營(榮)養”即指機體攝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或養料,以維持正常生命活動的過程。而“營養學”一詞,則來源於現代營養學。在中醫古籍文獻中,論及營養學的內容多稱為“食養”或“食療”。“食養”即飲食養身,就是以合理的營養,維護健康、保養身體、預防疾病以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強調預防為主;“食療”即飲食療疾,是根據食物和藥用食物的性味、功用及其所含的營養成分或其他成分,進行科學配伍,通過合理的加工烹調,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雖然二者在詞義上稍有差別,但究其本質,中國古代的“食養”、“食療”學即為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的傳統臨床營養治療學。
中醫營養治療,以扶正固本為基本思想,以補氣血、調陰陽、增強正氣為基本治則,據此選用藥物和食物,同時結合中醫的病因病機學說,進行辨證養療,並採用恰當的製作方法和形式,如炒、燜、煎、炸、蒸、煮、熬、鹵、燒等,製成湯、羹、膏、酒、粥、面、糕、餅以及菜餚等,故具有廣泛的適用性。既適合於家庭食品的製作,又可作為餐館配膳的美食佳肴,近年來在國內外受到廣泛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