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層的五項修煉》

《中層的五項修煉》

《中層的五項修煉》是由周仙、趙常誠編著的行政管理類書,本書主要介紹了中層為人處世的智慧法則與實用技巧。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00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第1版(2009年12月1日)
平裝:368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16
ISBN:7511700977,9787511700971
條形碼:9787511700971
商品尺寸:23.8x16.4x2.8cm
商品重量:581g
品牌:電腦報
ASIN:B00328INJC

內容簡介

中層的五項修煉》內容簡介:在上傳下達中實現領導職責,在上擠下壓中展示自己才幹。憑藉數十年的親身實踐與觀察思考,作者系統地闡釋了在“上擠下壓”的複雜環境中,中層為人處世的智慧法則與實用技巧。《中層的五項修煉》內容豐富、視角新穎、語言簡練,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堪稱一部贏在中層的技術手冊,一部晉升高層的必修寶典。
無論你是主管、主任、經理、總監、科長、處長還是部長;無論你身處國企、外企、私企、政府機關還是社會組織;無論你是剛剛榮升為中層,還是在中層已奮鬥多年,正忙於向高層晉升,或者還是渴望被提拔的普通員工,在《中層的五項修煉》中,你都能找到實現理想與抱負的生存之道。

編輯推薦

《中層的五項修煉》:中層領導應具備的五大能力
中層是組織機械中最為複雜的樞紐部分,也是一個躋身高層的必經之處,要在這個事業平台上有所作為,須洞悉其中的奧秘。
第一項修煉/關係運籌
與高層領導相處要站到高層的位置上考慮問題,與下屬處理關係要站到下屬一般員工的角度來審視自己,與同級中層相處要換到別人的位置上思考問題。
第二項修煉/運權行政
權力來自職責,掌握權力不能忘記職責,運用權力不要偏離職責。用權時少一點“瀟灑”,多幾分謹慎,你才能進退自如。
第三項修煉/上通下達
巨觀決策必須做好,這也是作為中層領導的必備素質,是根本性的東西,但是沒有細節就無法落實,因而歸根結底還要追究到細節上去。
第四項修煉/管人用人
一個組織要有活力,中層能力相當重要,關鍵在於要能夠管人用人。能帶出一支能征善戰的隊伍。
第五項修煉/謀求晉升
由於高層職位的稀缺性,中層想要得到進一步的晉升,必須具備過硬的本領。不僅僅要贏得上級的賞識,也要得到同事的認可和下屬的擁護。

目錄

第一項修煉運權行政
與高層領導相處要站到高層的位置上考慮問題,與下屬處理關係要站到下屬一般員工的角度來審視自己,與同級中層相處要換到別人的位置上思考問題。
第1章中層領導的掌權藝術
寬容之心即得人之心
以嚴立威,無往不勝
寬嚴相濟更能折服人心
堅決果斷,展示自己魄力
賞罰分明,增加自己威信
確立自己的領導風格
第2章掌握控權的潛在規則
發布命令要注意技巧
絕不讓命令打半點折扣
懲一儆百,迅速樹立權威
寬厚仁德,激起他人敬重
喜怒哀樂不可形於色
第3章適度用權進退自如
人事分清,體現公正性
善於表揚,增加親和力
巧妙借權,用後奉還
要知道自己不是一個小兵
注意與下屬間的距離
將領導的形象體現在說話中
不要超越自己的權力
第4章有效授權處變不驚
選擇合適的授權人選
只有可以放手的工作才能授權
最好能對下屬當眾授權
授權並不意味著推卸責任
讓下屬知道你始終都在支持他
要留心下屬是否越權
權力失控時就需要考慮收回
第5章以升權來贏得支持
儘快提升自己的得力助手
充分發揮左膀右臂的作用
幫助新人樹立威信
扶上馬後再送一程
選拔優秀下屬的條件
不可重用的幾種下屬
第二項修煉關係運籌
權力來自職責,掌握權力不能忘記職責,運用權力不要偏離職責。用權時少一點”瀟灑”,多幾分謹慎,你才能進退自如。
第6章正副職的相互配合
正職要有容人之雅量
正職要善於管理副職
副職要擺正自己位置
副職要有處事之智慧
第7章同級之間的關係維護
面子第一,道理第二
高標做事,低調做人
同事相處最忌相互拆台
相互搭台才能共同起跳
共事合作要有“打群架”意識
對不合理請求要委婉拒絕
第8章密切聯繫上級領導
堅決服從領導決定
不犯抗上的低級錯誤
把握與上司交往的時機與場合
與上級交往要做到適度
上司做好人,自己扮黑臉
對領導負責而不是對員工負責
面對批評要有良好心態
第9章理性處理人際關係中的衝突
有話拿到桌面上說
處理下屬矛盾要一視同仁
矛盾要解決得乾淨徹底
有些問題可以直接迴避
請對方幫點小忙
和誰衝突也別和領導衝突
被領導錯怪要學會修補
第10章在政治鬥爭中遊刃有餘
在辦公室也要有政治意識
最好的策略是避免衝突
要對不可避免的衝突展開反擊
要與有權勢的人消除隔閡
避免介入上司之間的矛盾
領導不可怕,不要繞著走
第三項修煉上通下達
巨觀決策必須做好,這也是作為中層領導的必備素質,是根本性的東西,但是沒有細節就無法落實,因而歸根結底還要追究到細節上去。
第11章給上級做好參謀工作
全方位透析你的上級
準確領會領導意圖
胸懷全局來出謀劃策
高瞻遠矚謀劃企業戰略
保證決策建議嚴格縝密
第12章上傳下達要講究技巧
第13章拍板決策有條不紊
第14章組織協調左右逢源
第15章上擠下壓中進行調試
第四項修煉管人用人
第16章中層領導如何用人管人
第17章培養忠心耿耿的追隨者
第18章把批評掌握得恰到好處
第19章成功駕馭不同的下屬
第20章非常時刻要用特殊手段
第21章鍛造強勁的執行力
第22章打造一支高效團隊
第23章提升有效溝通的能力
第24章提高績效管理的水平
第五項修煉謀求晉升

序言

中層崗位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無論是在企業,還是在機關,中層都是一個組織的中流砥柱。可以說,一個組織要保持持續發展,取得更高的業績,關鍵因素不在於高層領導,而在於一批具有變革才能的中層領導和專業人才,因為中層領導不同於一般職員,他們的能力和素質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組織內部的所有人,甚至關係到組織能否穩定、和諧地發展,因此對中層領導的素質和能力,就要有更高層次的要求。
首先,中層領導必須處理好與高層領導、下屬員工和同級中層的關係。對這三方面關係要審慎對待,對同仁以誠相待,這樣才能使自己在工作中左右逢源。其次,作為一名中層領導,在單位往往負責一項或幾項具體的業務工作。這些工作在上級領導決策之後,要靠中層領導來組織下屬具體實施。因此中層領導要增強自己獨當一面的才能,要有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在讓上級滿意的同時,也要讓下級心悅誠服。與高層領導相處要站到高層的位置上考慮問題,與下屬處理關係要站到下屬即一般員工的角度來審視自己,與同級中層相處要換到別人的位置上思考問題。

文摘

寬嚴相濟更能折服人心
掌權立威既要懂得寬容,又要運用威嚴,聽起來似乎矛盾,其實並不衝突。寬容其實也是一種“恩”。威是嚴格、責備,恩是溫和、獎勵,身為中層領導,只有對下屬寬嚴得宜、恩威並用,才更能折服人心。忽視任何一方面,都是沒有領悟權力的真諦。
對此,日本江戶幕府時代有個叫池田光政的藩主,曾說過這樣一段話:“一位當政者,要想統治好一個國家,必須要德威兼備,寬嚴得宜。如果只施以小惠,而沒有威嚴,國民就會像一群在溺愛中成長的孩子不聽教誨,將來更不可能成為有用的人。相反地,如果對任何事都採取嚴厲的態度,或許在表面上能使人遵從,但絕不能使人心服,事情也就很難順利進行了。所以一定要有公平的賞罰,施恩於人。如此才是真正的威嚴。沒有恩只有威是沒有用的;而沒有威只有恩也不會發生效力。”
西洛斯?梅考克是世界第一部收割機的發明者,也曾是美國國際農機公司的老闆。他在管理下屬的過程中,很注重寬嚴結合的掌權藝術。在實際工作中,他既能堅持制度的嚴肅性,又能設身處地為員工著想,以此來樹立自己的權威,並使下屬心服。
例如有一次,一個老員工違反了工作制度,酗酒鬧事,遲到早退。按照公司管理制度的有關條款,他應當受到開除的處分。材料報上來以後,梅考克毫不猶豫地寫下了“立即開除”的決定。
決定一公布,這一老員工立刻火冒三丈。他生氣地對梅考克說:“當年公司債務累累時,我與您患難與共,三個月不拿工資也毫無怨言。而今犯這點錯誤就把我開除,真是一點情分也不講!”
聽完老員工的敘說,梅考克平靜地說:“你知道不知道這是公司,是個有規矩的地方?這不是你我兩個人的私事,我只能按規矩辦事,不能有一點例外。”
後來,梅考克了解到這個老員工的妻子去世了,留下兩個孩子,一個跌斷了一條腿,一個因吃不到足夠的奶水而經常啼哭。老員工是在極度的痛苦中借酒消愁,結果誤了上班。
了解到這個情況後,梅考克為之震驚,他立即安慰他說:“你真糊塗。現在你什麼都不用想,快點回家去,料理你老婆的後事,照顧孩子們。你不是把我當成你的朋友嗎?所以你放寬心,我不會讓你走上絕路的。”說著,梅考克從包里掏出一沓鈔票塞到老員工手裡。老員工被老闆的慷慨解囊感動得流下了眼淚。通過這一做法,梅考克也贏得了公司其他員工的心,大家都知道他是自己真正值得為之拚命的領導。
可見,中層領導在運權時,一定要注意按照寬嚴相濟的原則去辦事:因為太寬鬆了下屬心不在焉,不當回事,很容易被慣壞;太嚴了下屬則心驚膽戰,心理萎縮,對事情往往表面順從,實際反抗,因此恩威並重,寬嚴得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裡所說的寬嚴相濟,並不是說恩、威各占一半,而是說依事情的情況而定,該寬的寬,該嚴的嚴。
慈母的手,慈母的心,是每一位中層領導都應該有的。對於自己的下屬,中層領導一定要給以必要的維護和關愛,因為他們是你的同路人,甚至是你的依靠,你必須贏得他們的心。而且,也只有如此才能團吉他們,達到自己掌權的目的。但是,同時還要嚴厲。這種嚴厲是基於人類的本性的。有些人不需要別人的監督和責罵,就能自覺地做好工作,不出差錯。但是大多數人都是好逸惡勞的,喜歡挑輕鬆的工作做,或者對領導的命令陽奉陰違,因此對這種人只能嚴加管束,隨時督促,施以適當壓力,才會使他謹慎做事。
中層領導在運權時寬嚴得體十分重要。尤其在原則和法規面前,更應嚴格要求,毫不相讓;對於那些違反紀律的下屬,就應該按組織原則論處,決不姑息。但在懲罰和批評的同時,也應該能照顧到人情,站在下屬的角度真正為下屬著想,這樣才能折服下屬之心,牢牢樹立起自己的威信。
堅決果斷,展示自己的魄力
堅決果斷,是中層領導最為重要的又一項內在素質。對一個中層領導來說,無論是講話、辦事,都要做到乾脆利落,不能猶豫不決,拖泥帶水,這樣才能使上級和下屬看到自己內在的才能、魄力,才能維護自己的威信,維持自己掌權者的形象。不能做到果斷堅決,往往就會給他人造成懦弱無能的感覺,也不會得到上級和下屬的信任,那么在下屬的心中也就不會有什麼威信可言。這裡主要有兩層意思,一個是堅決果斷是中層領導工作的必然要求,另一個是堅決果斷是中層領導在下屬間建立威信的必然要求。
古人講:“用兵之害,猶豫最大;三軍之災,生於狐疑。”莎士比亞也說過:“多餘的考慮是叛徒,它讓我們的經營因為害怕而失去了贏的機會。”可見,缺乏主見,缺少判斷能力,不能及時地制定正確決策,對一個統帥或是領導人物來說,無疑是最致命的弱點。《史記?春申君列傳》中就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戰國時期,楚國令尹春申君黃歇任職期間,有人勸他及早除掉一個實力派人物李園。但是黃歇卻優柔寡斷、猶豫不決,遲遲沒有接受勸告,後來終於被李園派來的刺客殺死。這就是“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的道理。遇事“當斷不斷”,猶豫不決,就會貽誤時機,進而“反受其亂”。
此外,在做出一個決定時,下屬都會用目光注視著自己的上級,如果此時你優柔寡斷,一再錯失良機,從此也不會有人尊敬或跟隨你這樣的沒有魄力缺乏能力的中層領導。楚漢之爭時,范增等謀士極力勸說項羽在鴻門宴上殺掉劉邦,掃清自己的稱帝之路,項羽卻婦人之仁、優柔寡斷,遲遲下不了手,最後竟放劉邦逃了回去。范增也由此看出項羽並非成大事之人,今後必然被劉邦搶去天下,因而失望至極。在後來劉邦施反問計致使項羽懷疑范增時,范增便毫不猶豫地憤然離去。其他將領也逐個灰心,紛紛背叛項羽,投靠劉邦。項羽的優柔寡斷,使手下將領對他的能力失去了信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