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地下詩壇與新藝術的萌芽 一、"文革"時期的地下詩壇 事實上,地下詩壇是一個久已存在的原現象。因為文學的自由發展一旦受到限制,一些作品不能公開發表,就必然要轉入地下,有共同興趣的人們相聚在一起,創作和交流那些根本不能發表的作品,是公開進行探索和討論的空間消失之後的一種必然。同時,詩歌不同於小說和戲劇,它對生存空間的要求有較大的彈性,能夠於極小的夾縫中產生和傳播,因而最容易在條件惡劣的地下狀態產生和傳播。在極為不良的文化環境中,人們很難進行不被主流文壇認可的小說創作,更難創作和演出戲劇。但是,無論在什麼情況下,人們卻都可以寫詩。在私人日記里寫下一篇一篇小說的人大概極少,但在日記本里寫下一首又一首詩歌的卻並不鮮見。即使在政治恐怖使人不敢寫日記或者寫日記也只能寫假日記的情況下,人們仍然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裡寫下幾行詩。在一定的條件下,這些詩就會在一定的圈子中傳播。在"文革"時期,因為"寫反革命詩詞罪"而導致悲慘命運者是一個相當大的數字,各地都不斷破獲大同小異的這種政治案件,由此便可以證明這種地下詩壇的普遍存在。地下詩壇的作品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它是人們內心真情的流露,是個體生命創作衝動的結果,因此,它比公開發表的詩歌更直實,更能體現那個時代人們的心理、情緒、思想和感情,也更能夠顯示那些不見容於主流詩壇的藝術探索。 在一般情況下,地下詩壇的生存是艱難的。由於文字獄和思想犯罪的存在,它只能在極小的範圍內生存。一首詩寫完之後,幾個 朋友傳閱一下,有的寫進了日記或書信,有的則就此完成了從創作到傳播的全過程,從此不再有人記起。在"文革"之前,地下詩壇大概主要由三三兩兩的知識分子構成。由於人生的經驗和閱歷,這些知識分子的詩歌創傷和傳播的活動一般都在極為隱蔽的情況下進行,往往是三兩個密友之外便無人知曉。在"文化大革命"中,這種地下詩壇的構成迅速向青年人轉化,而且成為一個普遍存在的文化現象。一代知識青年在苦悶中開始思索的同時,也開始悄悄地尋找思想和感情的知音。在革命製造的一片文化沙漠里,哪裡存有一片青綠,哪裡就能聚集一群渴望生活的人。隨著紅衛兵運動的結束和革命造反高潮的過去,隨著一代青年對社會問題進行思考和懷疑的普遍化,這種處於地下的詩歌群落和思想群落相當普遍地產生於文化革命之後的荒野。楊健在他的《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方學》一書中這樣描寫過趙一凡的文藝沙龍: 當時各圖書館已封閉,一切文學作品(除幫派文藝)都成為毒草,圖書奇缺,趙一凡留心蒐集各種文學作品,然後把這些書傳播出去。他安排得特別巧妙,一本書讓這個人看完了。然後直接傳給別一個人……起初,沙龍中只傳閱"文革"前出版的各類小說,以及"灰皮書"("文革"前的內部書,多為灰皮)如《第四十一》等,後來又開始傳閱"黃皮書"。"黃皮書"在"文革"中,由內部書店印刷發行,只供高幹閱讀,封面多為黃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