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水資源問題與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全面介紹中國水資源數量、質量、時空分布特點,涉水領域的綜合利用資源,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及當前面臨的主要水問題,並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遵循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原則,對供水安全、防洪抗旱減災、水資源綜合利用、水土保持與生態修復、節水型社會建設、水資源合理配置與可持續利用等一系列戰略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是一部涵盞水資源開發利用、治理、配置、節約、保護等各個領域的綜合性水資源專著。目錄
前言第一章中國水資源及其主要特點
第一節水資源分區
第二節水資源數量與質量
第三節水資源特點
第二章中國水資源開發利用
第一節水利建設成就
第二節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
第三章中國主要水災害
第一節水災害演變趨勢
第二節洪澇災害
第三節水資源短缺
第四節水污染
第五節水土流失
第四章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治水新思路
第一節科學發展觀與新時期水利發展
第二節新時期水利發展總體思路
第三節基於資源水利的觀念更新
第四節資源水利的主要任務及對策措施
第五節水利發展的戰略重點與主要目標
第五章可持續的防洪抗旱減災發展戰略
第一節新時期防洪減災發展戰略
第二節新時期抗旱減災發展戰略
第六章可持續的供水安全發展戰略
第一節農村飲水安全
第二節城市供水安全
第七章可持續的水資源保護髮展戰略
第一節水污染防治
第二節我國水污染防治進展情況
第三節我國水資源保護工作現狀
第四節可持續的水資源保護髮展戰略
第八章可持續的水土保持與生態修復發展戰略
第一節水土保持
第二節生態修復
第九章可持續的水能資源發展戰略
第一節水電開發與中國電力
第二節我國水電開發現狀
第三節水電利弊面面觀
第四節可持續的水能資源發展戰略
第十章循環經濟與節水型社會建設發展戰略
第一節資源節約與環境友好的循環經濟模式
第二節建設節水型社會的意義
第三節我國節水型社會建設發展戰略
第十一章維護河流健康生命
第一節河流健康的基本內涵
第二節河流健康評價指標體系
第三節我國河流健康現狀淺析
第四節維護河流健康的對策
第十二章中國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前景展望
第一節我國水資源可利用量
第二節對水資源需求預測的回顧與分析
第三節基於節水型社會建設的國民經濟需水預測
第四節我國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前景展望
附錄1黃河宣言
附錄2黃河行動綱領
附錄3長江宣言
附錄4保護洞庭湖行動綱領
前言
水是生命之源,是維繫人類乃至整個生態系統生存發展的重要自然資源。水是經濟資源,是工業、農業、服務業等經濟產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質基礎。
水是戰略資源,水安全是整個國家安全體系中的重要一環。
地球上水的總量十分豐富,大致接近14億km3,人均達2億多m3。但是,在這些總水量中,又苦又鹹的海水占了97.5%,淡水僅占2.5%,而且其中絕大部分以固態水的形式分布在極地冰蓋、高山冰川和永久凍土層之中,每年可通過蒸發一降水而得到更新的淡水資源量不足5萬km。
淡水資源儘管有限,但相對於早期的人口與社會生產力水平來說還是綽綽有餘的。如200年前,全球人口僅10億左右,人均淡水資源量達4萬m3以上;在100年前,全球人口約17億,人均淡水資源量仍達2.8萬m3。但隨著人口持續增長和經濟規模的不斷擴張,人均淡水資源量不斷減少,而排放到水體中的各種污染物卻不斷增加,淡水資源短缺和水污染的危機不斷加劇。近100年來,全球人口增加了3倍,但用水總量增加了9倍。目前,全球人均淡水資源量已減少到7200m3左右,有1/6的人口得不到安全、潔淨的飲用水,有1乃的人口缺乏最基本的衛生設施,有50個國家的人均淡水資源量低於2000m3,其中有16個國家的人均淡水資源量低於300m3,絕大多數國家都面臨著缺水和水污染的嚴重困擾,水危機已成為人類在21世紀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
精彩書摘
(二)抗旱減災的主要措施1.加強抗旱領導機構建設
1971年6月,國家成立了中央防汛抗旱指揮部,加強對全國防汛抗旱工作的領導。
1977年3月,成立國務院抗旱領導小組,負責協調相關部門的抗旱工作。
1992年8月,成立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以下簡稱國家防總),加強對全國防汛抗旱工作的統一指揮。與此同時,各級地方政府也建立了相應的防汛抗旱指揮機構,一些經常發生旱災且災情較重的省專門成立了抗旱指揮部。
2.健全抗旱工作機制
在總結幾十年抗旱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抗旱工作機制不斷完善,正規化、規範化建設不斷加強。
(1)抗旱責任制:
1)地方行政首長負責制:省、地(市)、縣(市)鄉鎮各級地方政府都建立了抗旱工作行政首長負責制,明確了負責抗旱工作的主管領導,有利於加強組織領導和對各部門的協調。
2)部門分工責任制:防汛抗旱指揮部實行成員單位分工負責制,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明確各部門在抗旱工作的職責和任務。
3)部門內部崗位責任制:各相關部門內部,特別是防汛抗旱指揮部內部建立明確的崗位責任制,把抗旱工作的目標、任務、責任落實到具體的崗位和個人,以利於組織協調和監督、檢查。
(2)抗旱工作制度:
1)旱情統計和匯報制度:各級抗旱辦公室定期調查、統計旱情並報上一級抗旱領導機構,及時掌握各地旱情變化情況和抗旱工作進展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