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史》

《中國教育史》

《中國教育史》作者:孫培青,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9年6月1日出版。

基本信息

《中國教育史》 

作 者:孫培青
出版時間:2009-6-1
ISBN:9787561764527
開本:16開
中國教育史中國教育史

定價:49.80元

內容簡介

進入21世紀新時代,我們的祖國繼續全面建設和諧的小康社會,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對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別是中共十七大會議之後,文化界回響號召,正在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熱潮,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的積極性,令我們振奮精神做好本職工作。
教育史學科工作者應該與時俱進,為全面認識祖國傳統文化、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教育傳統作出自己的奉獻,努力促進學科體系、學術觀點、研究方法的創新。由於近年來學術界湧現一些新的研究成果,作者對一些歷史問題也有新的體會,教學工作中又積累了新的經驗,所以現在綜合吸納這些新東西,對《中國教育史》教材再作一次修訂是適時的。
《中國教育史》是主要面向教育專業本科生的教材。自出版之後,許多師範大學、教育學院以及師資培訓、學位課程先後採用本教材。為滿足教學需要,第一版印刷8次,第二版印刷19次,累計印刷27次,印數271600冊。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原始時期的教育
第一節 中國教育的起源
一、中國大地最早的人類
二、教育的起源
第二節 氏族公社時期的教育
一、生產勞動的教育
二、生活習俗的教育
三、原始宗教的教育
四、原始藝術的教育
五、體格和軍事訓練
第三節 氏族公社末期學校的萌芽
一、部落顯貴世襲引起教育的變化
二、文字的產生提出新的教育需要
三、學校萌芽的傳說
第二章 夏、商、西周與春秋時期的教育
第一節 夏、商的教育
一、夏代的教育
二、商代的教育
第二節 西周的教育
一、西周的社會
二、西周的教育制度
三、六藝教育
第三節 春秋時期教育的變革
一、官學衰廢
二、私學興起
三、私學的歷史特點
第四節 孔丘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動
二、重視教育的作用
三、提倡“有教無類”
四、培養德才兼備的君子
五、以“六藝”為教學內容
六、總結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七、主張自覺修養德行
八、樹立教師的典範
九、歷史影響
第三章 戰國時期的教育
第一節 諸子百家私學的發展
一、養士之風盛行
二、百家爭鳴
三、私學發展
第二節 齊國的稷下學
一、稷下學宮始末
二、稷下學宮的性質和特點
三、稷下學官的歷史意義
第三節 墨翟和墨家的教育思想
一、墨翟生平和墨家學派
二、論教育作用和教育目的
三、論教育內容
四、論教育方法
第四節 孟軻的教育思想
一、孟軻的生平和政治主張
二、“性善論”——教育理論的基礎
三、論教育作用和教育目的
四、論理想人格
五、論教學
第五節 荀況的教育思想
一、荀況生活的時代和生平活動
二、“性惡論”與教育作用
三、論教育目的
四、論教育內容
五、論學習過程與思想方法
六、論教師的地位與作用
第六節 道家的教育思想
一、老莊及其道家學派
二、論教育的作用
三、論理想人格
四、論學習與求知
第七節 法家的教育思想與實踐
一、從商鞅到韓非
二、絕對的“性惡論”
三、禁“二心私學”
四、“以法為教”、“以吏為師
第八節 戰國後期的教育論著
一、《大學》
二、《中庸》
三、《學記》
四、《樂記》
第四章 秦漢時期的教育
第一節 秦朝的教育政策及其措施
一、統一文字
二、嚴禁私學
三、吏師制度
第二節 漢朝的文化教育政策
一、各家並存,推重“黃老之學”的漢初文教政策
二、漢武帝“獨尊儒術”的文教政策
第三節 漢朝學校教育的發展和經學教育的特點
一、學校教育的發展
二、今古文經學之爭與漢朝經學教育的特點
第四節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著述
二、《對賢良策》和三大文教政策
三、論人性和教育在人發展中的作用
四、論道德教育
五、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第五節 王充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思想特徵
二、論人性和教育的作用
三、培養“文人”和“鴻儒”的教育目標
四、“博通百家”的教育內容
五、論學習
第五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教育
第一節 魏晉的學校教育
一、三國時期的官學教育
二、兩晉時期的官學教育
三、魏晉時期的私學教育
第二節 南朝的學校教育
一、宋與齊的官學教育
二、梁與陳的官學教育
三、南朝的私學教育
第三節 北朝的學校教育
一、北朝的中央官學
二、北朝的地方官學
三、北朝的私學教育
第四節 魏晉玄學教育思潮
一、以順應天性自然發展為教育旨歸
二、以“真性”、“無為”為理想人格
三、順應自然的道德教育論
第五節 傅玄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與教育活動
二、論教育的地位與作用
三、論學校教
四、論道德教育
第六節 顏之推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與教育活動
二、論士大夫教育
三、論兒童教育
四、論學習態度和方法
第六章 隋唐時期的教育
第一節 隋唐的文教政策
一、崇儒興學
二、兼用佛道
三、發展科舉
四、任立私學
第二節 隋唐學校教育的發展
一、學校受政策影響而時有起伏
二、中央官學
三、地方官學
四、私學
五、學校教育制度的特點
第三節 隋唐科舉考試與學校教育
一、隋代科舉考試制度的產生
二、唐代科舉考試制度的發展
三、科舉考試制度對學校教育的影響
第四節 隋唐的中外教育交流
一、隋唐與新羅的教育交流
二、隋唐與日本的教育交流
第五節 韓愈的教育思想
一、復興儒學與反對佛老
二、論人性與教育的作用
三、論學
校教育與措施
四、論教學
五、論師道
第七章 宋遼金元時期的教育
第一節 宋朝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一、文教政策
二、教育制度
第二節 遼金元時期的教育
一、遼朝的教育制度
二、金朝的教育制度
三、元朝的教育制度
第三節 宋元時期的書院
一、書院的萌芽
二、宋朝的書院
三、元朝的書院
第四節 宋元時期的蒙學
……
第八章 明朝的教育
第九章 清初至鴉片戰爭前的教育
第十章 中國教育的近代轉折
第十一章 維新運動到清末新政時期的教育
第十二章 民國成立初期的教育
第十三章 新文化運動時期和20世紀20年代的教育
第十四章 國民政府時期的教育
第十五章 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根據地教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