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文集收錄了國內壩工方面40多位知名專家的相關論文,同時收錄了三峽、二灘、小浪底等工程及其他已建、在建工程的最新研究成果,內容反映了我國在大壩設計、施工、運行管理等方面的主要技術進展。本文集收錄的主要工程有: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二灘水電站工程、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小灣水電站工程、錦屏一級水電站工程、溪洛渡水電站工程、龍灘水電站工程、糯扎渡水電站工程、水布埡水電站工程、洪家渡水電站工程、天生橋一級水電站工程、光照水電站工程、沙牌碾壓混凝土拱壩工程、冶勒水電站工程、茅坪溪土石壩工程、十三陵抽水蓄能電站工程、廣州抽水蓄能電站工程、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工程、瀑布溝水電站工程等。潘家錚院士為我國大壩建設和科學管理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本文集也是潘家錚院士從事壩工技術工作57周年的紀念文集。目錄
序綜述
水電與中國
長江三峽工程若干問題的哲學思考
論大壩與生態
用好水能資源,為人類提供可持續利用的清潔能源
中國大壩建設與可持續發展
全面溫控長期保溫結束“無壩不裂”歷史
高拱壩重大地震災變評估的障礙和對策
超高面板壩的關鍵技術問題
水利水電_丁程建設中的滑坡災害和防治技術
三峽工程與水利水電科技發展
探索生態水利工程學
高壩泄洪消能技術的發展水平
混凝土重力壩工程技術發展水平
混凝土面板堆石壩的回顧與展望
特高重力壩考慮高壓水劈裂影響的初步研究
大壩建設中的灌漿技術
土石壩和面板堆石壩的監測與評估技術
我國碾壓混凝土築壩技術
我國抽水蓄能電站發展概況
水工瀝青混凝土防滲技術
中國大壩統計簡述與世界大壩情況簡介
優先發展水電是當前世界的主流共識——聯合國水電與可持續發展會議總結
大壩工程
三峽工程壩工中幾個關鍵技術進展
三峽大壩設計中的幾個關鍵技術問題
二灘拱壩右岸下游壩面裂縫分析研究工作與認識
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大壩運行性狀分析
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大壩施工技術與施工效果
小灣水電站工程關鍵技術
錦屏一級高拱壩複雜地基加固處理設計
糯扎渡心牆堆石壩設計特點及技術創新
水布埡高而板堆石壩設計與變形控制
洪家渡200m級高面板堆石壩創新技術研究與套用
龍灘水電站樞紐主要建築物的設計特點
龍灘高碾壓混凝土壩關鍵技術研究
龍灘碾壓混凝土重力壩設計
龍灘大壩高溫條件下施工技術的研究及實踐
光照水電站碾壓混凝土重力壩設計及最佳化
沙牌碾壓混凝土壩沒計及配套技術綜述
冶勒瀝青混凝土心牆堆石壩設計
茅坪溪瀝青混凝土心牆防護土石壩設計
茅坪溪防護土石壩瀝青混凝土心牆力學性狀及其安全性分析
三陵抽水蓄能電站上水庫全庫盆混凝土面板襯砌防滲技術
北京十三陵抽水蓄能電站
廣州抽水蓄能電站工程設計特點及其科技進步
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設計特點
大渡河瀑布溝水電站大壩防滲設計
溪洛渡拱壩的設計與安全分析
天生橋一級混凝土面板堆石壩設計特點與技術創新
精彩書摘
長江三峽工程若干問題的哲學思考陸佑楣
概述
長江三峽工程是人類在自然界中一項巨大的造物行為,其目的是為了改善人類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工程改變了長江及長江流域原有的環境和生態,對其利與弊,不僅要運用現代科技予以興利除弊,更要用哲學思維加以分析思考。
長江三峽工程是中華民族的百年夢想,孫中山先生1919年首次提出構想,經過幾代中國人的不懈努力,進行了70多年的勘測、試驗、規劃、論證、設計,1992年全國人大終於批准了國務院關於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決議。
三峽工程是開發和治理長江的關鍵性骨幹工程,具有防洪、發電、航運等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工程建設採用“一級開發、一次建成、分期蓄水、連續移民”的建設方案,分三個階段施工,總工期17年。自1993年開始進人工程實施階段,1994年12月正式開工,2003年6月水庫蓄水到135.OOm高程,三峽工程開始發揮初期的綜合效益。2006年10月三峽水庫已實現初期蓄水156.OOm高程,左岸電站14台共980萬kW機組提前一年投產發電,船閘年通航運量達到建壩前的3倍,大壩提前兩年擋水,初步發揮防洪效益。整個工程將於2009年全面竣工。
三峽工程建設的主要目標是防洪、發電和航運。三峽工程首先是一個防洪的工程。三峽水庫正常蓄水位時總庫容393億m。,防洪庫容221.5億m3,建成後可將荊江河段的防洪標準由現在的約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保護江漢平原1500萬人口和2300萬畝耕地免受洪水威脅。如遇1000年一遇或更大洪水,配合荊江分洪等分蓄洪工程的運用,可防止荊江河段兩岸發生乾堤潰決的毀滅性災害。其次,三峽大壩的修建可充分開發水能資源,利用具有巨大勢能的水體,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三峽水電站共安裝26台單機容量70萬kW的水輪機組,總裝機容量1820萬kW,多年平均發電量847億k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