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課:成功的萬能鑰匙》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課:成功的萬能鑰匙》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課:成功的萬能鑰匙》包含24堂課,指導人們正確發展和使用內心的力量,挖掘心靈的潛能,坦然地面對自我、面對世界,以建設性的或者說積極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學會解決問題和達到目標的方法,從而改變自我,提高自我,重塑自我,最終主宰自身的命運。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假設我們打算為自己建設居所,想想看,我們會何等精心地查看圖紙,研究每個細節,對材料百般挑剔,樣樣東西只選最好的來用;可是在建設“心居”的時候,我們又是何等地漫不經心,其實心居的重要性是任何有形的居所都無法比擬的,可以說匯入我們生命血脈的每一點每一滴,全都取決於被砌進心居的材料的品質。思維訓練蘊涵的前景無限廣闊,其成果永續不絕,卻不大有人會花力氣把思維引上正軌而使自己從中獲益。寧可事事聽天由命。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如果我們傳播的是愛和健康的想法,這些想法就像投到河裡的麵包一樣,最終會惠及我們自身;反之,如果我們傳播的是畏懼、憂慮、嫉妒、憤怒、仇恨等想法,我們就會在自己的生活中嘗到惡果。如果我們什麼也不指望,我們就什麼也不會有;如果我們要求得多,我們得到的就會比我們要求的還要多。財富來得太早,不過是羞辱和災禍的前兆,因為任何不是我們應得的或親手爭取來的東西,我們都無法長期保有。要記住。那些可以登堂入室、分享盛宴的人,必定具有以下特徵:智慧——所以能理蟹;有度量——所以能權衡各種證據;堅定——所以能聽從自己的判斷;強大——所以能作出必要的犧牲。

內容簡介

每堂課的結束部分都有課後作業,以及“帶著答案思考問題”這個小欄目。課後作業要求讀者在完成一課的學習後,進行相關的練習和實踐。因為《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課:成功的萬能鑰匙》的24堂課是一個完整的體系,每課的內容環環相扣,所以每一課的作業都須在前一課作業完成的基礎上進行。如果你還沒有完成前一課的作業,請不要急著進入下一堂課的學習,否則會大大減弱學習的效果。完成作業後,可以進行“帶著答案思考問題”這一欄目的學習。首先,請把該欄目右邊部分的答案用白紙遮住,試著用你學習到的知識回答問題,然後再把白紙拿開,把你的答案與正確答案進行對比。這個過程將幫助你再次複習當前一課的內容,並強化本課的重點;而在實踐之後,再次回到理論,將使你在認識上有更進一步的提高。

作者簡介

查爾斯.F.哈奈爾(1866-1949)出生於美國密西根州的安阿伯市。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美國聖路易斯的一家公司當勤雜工。在他成為一個作家和商人之前,他在這家公司待了15年。之後,為了自己的夢想,他辭去了工作。他想要組建一家公司,專門幫助其他企業獲得有效的增長。就在此時,墨西哥特萬特佩克城郊區的糖和咖啡產量增長飛速,商機無限。他成功地說服了一些投資者購買那裡的土地,經營種植園。他則成立了一家公司,負責提高糖和咖啡的產量,而他本人成了這家公司的總裁。哈奈爾並沒有從此止步。他還參與了另一家類似公司的創立,並從創立初始就成為公司總裁。自成立以來,該公司發展勢頭迅猛,並擁有和控制了世界上最大的葡萄園。他同時還是墨西哥金銀礦業公司總裁。他是一個完全意義上的白手起家者,成熟的判斷力、對機遇的及時把握、野心勃勃,以及他身上獨特的精神力量與商業技巧,使他與商業完美地結合在一起。1912年,46歲的哈奈爾對他在生活與事業上取得的成功進行了總結,並開發了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出版了本書。到1933年,它在全球的銷售已超過20萬冊。本書對成功學大師拿破崙?希爾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甚至有傳言說比爾?蓋茨閱讀本書後才決定綴學,並建立起自己的計算機王國。而70多年前因被某些宗教組織禁閱而從大眾視線里消失的傳聞更是給這本書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除了本書,哈奈爾還於1922年出版了《心理化學》,1924.年出版了《新心理學》,1927年出版了《一本關於你的書》,並在1937年與人合作出版了《瑜珈的驚人秘密》等書籍。

目錄

第1課控制力:身體自控第2課控制力:心思自控第3課意志力:身體“鬆綁”第4課意志力:心思“鬆綁”第5課想像力:描繪願景第6課專注力:圖像再現第7課視覺化想像:形象第8課視覺化想像:來源第9課視覺化想像:過程第10課視覺化想像:構形第11課理想化想像:信念第12課理想化想像:能力第13課理想化想像:整體第14課理想化想像:和諧第15課理想化想像:洞察力第16課理想化想像:心態第17課集中:勇氣、富足、健康、理想第18課認識:創造力,因果規律第19課認識:外表的迷惑性第20課認識:精神的本性第21課認識:真理會使你自由第22課認識:成功的先決條件第23課認識:金錢的核心理念第24課能力在握,矚望輝煌

前言

生活有時確實艱難。你知道你需要成功,同時你對失敗心有恐懼:也許你無法找到動力,而你又必須完成任務。其實你並不孤單,我們中很多人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人們已經在心裡留意:是否會有這樣一套體系,能幫助並指導自己獲得健康、愛情、金錢和自由?你求之不得,那是因為你沒有找對人。因為雖然有的人自己很成功,但他們未必是好老師。擺在你面前的這本書,寫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不久。此時,許多人在尋求內心的平靜及幸福健康的生活。而查爾斯·F.哈奈爾撰寫的這本自助書正順應了時代的要求。他的理念甚至遠遠走在他所處的時代的前面,對後來的勵志書作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使得本書成為關於獲取健康、財富和成功的自助經典讀物。《思考致富》的作者、成功學大師拿破崙·希爾曾寫信給哈奈爾,把自己的成功歸功於本書。勵志類暢銷書《秘密》的核心內容“吸引力法則”也被認為源自本書。本書包含24堂課,指導人們正確發展和使用內心的力量,挖掘心靈的潛能,坦然地面對自我、面對世界,以建設性的或者說積極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學會解決問題和達到目標的方法,從而改變自我,提高自我,重塑自我,最終主宰自身的命運。每堂課的結束部分都有課後作業,以及“帶著答案思考問題”這個小欄目。課後作業要求讀者在完成一課的學習後,進行相關的練習和實踐。因為本書的24堂課是一個完整的體系,每課的內容環環相扣,所以每一課的作業都須在前一課作業完成的基礎上進行。如果你還沒有完成前一課的作業,請不要急著進入下一堂課的學習,否則會大大減弱學習的效果。完成作業後,可以進行“帶著答案思考問題”這一欄目的學習。首先,請把該欄目右邊部分的答案用白紙遮住,試著用你學習到的知識回答問題,然後再把白紙拿開,把你的答案與正確答案進行對比。這個過程將幫助你再次複習當前一課的內容,並強化本課的重點;而在實踐之後,再次回到理論,將使你在認識上有更進一步的提高。本書需要讀者潛心閱讀,細細品味,展開浸入式思考,認真完成每課作業,並有目的地在生活中加以實踐。因此,建議每周一課,不可貪多。當然,有的人讀了本書,發現並沒有起到他想要的作用,生活也沒有由失敗轉向成功。這是因為他們只是讀了本書,而沒有進行實踐。如果你按照書里所說的實踐了,你會在你的生活中看到實質性的改變。

精彩書摘

憑著對思想創造力的科學理解,人生中沒有不能圓滿實現的目標。進行思考的能力是人所共有的。人思考,故人存在。人的思考力是無窮的,所以人的創造力是無止境的。雖然我們知道,思想會把我們所思考的東西構造出來,並將它拉近,我們還是很難趕走畏懼、焦慮和氣餒,這些都是勢力強大的思想,我們欲求的對象一次次地被它們逼退,結果常常是進一步退兩步。要避免退步,唯一的方法就是保持進步。要成功,我們就永遠不能鬆懈。以下三個步驟,每一步都十分關鍵。首先,你一定要了解自己的能力;其次,敢於挑戰;第三,堅決付諸行動。有這三點作為基礎,你就可以建設理想的事業、理想的家庭、理想的友誼和理想的生活環境了。材料和成本方面不存在限制。思想是萬能的,有能力從萬有之心的無限銀行提取它所需要的一切。因此,無限資源都在你的掌握之中。但你的理想必須清晰、鮮明、肯定;如果理想今天一個樣、明天一個樣、下周又一個樣,那么你的力量將無法凝聚,你就什麼也做不成;到頭來材料都白費了,你得到的只是它們混亂、無謂的堆砌。而這正是許多人得到的結果,原因可想而知。雕刻家一把鑿子加一塊大理石地開始工作,要是他每十五分鐘就改一回主意,他能指望做出什麼來呢?那么,換成是在塑造世界上最不尋常、可塑性最強的材料,絕無僅有的“真材實料”,你憑什麼指望結果會不一樣呢?猶豫不決和負面思想的後果往往表現為物質財富的損失。以為多年含辛茹苦的奮鬥換來了獨立自主,豈料頃刻間成了泡影。到那個時候,很多人會恍然大悟,金錢財產根本換不來獨立自主。相反,切實有效地掌握思維創造力,才是獨立自主唯一的出處。適應神聖、不變的原則的能力,是一個人唯一可以具備的實實在在的能力,只有當你接受了這一點的時候,切實有效地掌握思維創造力的方法才會進入你的視野。你無法改變上天,但你可以深入理解自然規律。作為回報,這種理解會使你意識到,你能使自己的思想適應永隨永在的萬有之思。從你配合規律的能力上,可以看出你會取得多大的成功。有許多東西假冒為思想力,它們或多或少能使人陶醉,但帶給人的不是好處而是壞處。擔憂、畏懼等一切負面思想結出的自然是與這些思想相同性質的果實,持有這類思想的人必定會嘗到自己種下的苦果。還有一心追求奇蹟的人,這些人醉心於從顯靈會上收集來的所謂證據和證明。他們大敞心門,把自己浸泡在物質世界存在的最有害的那部分思潮裡面。他們似乎並不了解,這樣會使自己變得消極、盲從、被動.生命力被抽空,進而形成消極、盲從、被動的思維定勢。還有印度教的崇拜者,他們在“行家”的幻術表演中看到了一種無限的能力,卻忘記了或者從未意識到這個事實:表演者的意願一收回,顯現出來的形體就瓦解了,使之成形的振動力也徹底消失了。在很多情況下,催眠術對受者和施者同樣危險。任何對精神世界的支配規律有一定了解的人都不會想要控制他人的意願,因為如果這樣做了,他就會逐漸地(但肯定會)喪失自己的能力。所有這些旁門左道都會產生一時的快感,令某些人陶醉其中,不過它們根本無法與另一種無比強大的魅力相比,這種魅力來自對一切內在能力的正確理解,內在能力是愈用愈強的,它不會稍縱即逝,而是永遠可用,它不僅能起補救的作用,在彌補以往的過錯或錯誤思維造成的後果時威力驚人,而且能起預防的作用,為我們抵禦各式各樣的危險。與此同時,它也是一種實際的創造力,我們可以用它來構建新的狀況和新的環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