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將難求》

《一將難求》

本書抒寫了四野戰史,首次聚焦林彪干將黃永勝、吳法憲、李作鵬等人的軍事生涯,首次公開發表百餘幅珍貴老照片,多處史實首度披露。

基本信息

作者:張正隆著
出版社:白山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9-1
版次:1頁數:全2冊
印刷時間:2011-9-1開本:16開

編輯推薦

《一將難求——四野名將錄》(上、下)是著名軍事文學作家張正隆繼《槍桿子1949》之後推出的又一軍事雄文。書名取自元曲“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他再次深度抒寫四野戰史,首次聚焦林彪干將黃永勝吳法憲李作鵬等人的軍事生涯。戰爭親歷者的口述史,首次公開發表來自於四野名將後人的百餘幅珍貴老照片。
也許你聽過劉亞樓賀晉年劉震等將軍的大名,但你不一定了解他們的軍旅生涯;也許你知道他們的豐功偉績,但你不一定了解他們的人生沉浮。在本書中,您將讀到關於四野的第一手權威資料。

內容簡介

“打鐵的”梁興初
儒將李天佑
林彪
林彪

旗官丁盛
“好戰分子”鍾偉
虎將胡奇才
“鏇風部隊”司令韓先楚
戰將劉震
文武鄧華
威猛賀晉年
黃永勝獲贈“免死牌”

作者簡介

張正隆,1947年出生,遼寧本溪縣草河口鎮人。著名軍旅作家。中共黨員。1966年高中畢業,1968年赴本溪縣小市公社插隊務農,1969年應徵入伍參加解放軍,歷任81065部隊戰士、排長、新聞幹事、宣傳幹事、瀋陽軍區文化部創作室專業作家。1972年開始發表作品,代表作有長篇報告文學《雪白血紅》、《槍桿子1949》、《解放》、《西部神話》、《戰將》、《戰爭記憶》,中篇報告文學《大寨在人間》等。長篇報告文學《血情》獲第三屆解放軍文藝獎及中國報告文學505杯獎,另有10餘部長、中、短篇報告文學獲軍內外省軍級以上報刊優秀作品獎。

目錄

《一將難求—四野名將錄(上冊)》
第一章“打鐵的”梁興初
黃永勝
黃永勝

1.一身傷疤打上來
2.把劉志丹根據地“抓”回來了
3.“兔子吃雞”
4.節骨眼上的勝仗
5.“寧當雞頭,不做牛尾”
6.黑山阻擊戰
7.“萬歲軍”
附: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戰鬥序列表
第二章 儒將李天佑
1.一手大刀,一手駁殼槍
李作鵬
李作鵬

2.一個團打掉一個團
3.平型關戰鬥主攻團長
4.拿下哈爾濱
......

線上試讀部分章節

《一將難求—四野名將錄(上冊)》
第一章“打鐵的”梁興初
吳法憲
吳法憲

軍職簡歷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4軍班長、排長、連長、營長,紅一軍團21152團團長。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15師343旅685團營長、副團長,蘇魯豫支隊副支隊長,山東軍區教導5旅旅長,新四軍獨立旅旅長,山東軍區1師師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1師師長,6縱副司令員兼16師師長,10縱司令員,38軍軍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志願軍38軍軍長,20兵團代司令員,西海岸指揮所代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海南軍區司令員,廣州軍區副司令員,成都軍區司令員。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1.一身傷疤打上來
梁興初,高個,長臉,濃眉下一雙眼睛不大,卻動不動就瞪得老大。最惹眼的是那張大嘴,上顎門齒前突,張不張口,都顯一口大牙,早在紅軍長征時就得名“梁大牙”。
從山東到東北,好多人不知道梁興初這個大號,倒曉得打鐵的、鐵打的“梁大牙”——包括戰場上的那些對手。
1912年出生,1930年參軍,家鄉江西省吉安縣陂頭街,千餘戶人家都姓梁。梁家祠堂永慕堂,紅4軍總部曾設在永慕堂,毛澤東和賀子珍就在堂內成的親。
小鎮青山綠水好風光,那也只能是富人的目光。梁興初的父親是個篾匠,苦勞苦作,供他讀了3年書,一病不起。這個家要塌天了,12歲的少年就成了頂樑柱,去到一家鐵匠鋪。五六斤重的大錘,一掄就是幾個小時,直到3年後紅軍來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